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雪体育文化功能的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建设

2017-11-28 03:16刘紫婷
冰雪运动 2017年5期
关键词:黑龙江冰雪运动

刘紫婷

(黑龙江工程学院 公共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1 引言

随着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的极大发展,人们愈发重视体育对于个体、社会乃至民族的作用,体育教育因而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1],对体育而言也是如此。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离不开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高效开展,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给寒冬中的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以温暖,推动冬季体育教育既快又好发展,这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加以研究分析。冰雪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独有特性的文化形式,深入理解冰雪体育文化的功能,就能为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从而破解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2 冰雪体育文化功能

2.1 促进身心健康

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体育锻炼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使机体更有效地运作。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流动速率,增加身体免疫力,使人体在运动时肌肉群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肌肉素质的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期长达120天左右,冰雪是大自然赋予北方人们的宝贵财富[2],人们在户外低温、空气新鲜、风景优美的大自然中进行滑冰、滑雪等冰雪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和抗寒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提高文化品位,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3]。体育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失去这一根基,体育教育将成为空谈。冰雪体育文化的重要内涵是让学生不能单纯把冰雪理解为一种常态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将其视作一种文化,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内在文化素质。学生要学习和领会冰雪体育理论和技能的文化底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与冰雪的天然融合,感受冷热变换的刺激,强化身体机能,不断刺激大脑神经,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2 激发竞争精神

冰天雪地天然赋予了人类与大自然抗争的环境,战天斗地是人类自诞生起就始终伴随的生活方式。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战胜恶劣的自然气候后才一步步走向文明和进步。竞争是体育的灵魂。冰雪体育文化的竞争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4],冰雪在给予人类无与伦比的精妙时更加考验人类内心的承受力,激发人们挑战困难的竞争精神。竞争精神是体育比赛的核心精神,竞争使体育蕴含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意味,体育中的竞争不同于战争方式的竞争,也不同于经济方式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属于文化的竞争,是基于文化特质的公平竞争。冰雪运动开展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冰”和“雪”资源[5],这种基本条件客观上必然要求人们要具备竞争的品质。冰雪文化是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采用的或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冰雪赋予了人类相同的环境,人们要创造绚烂多姿的生活就必须以竞争的态度参与到冰雪中来,用竞争的精神来体会冰雪文化的魅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3 培育合作意识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对大学生毕业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6]意义重大,这种终生体育的观念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共同特点,冬季冰雪体育课也不例外。冰雪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群体参与的文化,冰雪给参与人提供了载体和依托。冰雪运动就是在竞争和默契合作中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合作者要相互理解、共同激励,从而学会如何融入到集体、社会之中。冰雪文化是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并以冰雪为媒介来进行的,而作为自然主宰的公众决定着冰雪文化的活动内容,这不是少数人乃至个体能所能决定的,它必须依靠广大公众的参与合作才能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进而形成相对固定的冰雪文化内容。所以要真正感受到冰雪文化魅力就必须以合作的态度和方式融入到冰雪中,这样做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已和爱国主义精神[7],其意义显而易见。

2.4 强化教育功能

文化的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8]。这种社会文化在理论上科学完整地理解人,在价值上强调尊重人,在实践上实现全面地塑造人,其理念正是体育教育功能的客观表述。冰雪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独特礼物,冰雪文化必然也是最贴近自然的文化形式。冰雪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必然要赋予学生独特的教育功能。户外寒冷的天气、特殊的场地状况使学生更能体会“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磨砺其意志、崇高其理想”体育文化的功能。冬季冰雪体育教育既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培养和健康教育,也要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体育基础[9],这更是冰雪文化教育功能延伸。

