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之王:狮尾狒

2017-11-28 00:42崔媛媛
大自然探索 2017年11期
关键词:狒狒首领雄性

崔媛媛

有这样一种灵长类动物,它们像牛一样不停地啃食着山地的青草,像雪羊一样在悬崖峭壁上攀缘跳跃,像鱼群一样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这就是现在生活于埃塞俄比亚的狮尾狒。

如果你曾飞越非洲东部草地繁茂的高原地带,很可能会看到上千只猴子坐在在高原上,认认真真拔草吃的壮观景象。这些猴子并不像我们脑海中熟悉的“猴子们”那样:伸展着双臂在树丛间荡来荡去,寻找树枝间多汁的水果,或是摘下树上的嫩叶塞进嘴里。相反,这种灵长类动物在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中,都只是像“流浪汉”一般四处走动,像奶牛一样低头吃草。这就是生活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峭壁和峡谷之中的特有物种——狮尾狒。

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山地王者的身影

山地之灵,适者生存

这种群居型的灵长类动物也经常被当地人称为“红心狒狒”。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很有意境,却具有很大的误导性。为什么说是“误导”呢?这是因为人们称呼它“红心狒狒”多半是由于它们胸前的那块皮肤往往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但实际上,那块胸斑只在发情期才会由淡粉色变为鲜红色;更重要的是,狮尾狒与我们常说的“狒狒”并不相同,它们其实只能算作狒狒的近亲。在分类学上,狒狒是指那些属于猴科、狒狒属的动物们,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阿拉伯狒狒、东非狒狒。但狮尾狒却是属于猴科、狮尾狒属的动物,并且是狮尾狒属现存唯一的一个物种。根据化石证据,除却狮尾狒外,狮尾狒属至少还包括其他3个物种,它们的足迹曾经遍布整个东非大陆。但现如今,那些动物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有狮尾狒这个唯一的幸存者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狮尾狒的栖息环境主要都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只能以高原草甸上的草和植物的块茎为食。

狮尾狒之所以能胜过它的其他“亲戚”顺利地存活下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独特的适应性。现今,狮尾狒的栖息环境主要都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这里空气非常稀薄,又缺少高营养类的食物,狮尾狒只能以高原草甸上的草和植物的块茎为食。很多动物都无法在这样贫瘠的环境中活下去,但是狮尾狒却做到了。

此外,狮尾狒还有其他高超的能力来帮助它们进一步适应高原环境。由于高原中很少有树的存在,于是,狮尾狒就利用周边的悬崖峭壁作为它们夜间的“庇护所”。在这里,它们可以安心地睡个好觉,而不必担心最主要的天敌——斑鬣狗和豹的偷袭。于是,每天狮尾狒在近乎垂直的岩壁间爬上爬下,成为了极其出色并且勇敢非凡的攀援高手。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它们粗壮的手指,恰恰也印证了这一点。

“繁殖信号”:红色胸斑

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狮尾狒需要从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就不停地覓食,一直忙到太阳下山。它们就像办公室中全神贯注在电脑前敲击键盘的白领一般,整个白天都坐在草地上,“噗噗噗”快速地连根拔出青草,直接塞进嘴中。吃完一片草地后,再抬起屁股,挪向下一片草地。也只有这样,狮尾狒才能保证自己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维持自己的日常活动。

这块像沙漏一样的胸斑是狮尾狒最重要的“繁殖信号”,到了繁殖期,狮尾狒的胸斑就会从淡粉色变为深红色。

而这种略微挪动屁股,又立刻坐下继续吃草的行为模式,也影响了狮尾狒另一个非常有趣的外表特征,也是它们全身上下最醒目的一个特征:胸部裸露的鲜红色皮肤斑。

这块像沙漏一样的胸斑是狮尾狒最重要的“繁殖信号”,到了繁殖期,狮尾狒的胸斑就会从淡粉色变为深红色。这一点在雌性狮尾狒身上尤其重要,当这块皮肤充血变成鲜红色,就代表了它已经做好了交配以及繁殖后代的准备,而雄性狮尾狒们等的正是这一刻。有趣的是,狮尾狒的“远房表亲”狒狒们也有着类似的繁殖信号,但却都长在屁股上。而对于狮尾狒,由于它们总是坐着吃草,即使会抬起屁股移动,却也往往只有几十秒钟的时间。如果这块“鲜红色的信号”长在屁股上,大家谁都看不到。所以,这块皮肤就“挪到”了最为显眼的胸部。

