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兰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教师开展群文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根据当前我国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能够看出,大多数教师只注重教材教学。对于这种教学,严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对此,教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本文就对于现阶段初中教师如何对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课内外阅读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088-01
关于群文阅这种教学形式,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阅读兴趣。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其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在群文阅读的指导下,将课内外相关的阅读进行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在阅读上提供相应的动力和条件,进而增强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
一、关于群文阅读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群文阅读,就是将结构与相关主体的文章进行结合,然后让学生进行阅读[1]。在具体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类的文章的内容,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能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以及合理利用相应的载体,来对一些庞大且复杂的阅读资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整理和提取。这样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满足。
二、关于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进一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根据当前我国初中阅读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将原本教材中的课外阅读作为教学重点。但是如果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群文阅读,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一节课中在阅读篇目上超过原先的篇数。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以及扩宽其知识面,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内阅读知识
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进而不能够有效的展开课堂阅读教学。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对课外阅读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施耐庵这篇《智取生辰纲》内容时,其就可以让学生对《水浒传》中的其他内容进行阅读[2]。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同一时间段中对施耐庵名作进行连续阅读,不仅能够更好的加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还有助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三)进行阅读式预习,进而能够从中提炼准确的信息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预习是整体教学中必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引导,并适当的增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活动,然后将阅读这因素贯穿进预习这一环节中。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之前被动学习的习惯,而教师也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知识的积累,进而扩宽其知识面。
(四)举办课外精选阅读活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学气息在也越来越明显。对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通常都会出现较为困难的局面。而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常识,经常会受到不良书籍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初中教师,其就有必要举办课外精选阅读活动。要想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文海书籍中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教师就需要定期对学生布置关于课外阅读的书目。比如,教师在讲解《海燕》这章内容时,其就能够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外精读阅读任务,比如让学生对《童年》、《我的大学》以及《在人间》等相关系列的文章展开课外阅读[3]。
三、结语
综合上述,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群文阅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想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就要能够重视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在实际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的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进行结合。对于如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结合,教师则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如通过课外阅读补充课内阅读知识、举办课外精选阅读活动、进行阅读式预习,进而能够从中提炼准确的信息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的运用,极大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參考文献:
[1]赵锋钢.群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5.[2017-08-14].
[2]刘晓燕.群文阅读中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157.[2017-08-14].DOI:10.16681/j.cnki.wcqe.201704122.
[3]代红梅.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122.[2017-08-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