2.5 塑造完善品格

冰雪体育文化本质是一种人文体育文化。人文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或是拼搏金牌,而且也能锻炼其意志品质[10],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品格。冰雪体育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应向多层次、多样化、开放型转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质[11]。冰雪项目作为一种地域性明显的“寒冷”项目,尤其能激发学生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意识,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户外的冰雪项目更能使学生形成豪迈的胸襟、洒脱的情怀;冰雪项目中的如冰球、接力等运动要求队员需有团队意识、配合意识、协同意识,长久的、训练和比赛后,学生的合作精神就会形成;任何体育运动都有相应的比赛规则,在规则内的公平竞争才会有令人信服的结果,冰雪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下开展的,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规则意识都会有极大帮助。总之,冰雪文化体育运动的开展会完善学生品格发展。

3 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建设

3.1 挖掘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涵建设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被看作是一种讲授理论或者教授技术的单纯形式,而更应该将其视作一种文化,一种具备人文素质的介质。改革开放以来,片面追求经济收益导致了社会诸多方面出现狭隘的认识和做法,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重视。对于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来讲,过去我们仅仅把它当作必修或者选修的课程,开设项目单一,讲授内容雷同,不讲文化只重成绩。久而久之,冬季体育课程失去了本来应有的文化内蕴,进而也失去了最能触动学生心灵、涵养学生品性的文化根基。冰雪体育只有立足文化才能让冬季体育课程获得更多人的喜爱,获得更大的发展。首先把冬季体育课程看作是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课程,把身体与内心完美融合于冰雪之中,把知识讲授和技术分析恰当加以应用,最大程度促进自己与自然的契合,从而获得令人愉悦的身心感受。其次将冬季体育课程作为激荡情怀、放飞生命的契机,既强身健体、磨砺意志还要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只有让冬季体育课程内外结合才能让体育课充满活力。第三要把体育课运动项目定义为一种冰雪文化符号,而不是只注重其冷冰冰自然属性。比如越野滑雪是挑战耐力与速度的符号,速度滑冰是力量与速度的符号,花样滑冰、冰舞是姿态与美丽的符号,冰球是合作与竞争的符号,跳台是高度与激情的符号等等。概言之这些项目反映了冰雪的力量、速度、姿态以及饱含生命的呼喊,将其定义为冰雪文化符号才更能加深对冬季体育课程的理解[12]。从文化意义上建构体育课程对促进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

3.2 优化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课程结构建设

目前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主要开设速滑课和雪地足球,极少数冬季运动设施相对完善的高校开设冰球、滑雪等课程,课程结构极为单一,教学内容单一,评价体系单一,难以激发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究其根本,就是仅仅把冬季项目当成是教育教学考核的工具,而不是从文化角度深层次理解冰雪体育运动的涵义所致。因此我们在选择和设置冬季体育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校冬季体育教学实际,注意增加学生喜爱和刺激性较大的冬季体育项目[13],以丰富冬季体育课程的内容。冰雪文化是多层次的,相应冰雪体育运动也应该多姿多彩。理解冰雪文化并且投入冰雪运动的人是多样的,高校相应设置的冰雪项目也应与此对应。不同种类的冰雪运动项目因为承载冰雪文化内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高校要依据冰雪文化内涵的差异而开设相应的项目,比如开设竞技性强的速度滑冰,开设观赏性强的花样滑冰、冰舞,开设团队性强、场面激烈的冰球和雪地足球运动,开设考验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等能力的雪地定向运动,开设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雪地拔河、雪地轮滑、冬季踢毽子、滚雪球等运动,开设专业要求高、难度大、风险大的高山滑雪、单板滑雪、高山速降、跳台等项目。冰雪文化的多层次性推动体育项目的多样化设置,从而使体育课程结构得到优化,进而也能优化和丰富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设置。