美国密歇根大学专门研究狮尾狒的课题小组发现,在繁殖期间,占据首领地位的雄性狮尾狒往往拥有最深红色的胸斑,而那些居于从属地位的狮尾狒,它们的胸斑则往往都偏粉红色一些。有趣的是,当首领因争斗失败而失去繁殖优势时,这块胸斑就会在几个小时内迅速“褪色”。而对于雌性来说,胸斑的变化会更有趣一些。当雌性狮尾狒进入发情繁殖期,它们的这块胸斑不但会变得更加鲜红,并且还会在胸斑周边出现一圈珠状的水泡,就如同带了一大串“珍珠项链”。对于狮尾狒,这块红色的胸斑就如同狒狒们臀部会变红的皮肤一样,都起着一种传递繁殖信号的作用。

社群结构:“繁殖单元”为基础

由于狮尾狒主要以青草为食,而在高原草甸上,这种食物资源随处可见,所以,狮尾狒并不需要通过互相竞争来获取食物,它们只需专心致志地坐下来不断拔草吃就行。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物种有着空前的团结。

在除了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中,狮尾狒是少数几个社群规模最为庞大的物种之一。在由成百上千只狮尾狒组成的巨大群体中,其最核心的结构是以繁殖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繁殖单元”。这有点类似于人类古代的一个小家族结构,所以也可以被称为“家族单元”。这种繁殖单元中通常包括一只占据首领地位的成年雄性“首领”,少数几只从属地位的雄性“追随者”(有时也可能没有),1~12只成年的雌性以及它们尚未长大的后代。而不同个体之间的联盟和交流行为,也往往就发生在这种家族式的繁殖单元中。一个家族单元中的雌性狮尾狒往往都具有亲缘关系,这也促使它们结合成异常紧密的同盟,彼此帮助并一致对外。endprint

狮尾狒最核心的结构是以繁殖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繁殖单元”。在除了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中,狮尾狒是少数几个社群规模最为庞大的物种之一。

在此基础上,这些家族式的“繁殖单元”会进一步彼此结合成一个“多层级的复合型社群”。这与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构也非常相似。那些90%的时间都生活在一起的多个繁殖单元,被称为“组”,这就像一个延伸版的大家族群。而那些50%的时间会待在一起的多个“繁殖单元”,则被称为“队”,它们更像是一队朋友。而生活在同一片区域内的所有繁殖单元则组成了“社区”。

科学家们对埃塞俄比亚瑟门山国家公园中生活的一群狮尾狒进行了基因调查,结果发现:其社群结构是由雌性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远近而非雄性个体间的关系决定的。在一个繁殖单元中,雌性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而一个“组”中,雌性的亲缘关系就要相对远一些,一个“队”以及一个“社区”中,这种亲缘关系就更是逐步递减了。因此,研究者们推测:这种多层级的社群结构正是繁殖单元不断地向外分裂,并又继续维持彼此间关系所致。这就像一个家庭中的女儿,与他人结合组成新的家庭后,仍和自己的家族继续保持亲密的关系一般。

“王者之争”与“杀婴行为”

雄性狮尾狒在性成熟后,就会离开自己的母亲、姐妹和姨妈们,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有效地减少了近亲繁殖的可能性。但也意味着这些离家的青年狮尾狒们必须得找到一个新的、接纳自己的群体。当刚成年的雄性狮尾狒离开自己出生的家族后,通常会加入一个“单身汉群”,这是一个全部由雄性个体组成的“纯汉子群”。在单身汉群中,这些年轻的雄猴有时会互相拳打脚踢地争斗,借此锻炼自己的竞争技能;有时也会学习怎样通过互相梳理毛发,与其他雄性建立起联盟关系。

