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君
解析田径文化的缺失及重塑途径
杨 君
田径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价值,在2004年刘翔夺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栏冠军后,全国人民对田径运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国体育健儿的田径竞技状态也越来越好。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我国田径文化缺失、低迷的事实。文章聚焦于我国田径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田径文化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指出了田径文化重塑路径,希望能有助于人们对田径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田径文化;缺失;重塑;途径
田径是一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形式,也是多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深受欢迎。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后,全民健身高潮此起彼伏,但是,作为一项群众基础广泛的运动项目,田径文化的发展状况始终是不容乐观。唤醒和重塑田径文化,对于中国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田径是“运动之母”,也是人类的一个生活、生存技能。田径文化是因为田径运动而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田径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田径运动有着清晰地文化发展背景,早期的田径运动可以说是人们对各项生存技能连续积累、不断提炼的结果。为了追到猎物,摘要野果,人们必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远。因此,人们将早期田径文化的精髓概括为“生存,生命,生活”。田径文化是与体育文化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田径运动在文化层面的多维度体现。从本质来看,田径文化是田径运动在“人为”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行为方式和物质共同体。田径文化提倡通过对田径体育实践理想的追求,以文化的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培养个体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竞技精神。因此,在现代社会,人们又将田径文化诠释为“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信条。田径文化具有综合性、教育性、审美性和艺术性等特点,田径文化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启智等多项功能。田径文化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在运动机制健全、文化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来进行。随着奥林匹克文化的不断发展,田径文化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许多国家如牙买加、美国等还因为盛产田径明星而引起了世界瞩目。但是,在中国,像刘翔那样的个案实在太少,这引起了国人对田径文化的关注,也引起了国人对中国运动体制的反思。
2.1 对田径文化存在认知错误
我国有着悠久的田径文化历史,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田径运动在中国出现时间较晚。在世界田径赛场上,黑人选手和白人运动员始终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亚洲各国的田径水平普遍较低。在刘翔参加雅典奥运会之前,在世界重量级的田径直道项目上,还很少出现黄种人的身影,这也为“人种决定论”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条件。受“人种决定论”影响,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与黑种人、白种人相比,黄种人在身体素质上存在先天缺陷,因此,不论黄种人如何努力,都难以取得好成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众对田径运动的认同感较低,大众在进行文化价值选择时很少会关注田径文化。个别体育管理单位和体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存在短视心理,对田径运动和田径文化的重视度不够。这些,都会影响田径文化的发展。
2.2 田径文化发展环境不成熟
田径文化蕴含有丰富的人文价值,但是,我国田径文化发展环境还不成熟。受个体认知能力影响,许多人在看待田径文化时,都只将目光聚焦在田径运动本身,根本发现不了田径文化的内在力量,也无法超越田径运动本身去进行田径文化实践。由于对田径文化理解的不够深入,一些体育文化部门在田径文化构建和实践中,都将焦点集中在资金管理、训练体系建设和田径竞技成绩上,都是一味关注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却不关注田径文化的教育作用和公共田径设施建设,也没有根据田径文化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特色制定文化发展规划,从而使田径文化传播和传递也受到影响。
2.3 田径运动发展势头较弱
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史上,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经历虽然可圈可点,但是与乒乓球、排球等优势项目相比,根本谈不上辉煌。虽然在我国田径运动史上曾出现过王军霞、刘翔那样的世界名将,但是,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始终缺少内在动力,我国田径健儿取得的成绩也只能用“刹那间的辉煌”来形容。因为稀少,所以才更显可贵,这也是为何刘翔在取得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之后被国人誉为“民族英雄”、“亚洲骄傲”的原因。由于缺少蜚声体坛的田径运动员,缺少能激发群情的金牌,所以我国田径运动始终处于不愠不火的发展状态,田径文化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发展势头也较弱。
3.1 做好田径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力度,提高体育文化教育水平,是提高民众文化意识和体育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共十八大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要求,这给我国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田径文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体育文化建设投入,优化田径资源配置,调整社会文化发展布局,加强田径基础设施和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优化田径运动发展环境。与此同时,加强田径文化管理部门和管理机构建设,在党政部门主管下成立田径文化建设队伍,要求田径文化管理部门与宣传部门、共青团组织携起手来,紧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户外传媒进行田径文化宣传和教育,开展全民田径健身活动和田径文化进校园活动,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的田径文化,整顿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逐渐将大众的文化视线引导到正确的文化观上来,重塑民众的田径文化意识。
3.2 完善田径文化发展机制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所以许多地方、有关部门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普及轻管理”、“重竞技轻群体”的错误思想,这也是影响田径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要加强体育文化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体育文化管理机制、统筹机制、引导机制、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为田径文化发展、田径管理组织建设和专业田径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争取通过田径制度文化建设带动田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在田径文化建设和管理中,有关部门还要尽量淡化对竞技成绩和市场效益的关注,将主要精力放在田径文化传播、田径运动普及上,以促进田径文化健康发展。
3.3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重视校园田径文化建设
田径文化发展与田径文化环境建设是共生共长的关系,积极向上的田径文化氛围,可以促进田径文化传播。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来普及田径文化知识,做好田径文化宣传工作,以提高人们对田径文化的认同感,使田径文化切实融入到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群众文化中来。学校是田径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体育人才和体育工作者的大本营。要想促进田径文化长远发展,有关部门必须抓住体育教学改革机会,加强学校尤其是高校田径文化建设,如借学校运动教学改革之际,健全学校田径运动赛制,革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各级学校也要提高认识,加强田径教学队伍建设,改革田径教学手段,同时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经常开展一些综合性的田径赛事和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加深对田径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1] 臧德喜.田径文化的构建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4:49-51.
[2] 薛宇.浅谈高校校园田径文化的缺失与唤醒[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1:46-49.
[3] 王长宏,李红,吴元文. 关于传承田径运动文化的思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502-503.
[4] 王威.我国高校田径运动文化的构建[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01:52-54+59.
[5] 王坤.论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77-79.
[6] 赵洪波. 论田径运动文化的完整性内涵及其理性回归[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09:45-48.
Analysis on Deficiency and Remodeling Approaches of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Yang Jun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ha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bundant education value. When Liu Xiang won the Athens Olympic Games men's 110 hurdles champion in 2004,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rack and field sports, and Chinese athletes are performing better and better. However, this cannot change the lost and depression of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reasons of the lack of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points out the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remodeling path, hoping to help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Key words: track and field; deficiency; remodeling; approach
杨君(1982-),男,山西长治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长治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 Changzhi 046000, Shanxi, China.
G82
A
1005-0256(2017)03-0144-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