3.3 助推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教师资源建设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14],教师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冬季体育项目的开展状况,黑龙江冬季体育课程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冬季体育项目的质量和未来。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只满足当教书匠,年复一年照本宣科,只注重考察结果,不注重从冰雪文化层次去分析冬季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应该避免的缺点,这严重羁绊了冬季体育课的发展。为此,黑龙江高校要发挥以冬季项目为主的体育教师的专项辐射作用,利用专业培训和业务研究等多种形式,培养体育教师冬季体育课程开发的意识[15],努力拓宽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的渠道,增强体育教师提高自我能力的意识。另外,如果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教师能够真正结合北方冬季地域特点和气候特色,深入理会冰雪文化的多层次内涵,同时增强自身对冰雪运动的理论钻研和业务提升,从事多样化的冬季体育项目并努力开发冬季冰雪新项目,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项目的教师资源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结合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的具体状况开辟多种体育教师培养的途径,努力打造具有创新能力、理论素养、文化内蕴、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冬季体育教师队伍,使得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教师资源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3.4 提升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社会功能建设

冰雪文化理论建立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基础上,它不仅影响着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创造活动。由于冰雪运动的社会功能远远超出了其竞技本身[16],所以冰雪体育运动更易为广大群众接受和参与,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与自然互动融合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冰雪体育就是一种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教育的实施达到促进社会与自然相统一的教育形式。对于社会而言,冰雪体育活动以娱乐性、趣味性的活动为主,比如冰橇、狗拉爬犁、打雪仗、赏冰景等,或者是赋予审美特色的冰雕、雪雕、冰雪绘画等活动;而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项目却以竞赛性、合作性的冰雪活动为主,比如速度滑冰、雪地足球、冰球等。我们大力开展社会化冰雪活动的同时,积极将高校冰雪体育场馆、教学引入社会,并在技术上、冰雪文化理解上对广大人民群众予以指导,这样就会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群众对冰雪体育运动和冰雪文化的认识度,扩大冰雪体育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

4 结语

冰雪体育既可推动社会发展,又可彰显个体生命力。我们要不断提高冬季体育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能力,推进冬季体育教育发展的水平,努力实现高校冬季体育又快又好地发展。冰雪体育文化能够凭借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和功能创造出不同特点的运动项目,我们要结合黑龙江高校冬季体育课程的设置,构建出更加富有创造力的课程体系,既能使学生强身健体,又能提高学生冰雪文化内涵,更能将黑龙江冰雪体育运动推向更加广泛的社会层面,从而使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达到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最终目的。

[1]张环宇.高校冬季体育教育科学发展的策略[J].冰雪运动,2011,33(4):69-73.

[2]杨丽华,刘剑宇,曹力勇.提高女大学生冰上课教学质量的途径[J].冰雪运动,2009,31(4):79-81.

[3]王淑华,张桂新.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2,34(2):69-70.

[4]王淑华,雷霆,任玉梅.高校冰上课教学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冰雪运动,2007,29(6):75-76,79.

[5]魏玲玲.对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6):51-53.

[6]姜淑华,李明智.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不同项目教学对大学生能力及体育态度的影响[J].冰雪运动,2005(6):63-65.

[7]姚兰发,杜凤魁.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设冬季野外生存体验训练课程的可行性[J].冰雪运动,2010,32(2):81-84.

[8]王丰秋.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的本土化研究[J].冰雪运动,2010,32(6):68-71.

[9]黄锷,牛荣利.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滑雪体育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4):87-91.

[10]郭岩.北方高校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 800-1 801.

[11]崔延武.高校大学生滑雪俱乐部组织与建设[J].冰雪运动,2011,33(1):41-45.

[12]孙宏伟,韩国钢,赵永哲,等.论冰上课教师人格魅力与体育隐蔽课程[J].冰雪运动,2006(8):71-73.

[13]宁文静.北方高校高山滑雪课教学中美育的实施[J].冰雪运动,2010,32(6):71-74.

[14]薛红.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探析[J].冰雪运动,2002(4):82-83.

[15]曲新艺,张强.北方高校冬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6(6):118-120.

[16]杨桦.关于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管理决策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5(3):82-84.

猜你喜欢
黑龙江冰雪运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羡慕等
不正经运动范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