但每一只成年雄性獅尾狒的终极目标都是成为一个“繁殖单元”中的“家长”,并和属于自己的雌性产下后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单身汉”必须得挑战一个“家长”,这一过程被称“夺权”。单身汉会首先通过数次的争斗追逐来挑战家长,夺权的过程有时会持续几个小时,有时也会持续好几天。只有当双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时,这种挑战才会升级为一场拼尽全力的打斗。此时,两只雄性狮尾狒就会露出它们狮子一般锐利的犬齿,尽可能地撕咬、拼斗,直到其中一方选择臣服。最后,目睹了整场战役的雌猴们会选择它们心仪的胜利者。

如果单身汉成功夺权,它就会成为新的首领,并接管这一家族的雌猴们。同时,这只被“罢免”的雄性通常会继续待在这个家族中,变成从属者。科学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它自己想留在这个家中,继续保护属于自己的孩子们,避免这些年幼的小狮尾狒被新首领杀害。对于很多灵长类动物来说,“杀婴行为”是非常普遍的行为,这是因为雌猴往往要一直照顾小猴,直至它们断奶。而在这段育幼的时间中,雌猴通常不会再次受孕。于是,新的首领就会杀掉这些小猴们,迫使雌猴更快地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期,并产下自己的孩子。

为了繁殖自己的后代,“单身汉”必须得挑战一个“家长”,这一过程被称“夺权”。

在这场夺权大战中,真正受害最深的,其实是这些狮尾狒妈妈及它们的孩子。因为它们辛辛苦苦照顾成长的孩子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夺去生命。也正因为如此,雌性狮尾狒也进化出了一种对抗杀婴行为的策略:如果夺权大战开始时,一只雌猴正处在怀孕时期,那么它就会立刻终止自己的孕期——流产。这种自发性的流产意味着雌猴不愿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产下并照顾一只随时可能会被杀掉的小猴。

生存策略——“偷情”

通过夺权和杀婴行为,新的雄性首领获得了自己的终极奖励:它成为了这个家族中绝大多数孩子的父亲。但这只是“绝大多数”,而不是“所有”。因为在这种多只雄性组成的家族单元中,那些处于从属地位的雄猴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后代,而它们的孩子大概会占到所有后代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并不代表家族中的首领有多么宽容,而是因为处于从属地位的雄猴会瞒着首领,偷偷地去交配。在这种偷偷摸摸的繁殖过程中,不论是雌猴还是这些雄猴,都会小心翼翼地躲过雄性首领的视线,并尽量不发出声音,这样就减少了被首领发现的可能性。除了人类社会,这种“偷情”的行为在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动物中并不常见,而这也进一步揭示了狮尾狒的社群结构中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尽管这样看来,作为首领的雄性狮尾狒会丧失一些繁殖优势,但从后代的成活率来看,它的后代数量要远远高于那些单雄家族群(只有一只雄性的)猴类,有时这个比例会高出近80%之多。这是因为,在狮尾狒的家族中,所有从属雄性也会帮着首领雄性一起抵抗外来单身汉的挑战。因此,这种在繁殖后代上的容忍性,很可能也是家族内多个雄性之间的一种结盟方式。同样的结盟方式在远古时期的现代智人中也曾出现过。这种明智的结盟方式,同样也帮助着狮尾狒有效维持其种群数量,不会轻易走向濒危灭绝的窘境。

多样的交流——“短句”和“语言”

终日低头拔草吃的狮尾狒,要想在成百上千只的“大团队”中成功和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狮尾狒进化出了一套独特的沟通交流方式。在灵长类动物中,它们的叫声算得上是非常丰富多变了。狮尾狒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叫声进行交流。其中一种最有名也是最为独特的声音,被称为“颤动声”,这是雄性狮尾狒依靠嘴唇的颤动发出的声音,它很像人类在说话交谈时抑扬顿挫的声音。这是一种代表亲和友好的沟通声。如果你坐在一大群放松觅食的狮尾狒中间,一定会觉得自己就像坐在一家喧闹的咖啡馆里一样。endprint

同时,科学家们发现,狮尾狒还会将自己不同的叫声组合起来,形成更长的一串“语言”,而这种组合语言去表达不同意思的能力,只在人类身上见到过。就像我们将很多词连接成句子一样,狮尾狒也将不同的“短叫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长句子”,并且还会压缩或拉伸音长,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意思。

