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应坚持生活教育理念

2017-11-28 10:28王能
文理导航 2017年31期
关键词:政治问题生活

王能

【摘 要】作为政治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痛苦和悲哀:学生认为学这门课除了作为考试的敲门砖以外,没有其他用处,对个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我们的教学只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切地理解感悟教材观点,发挥教材指导生活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生活;教育;问题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量极大丰富,学生自我的知识储备可谓日新月异。另一方面,课改后,各地的高考试题生活气息日益浓郁,可以说,考试的命题导向与课改要求基本接轨,即试题一般都选取了生活素材、时政热点材料。因此,我们的教学如果还停留在从教材到教材,从理论到理论死教教材的做法,是不能实现学生对教材知识和道理的理解、感悟、应用和创新的。

一、选好生活素材实例

这里,我想廓清三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生活教育”?一句话就是从生活到教材,教育指向生活。用《课程标准》来讲,就是做到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相结合,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结合。具体来说,要上好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是想好素材、情景、实例,想好问题,因此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资源观。情景、素材、实例从哪里来?从社会生活实践中来。另外,必须注意用好教材上的素材、实例、情景探究资料。此外,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去思考、搜索,关注时事新闻、媒体资源、学生资源、社会资源。现在有些老师平时学习不够,社会生活敏感性差,因此平时教学中联系实际的能力比较低,这是“死教教材”的一个客观原因。用好情景、素材和实例,我们必须做到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灵,贴近教材。在教学中要引入人们的经济行为,政治参与行为,政府的施政管理行为、文化市场以及人们的文化选择、文化消费行为等,引导学生评价分析,使每个知识点都建立在鲜活的生活素材之上。在此,我建议老师们把陶行知先生的两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让学生学而不厌,老师首先就要学而不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第二,选用生活情景素材,不是简单地举例说明。一般来说,举例说明的主角是老師,目的是诠释教材观点,是老师讲学生听。而用好生活情景素材,则要求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是学生讲、学生议,老师和学生都在听和想,是生生、师生在互动中的生成。

第三,用好生活情景素材,必须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现在,许多老师在教案上都写着“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存在的问题一是不恰当不准确,二是虚空。例如,“辩证的否定”怎么教?假如,我们请学生思考讨论,最初的电视机是小的黑白电视机,后来是大的黑白电视机、再后来是小彩电、大彩电,现在是液晶电视机、3D电视机,这个过程是怎样演进的?后者和前者是什么关系?从电视机的变迁想想事物是怎样不断向前发展的,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除了电视机的发展,你想想还有什么自然的、社会的、思想理论的发展事例?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是“扬弃”,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我们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就十分明确,首先是知识目标,识记辩证的否定观,其次,能力目标,能运用这个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再次是情感目标,懂得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

二、设置有价值的问题

课堂的教学气氛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质量。如,两位高三老师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进行同课异构,我们比较一下两位老师的问题设置。其中一位老师将考点问题化:“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文化创新要反对的错误倾向是什么?怎样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等等。另一位老师则运用了《战狼2》的情景材料,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战狼2》的成功突破得益于吴京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传统武术的优势。你能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吗?”两位老师似乎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然而,第一位老师设置的问题是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的,是学生自己看看书就能解决的。而第二位老师设置的问题不仅点击了热点,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激发了学生整合教材,探讨问题的欲望,这样的提问才是有价值的,有质量的。又如,老师教辩证的否定这个问题时,举例说了电视机的更新换代问题,在此基础上,假如再追加一问,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很多,你能说说,都存在哪些问题呢?那么你想想如何创新改革呢?这些就是真问题,能启发学生真思考真探究。用心思考,你会发现,所有高质量的问题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三、优化教学手段

现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学校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施已基本普及,这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好图片、视频、音频、数据、资料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认为,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思想政治课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实现由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课件的制作,应坚持清晰、恰当、贴切不牵强的原则,注意条理性,既增强“预设”的严密性,又不画地为牢,关注课堂的“生成”。要防止“电灌”,重视课件的启发引导作用。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增添我们课堂的美感,还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满和灵动。

总之,教师只要走进生活,引领学生思考生活,那么我们的政治课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我还坚定地认为,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更有利于扩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从哪里来?从情景素材中来,要贴紧教材,贴近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区。为此,我们老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扩展对书本的认识。生活经验贫乏,知识面狭窄,又不动脑筋,只能成为教材的奴隶。我们要关注时事热点,善于挖掘生活素材,提升学习的思维能力,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是仅在思维的“浅水区徜徉”,而是逐步地引导他们在思维的“深水区遨游”,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问题生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生活感悟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无厘头生活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