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童艳丽
[摘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使其明确自己身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 大学生 法律意识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學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是不合理的课程设置。自2006年课改后,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成为一门课程,这一举措极大地缩减了原本有限的法律基础课学时。2010年国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了修订,全书包括绪论在内共九章,涉及法律基础知识是第七章、第八章,其他章节涉及具体单行法。2013年国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新进行了修订,将法律基础知识部分调整为第五章、第六章,内容进行了增删,删除了实体法律部分,增加了法律法理部分的讲解。这就代表法律基础更多的是法理理论知识,理论性大大加强。然而失去了切合学生实际的、具体的法律条文,就更难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兴趣、有精力去学懂、读透它。
二是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除了一些综合院校、重点院校,开设的有法律专业配备专业法律教师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尤其是很多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没有接受过系统法律专业培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讲解法律基础知识,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很累,有些力不从心,这很难吸引学生的的注意力,即使学生对学习法律有兴趣,也会因为课堂无趣感到乏味,进而也就学不好。
三是理论教学占主导,学生法律实践不足。不少高校既没有专业的法律教师又没充足的课时保证,法律教育完全依赖课堂上老师授课,尽管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具体的法律知识,一旦遇到法律纠纷时,又无法解决,也不能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传统的教育理念忽视了法律教育,德育并非是万能的,大学生道德上的欠缺需要用法律来填充。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药家鑫案、李启铭“我爸是李刚”等刑事案件都可以表现出高校更应该以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
二、思政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缺乏一个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有相当多的学生单纯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概括性的内容,再加上课时本来也很有限,使得他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大致了解法条的层面上,而对法律的法理及其深层次的建构无法系统地掌握理解,难以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
其次,是法律知识的专业性、抽象性与受众群体的大众性之间的矛盾。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法律规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人们的经验和常识而有所认知,但是法律条文更多的体现为专业性规范和技术性规范。作为受众群体的大一学生们,在进人大学前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知识储备和思维训练,而且在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后还是非专业的(法学专业学生除外),没有受到任何的相关法学学科知识链接和补充。当然,作为政治理论课组成部分,法律基础教育没有将所有大学生培养成法律专业学生的能力和任务,但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将专业性很强的法律知识准确地传授给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和教学上的又一个挑战。
再者大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法律的能力很差。很多学生在意识中有法律救济的想法,但一具体到实际情况当中,在相关操作层面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由于对程序法知识储备不足,使得实体法与程序法不能有机结合,从而呈现一种不能操作法律、使法律作用发挥为零的现象。
三、在思政教育下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
(一)突出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为当代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可见其重要性。这一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为了提高学大生的法律意识必须要始终重视这一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指导思想。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成长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
使每一位老师都具有不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水平,也要有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例如:复旦大学很有名的陈果老师的课,具有很浓厚的个人色彩,哲学意蕴丰厚,提高了其课程的说服力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其思想文化的高度也值得每一位高校老师去借鉴学习。
(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育校园法律文化
转变传统的观念,实行道德与法律并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延伸至第二课堂、延伸至整个校园的文化当中。比如举办“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基础”的竞赛,在无形中传播、宣传了法律知识。同时学校也要依法办学、依法办事,整个校园要形成一个依法做事的氛围,以身作则,鼓励学生们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形成合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社会正义的思维习惯。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只有正确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以及满足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上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高校能够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加课堂的创新效果并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重创新,法律素养高的大学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