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蒙 张璐 李永强
网球教学中发球技术训练模型的实验研究
郑泽蒙 张璐 李永强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处理法和教学实验法,探究运用阻力训练法对建立网球发球技术动力定型是否有显著影响。以某网球俱乐部100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发球技术的教学,采用阻力训练法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发球教学。结果发现:阻力训练法给学生在抛球、挥拍击球和随挥等环节建立了准确的抛球位置和击球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发球动作的动力定型,缩短掌握发球技术的时间,能提高学生学习发球技术的效率。
网球发球;教学模式;技术分析;实验研究
发球是网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相对底线抽击球和上网截击球技术,发球有其独特的优势,发球好可以在比赛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在网球的教学中,发球技术是重点、难点,也是不容易掌握的技术,网球中发球技术被绝大部分的网球教师和学生列在比较重要且难掌握的网球技术,有学生甚至在网球课学习结束后还未建立稳固的发球动作的动力定型, 球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网球发球技术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握拍与握球姿势、准备与站位、抛球、挥拍击球和随挥。对于初学发球的学生,采用东方式握拍方法能在初学时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随着网球发球技术越发的娴熟,握拍方法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进行调节。现在各高校发球技术的训练还是采用枯燥乏味的练习方法,对学生的发球技术的提高不能产生有效作用。关于发球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少,但未提出有效的练习方法。阻力训练法教学是网球训练的一种独特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发球动作的练习中运用橡皮带施加一个反方向的力帮助学生进行动作的专项练习,可帮助建立网球发球动作的技术动力定型,缩短技术动力定型建立的时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本研究通过在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运用阻力训练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实验比较,旨在检验阻力训练法对提高发球技术水平的效果。
某网球俱乐部10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将两组可以看成各种条件相同的实验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查阅30篇有关网球发球的期刊文献。
1.2.2 教学实验法
实验组通过实施阻力训练法,对照组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方法。两组的客观条件相同。分析比较试验后阻力训练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对网球发球技术动力定型建立的差别。
实验组进行教学时,先对发球进行介绍,让学生对发球有简单的认知。教学时运用阻力训练法帮助学生学习发球技术,通过借助橡皮带讲解并示范网球发球动作,让学生反复观察教师的完整动作之后进行练习。实验组的50名同学根据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发球动作拉橡皮带练习每人每组100次做两组,每次上课时间2小时。一学期16周,每周8个课时。在进行发球动作拉橡皮带练习时老师逐一进行动作纠正与指导。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再进行多球练习,并要求学生按照阻力训练的要求进行多球练习。将学生上课时练习出现的错误动作加以纠正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对错误动作的纠正以及阻力训练法的联系,加强建立网球发球动作的技术动力定型。结束练习后要进行身体的放松让学生回想上课时练习的动作以便于形成深刻印象。
1.2.3 数据统计法
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将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各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对比。
在实验组中运用阻力训练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与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教学进行了发球技术的对比。通过邀请三位网球方面的老师对两组学生技术动作进行评定,为确保评分的公平和公正原则及实验效果的真实性,采用不记名字方式进行。对网球发球技术的五个环节分别进行动作技评。技术评定标准见附录。发球区分为A区和B区,每组学生依次进行发球练习,实验组先进行发球,每人均有两次机会。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发球技术动作技评统计
评价指标实验组对照组 人数5050 达标人数4532 达标率85%*60%*
注:* P<0.05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通过运用阻力训练法教学后,通过技术动作评定网球发球技术五个环节中抛球、挥拍击球和随挥动作技术的评定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实施阻力训练法进行发球技术的学习建立了一定的发球技术动力定型提高自身对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发球动作的灵活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动作也更加连贯。阻力训练法的实施提高了实验组的学生掌握发球技术的效率,两组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进行网球发球的测试,结果见表2,可以看到,实验组一发成功率具有大幅度的提升,对照组一发球成功率没有很大的变化,实验组的一发成功率比对照组的高;实验组双误率大幅度降低,对照班双误率虽然降低但不明显。可见,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一发成功率具有明显的提升,双误率也很明显的降低,这说明实施阻力训练法对网球发球技术的掌握有着良好的影响,可帮助学生建立动力定型,提高发球技术水平。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发球的一发成功率和双误率(%)
实验组对照组 一发成功率(实验前)18.519.5 一发成功率(实验后)54.531.5 双误率(实验前)39.445.5 双误率(实验后)23.625.5
实验组的学生的发球技术动作水平高于照组学生的技术动作水平,且发球技术动力定型相对也更稳固。阻力训练法给学生在抛球、挥拍击球和随挥等环节建立了准确的抛球位置和击球位置。可以得出阻力训练法教学模式提高了网球发球动作的技术动力定型建立的效率,印证了在网球发球教学课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因此网球发球的教学中正确的训练方法更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网球发球技术在网球的众多技术中属于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发球技术中抛球、挥拍击球和随挥等环节是发球技术动力定型的建立中难度比较大的技术环节。证明了在网球教学中实施阻力训练法更有利于学生发球技术动力型的建立,在发球技术教学中采用阻力训练法,既减少了动力定型建立的时间,学生也掌握了发球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体现了阻力训练法教学模式在网球发球教学中的有效性。
教师通过对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能够创新出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的训练方法,从而能够普及到各大高校以促进中国网球的发展。从学生角度来讲在学习网球发球这项技术时自身要努力,普通高校网球专修班学生在网球发球技术的学习中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根据自身情况要合理安排好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即使经过高校网球学习,学生的发球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在比赛中占优势。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球技术,一方面教师在网球发球技术的教学中应跟随时代的进步,不因循守旧,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创新出对提高学生发球技术有效的方法,如阻力训练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网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减少因学校网球场地设施较少而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影响。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练光祥.福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4(3).
[3]王冬慧.体育诚信的制度研究:规范与约束[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5):1-5.
[4]樊启学.上海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2014(3).
[5]王冬慧,张河水,刘兵.中国体育文化演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1):184-188.
[6]荣礴.大众网球运动现状与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l).
[7]张鹏.吉林省高校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8]刘存生.河北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6.
[9]王冬慧.山西省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6,34(6):69-71.
[10]张艳辉.湖北省普通高校网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湖北:武汉体育学院,2006.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Serve Technique in Tennis Teaching
ZHENG Zemeng, etal.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Guizhou, China )
郑泽蒙(1986-),山东日照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