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都县委办公室
宁都县实施水利扶贫惠民生得民心
□ 宁都县委办公室
国家小水电站扶贫项目梅江永宁水电站
四年前,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国务院启动苏区振兴发展对口支援工作,水利部出台对口支援江西省宁都县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以贫困县(乡、村)为主战场,以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倾情关怀、大力支持宁都水利事业发展,推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水利扶贫工作格局,极大地提升了贫困地区的水利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强化贫困人口安全饮水保障。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着眼构建“长远发展、结构合理、水源优质、水量可靠”的供水保障安全体系。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把“改水”写进新农村建设项目表,列入精准扶贫任务单,整合各方资源,加快进度往前赶,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2014年底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2015年初正式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7处,百吨千人工程17处,完成投资1.4亿元,累计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41.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14万人,学校师生2.89万人,彻底改变了过去偏远山区吃水靠肩挑手提的历史。针对城镇用水紧缺问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投资10.5亿元建设智能化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1.2亿元新建县城第二自来水厂,日供水规模达10万吨,全方位改造提升乡镇自来水厂,24个圩镇及周边40余万受益群众吃上干净放心水。
二是多头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贫困地区生产用水保障。大力完善水利排灌设施,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小农水、大问题”,助推扶贫产业快速发展。针对农田排灌难问题,以2013年列入第五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2016、2017年列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县为契机,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山塘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农田水利项目,共新增供水能力1.13亿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8527万立方米,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16.4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134万亩,恢复和新增排涝面积13.5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65万吨,产值3.06亿元,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000万元,累计受益人口62.56万人。宁都县作为“赣南粮仓”的农业发展基础得到极大巩固和提升。针对山地灌溉难问题,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适度规模”原则,以水利建设为基础,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开展万亩标准化脐橙、茶叶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引水上山”工程,解决了山上种植缺水难题,果茶致富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到2020年,脐橙种植可达20万亩、茶叶可达6万亩。针对防洪标准低问题,扎实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既保群众生命安全,也保农业生产安全。自2013年以来,累计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4个,五河治理防洪工程9个,河道整治项目1项,千亩圩堤项目3个,河道防洪标准不断提高;全面完成114座水库除险加固,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1万亩,受益人口24.86万人,完成引调提水工程4处,实施安福河山洪沟治理建设项目1个,加快推进石板排洪渠、肖田好支桥水库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新建以及5座小水电站扩容改造等工程建设,贫困地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探索建立水利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贫困人口增收保障。为使水利事业发展更多的惠及贫困人口,宁都县结合精准扶贫要求,通过实施水利改革,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水利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改革间接受益,在全省县一级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决定》,承接实施了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管护机制、赣州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试点项目,理顺了水利事业发展机制,为进一步激发水利扶贫作用扫清了制度障碍。特别是通过实施水价改革,降低了农业用水成本,有效提高了农民种粮收益。投工投劳“因水得利”,自国家水利部对口支援宁都以来,共获中央水利资金6.4亿元,各类水利建设项目点多面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宁都县优先聘请当地贫困群众参与建设和运行管理,每人每天可获工资100—300元不等,直接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参与分红“从水获益”,宁都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量10.5万kw。去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关于申报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项目投资计划的文件精神,宁都县将永宁水电站列为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项目。自2017年1月起,电站每年将中央投资和省级投资1670万元年收益率的6%,作为小水电扶贫资金存入指定扶贫资金专户,80%以现金的形式发放给梅江镇668户、2338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专项用于贫困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建设。预计每年每户贫困户可获不低于1200元的分红收益,实现了“造血式”、可持续的水利扶贫效果。
■责任编辑: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