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2017-11-28 17:20周皓
卷宗 2017年3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以高压输配电专业《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为例,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学,介绍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实践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下面笔者以高压输配电专业《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一次课的教学过程为例,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

1 教学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为“10KV带电清除飘挂物作业”,选自高压输配电专业的《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这门专业技术课。其先导课程为输配电线路施工,后续课程为带电检修技能鉴定。

结合行业特点我们明确了本次课程的知识、技能、素养三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悉带电作业的组织措施,掌握带电清除飘挂物的作业步骤,完成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取得相关技能证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知识碎片化,技能层次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细化知识和技能,将整个教学内容设置成工作票签发、工器具选用、地面作业、安全防护用具穿戴、斗臂车作业五个子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选择工器具及材料和检测工器具;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以往教学中常见问题,确定本次课的难点在于安装绝缘遮蔽和拆除飘挂物。

2 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展开,并综合运用智慧职教网络教学平台,手机互动APP和交流论坛,将口头提问和纸质作业转化在云班课,微信,QQ群等网络学习平台中传递,快速教学统计,提高教学效率,并记录学习成果。这些信息化手段和资源将支撑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创设“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角色单一、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事故案例。

2、示范演示法。教师利用3D大屏幕投影演示完整操作步骤。

3、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练习时分别担任工作负责人、地面电工、斗内电工的不同角色。

4、仿真练习法。学生在虚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模拟操作。

3 教学实施

课前使用云班课互动教学平台下发两个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在互联网及指定的微信平台公众号上查找因飘挂物引起的线路事故案例;任务2:利用云班课上传工作票填写范例及国家电网企业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工作票的填写并学习作业指导书。

课上首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和问答的形式介绍在课前查找到的相关事故案例,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评,引出本次课要学习的内容“10kV带电清除飘挂物作业”。

教师通过在理实一体化教室的3D大屏幕投影上,演示本项目的详细操作步骤,边演示边讲解,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带电作业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操作规程。

演示完毕后,将学生分组进行仿真练习,每个小组4名成员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和岗位。一名同学担任工作负责人,一名同学担任地面电工,两名同学担任斗内电工。

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的五个子任务展开练习:

1、发。工作负责人签发工作票。利用课前完成的工作票填写任务,按照填写的要求和步骤,下发工作任务并使所有工作人员签字确认。

2、选。选择正确的工器具及耗材。给出典型错误案例展示,供学生分析纠错,然后让学生利用类似游戏选择装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工器具,为后续操作做准备。

3、装。地面电工安装警示栏并检测工器具。在作业位置四周围上警示护栏并放置作业标志。作业中所有的工器具均应经过试验检验,不合格或超出试用期的工具严禁使用。

4、护。穿戴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在地面上检查绝缘防护用具,穿戴好全套绝缘防护服,并由现场监护人员进行检查。

5、拆。两名斗内电工登上斗臂车进入工作位置,验电后先安装绝缘遮蔽,然后拆除飘挂物,随之拆除绝缘遮蔽,最后斗臂车复位,工作结束。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边练习边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细实的工作作风。

练习结束后,各小组同学进行仿真考试,该仿真平台采用游戏手柄的操作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做中学、做中评的教学目的。

课后以QQ群互动问答和在线测试的形式拓展学习内容。阶段性全过程考核由在线测试、仿真练习、教师评價、学生互评等多元化评价手段体现。其中学生互评成绩通过QQ群投票方式实现。

4 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应用了信息资源和技术的教学设计,结合3D动画,游戏化操作,手机APP等信息化资源,将知识动态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仿真软件的应用将知识、技能融为一体,创新了教学资源,圆满达成了教学目标。

2、特色创新

本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

(1)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载体,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材料、共享化的教学资源、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项目贴近工作实际。本次课题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人才培养目标。

(3)虚拟仿真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的线路仿真训练平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虚拟现实环境,学生在其中进行操作和探索,其效果与实际的工作场景相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工作情境体验,掌握岗位技能。

(4)评价考核客观公正。通过评价内容多面化,评价环节多重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达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走进信息化时代,理念要改变。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改革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一定能为培养新的符合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周皓(1974-),女,湖北宜昌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