这样看起来,你很可能会觉得狮尾狒一定与人类类似,有着非常精细的交流方式和高级的认知能力。但是,你可能要失望了。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科学家们发现雄性狮尾狒很少能理解家族之外的其他雄性的叫声。也就是说,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雄性的狮尾狒,一踏出家门后,你发现不同的人各自说着一些你听不懂的语言,而你说的,它们也都听不懂。这种情况代表着狮尾狒的“语言”可能并不是广泛运用并互相传播的,这与我们心目中对语言的定义并不相同。这也许是因为雄性狮尾狒不太需要和家族之外的雄性“聊天”,它们之间往往都是纯粹的争斗。但也可能意味着,“语言”并不是狮尾狒最普遍采用的沟通方式,这些看似复杂的叫声,只是一种辅助沟通的手段,或是仅仅只用来表示不同的情绪状态罢了。

但是,动物学家也认为,我们还不能对狮尾狒的“语言”问题下一个定论,未来需要对狮尾狒进行更多、更为详细的研究,才能判断和了解它们的语言结构和沟通方式。显然,对于这种迷人的生物,我们还有很多无法回答的问题。而这也推动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来到埃塞俄比亚的高原,观察狮尾狒的行为,研究它们如何维系自身复杂的社群结构,如何依靠“语言”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这些在狮尾狒身上取得的研究进展,也许还将帮助我们更多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语言是怎样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化石记录显示:狮尾狒的足迹曾经遍布世界各地。但现如今,只有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才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在20世纪70年代,文献记录的狮尾狒还有44万只,但到了2008年,仅仅30多年的时间,地球上的狮尾狒就已经只剩下20万只,下降了一半以上。人类农业扩张导致狮尾狒栖息地不断地丧失;为了将它们的毛皮制作成衣物,人类无情地向它们举起了猎枪。但近些年来,狮尾狒的生存状态终于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瑟门山国家公园以及谢贝利峡谷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目前狮尾狒种群数量已经趋于稳定。我们也期待着,未来不论何时登上埃塞俄比亚的高原,都仍能看到这些山地王者的身影。

狮尾狒

獅尾狒是猴科、狮尾狒属中唯一的一个物种,是一种体型较大且非常强壮的灵长类动物。狮尾狒尾端有一撮毛,很像狮子的尾巴,因此得名“狮尾狒”。狮尾狒一般身长60~70厘米,外加一条半米长的尾巴,平均体重20千克。通常,雄性狮尾狒会显得更强壮一些,而雌猴则“娇小”一些。它们全身的毛发以棕黄色或深棕色为主,其中成年雄性背部的毛发会更为厚重,就像披着一个“毛披肩”一般。

狮尾狒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它们胸前裸露在外的一块“沙漏”形状的皮肤。对于雄性而言,这块胸斑周围环绕着浓密的白色毛发,在繁殖期会变得更为鲜艳。

“高原之声”

——狮尾狒的沟通交流方式

咕哝声

当一只狮尾狒在靠近自己的同伴或是想帮其梳理毛发时,会发出这种轻柔的声音。

炫耀式叫声

当雄性在争斗时,会发出这种响亮的叫声,借以彰显自己强大。

嚎叫

同样是在雄性争斗时发出的另一种叫声。

颤动声

这是一种雄性狮尾狒会发出的轻柔声音,它主要是靠嘴唇颤动发声,与人类在说话交谈时抑扬顿挫的声音很相似。这种声音通常代表了狮尾狒的亲近友好性。

哈欠声

一种带出声音的哈欠声,通常是狮尾狒在理毛时或交配后发出的声音,又或是雄性争斗时也可能发出。对于雄猴,这种哈欠声通常还伴随着嘴唇的翻动。

交配声

在交配前或交配后,雄猴和雌猴都可能发出的一种较响亮的咕哝声。endprint

猜你喜欢
狒狒首领雄性
大鳍鱊(雄性)
雁首领的信
狒狒羞红了脸
有群狒狒在打斗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一诺千金的狒狒
萌物
饲料无酶褐变对雄性虹鳟鱼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A house in the sky
"保护雄性资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