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危
衡阳师范学院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的挑战与对策
郭思危
衡阳师范学院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革命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
计算机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也在不断加快信息化进程。校园内直接接入互联网,以及相关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全面配备,使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网络行为成为一种常态,在其日常活动中上网已经越来越普遍。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大学生的交往也必然是虚拟的,而匿名性是虚拟交往的显著特点,从而必然导致交往过程中存在着隐蔽性,而这种隐蔽性也必定会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中形成的社会责任、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规范不再产生作用,最终可能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自我放纵。因此可以说,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要来自于报刊、影视等媒体,导致学习资源不足,无法全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而且信息的获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更新也十分缓慢,这相对来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2.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网络开拓新的方式。
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有更加真实与直观的教学表现形式,而且感染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借助现代带信息化技术,通过网络多媒体能够创设有针对性的教育场景,进行相关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高。
3.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
教师发挥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能够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育交流模式,构建和谐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1.教育者原有的权威受到挑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材为载体,主要讲授书本知识,教育者向学生输灌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其中凸显了教育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在网络这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获取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求教育者必须拥有更高的综合素养,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强度。
2.高校学生在网络中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虚拟的网络因为无法证实人们网络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因而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淡薄法律意识,使他们的道德、思想和人格受到不良侵蚀,甚至可能引发网络犯罪行为,从而影响校园乃至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加强相关的硬件建设,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全面打造网络化校园和自动化办公,切实改善高校网络硬件环境。尤其是要学生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馆室要配备最先进的网络设备,针对学生工作部门要配套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确保思政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手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加强高校网络硬件建设,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2.以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目的,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同时,构建网络综合评估体系,在计算机中录入大学生的自然情况和特征,以及日常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心理素质等,在校内进行纵向、校际间进行横向的综合评估与比较研究,并通过网络信息的传递,及时反馈给学生,一方面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决策和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的完善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参考依据。
3.强化网络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不断规范网络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道德建设,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构建网络道德体系。主要是为了达到两个教育目的:第一,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识别网络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海量的网络信息要具有正确鉴别其真伪与好坏的能力,同时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来面对与选择网络信息,严守政治纪律;第二,教育大学生在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学习掌握网络道德规范,把二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甚或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总之,通过切实加强网络文明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明确网络道德责任,提升他们内在的自我网络道德教育能力。
[1]黄平,王自贵.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