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7-11-28 12:37郭俊华刘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高校

郭俊华+刘畅

摘 要 受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承受着精神信仰上的缺失。尤其是体现在高校大学生的身上尤为明显,所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在迫切地寻求革新。本文着重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在追求内在精神价值方面的诉求越来越少,人们在享受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却逐渐淡化对自身理想信念的要求。在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当中,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在高校校园里,存在着对未来规划迷茫的大学生,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者,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国家的指导思想,不能够明确自身应坚持的理想价值,久而久之,人心涣散,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存在潜伏的危机,甚至出现祸国殃民的后果。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这对于广大青年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督促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探求富国强民的真理。因此,进行和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二者的有机结合,“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未来的追求目标,“信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种精神的坚持信仰,理想信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主要还是要落实在教学工作上。大学生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容易被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所影响,放松自己的学业,腐蚀自己的灵魂,怀疑党和国家的坚定领导,这就要求高校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这种思想的存在,逐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课堂教学是重要的环节。目前中国的大学生多数拥护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而非被动苛求的信仰;也有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仅有肤浅的认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也当成自己的信仰,但却不完全知道为什么要信仰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还有极少数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但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去“信仰”马克思主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应致力于完成后两者向前者的转变。

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欠佳原因分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开展。虽然国家明确规定高校思政课作为必修科目,但许多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学习兴趣,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在专业课或其他感兴趣的科目上,错误地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自身的发展无太大关系,这就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不够深入,对自身和国家的共同理想认识浅薄,在实际生活中缺乏正确理想信念的支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佳。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1教师自身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有待强化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一门课程,负责讲授课程的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的理想信念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一些高校领导和思政课教师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自身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责任感,无法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教师队伍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开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建立。

1.2教学方式传统陈旧

在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教学方法陈旧,依旧停留在过去那种呆板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套用大话、空话,讲课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师生缺乏互动沟通,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产生排斥,阻碍学生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加之大学生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和观念信仰不够了解,如此一来,无法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不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展开。

1.3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多年来,高校思政课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对于书本的理论内容,现代大学生无法产生过大的积极性,更多地投入于互联网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加之互联网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学生受到积极性不高和诱惑力太大的双重影响,更无法建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高校如果能够抛开单一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有效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道路,避开互联网上泛滥的一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这对于高校在教学上贯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有个非凡的意义。

2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提升

为了保证高校能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2.1提升高校领导和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知和重视

首先,要求高校领导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领导在自身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前提下,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队伍处理和解决学生在理想信念树立过程中遇到问題的能力;其次,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强顶层设计,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培养;再次,定期考察高校领导、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建立奖惩机制,对于不合格的、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教师予以批评,鼓励更多自身素质优秀的教师投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去。

只有当高校的领导和教师率先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信仰,方能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2.2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念淡薄的现象,凸显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是培养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重要阵地,所以要求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新的突破。首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教学,通过一些情景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理想信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其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由从前的老师授课改为学生“授课”,通过让学生去讲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在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过程中亲身经历,让其他学生更加亲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及效仿别人正确的价值观;再次,增强实地教学影响,要想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正确认识,光靠课堂传授是不够的,不妨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去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和革命教育基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2.3借助互联网媒介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手段,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又开辟了新的途径。高校应该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理想信念教育网络体系,通过网络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正能量,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识。高校教师应培养学生识别和筛选正确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目标,能有效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容易受腐朽思想文化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迷失自我,所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建立,使大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当代大学生也应当积极寻求自己的定位,找到符合自己自身条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宏伟理想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和升华,最终让学生和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都有一个从体悟到认同到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薛利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2] 胡鑫.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3] 刘函语.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高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