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霞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骨盆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实施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7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盆骨折;损伤控制理论;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90
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骨盆骨折患者多为多发伤且合并其他病症, 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1], 因此患者确诊后应第一时间控制骨盆骨折患者的创伤, 以改善患者预后。目前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创伤患者救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理论是指早期(一般在24 h 内)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待患者全身情况好转后行手术治疗, 以减少二次打击对机体的不利影响[2]。为进一步评价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本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骨盆骨折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42.3±2.6)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1例, 高空坠落伤9例, 砸伤3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42.6±2.3)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3例, 高空坠落伤7例, 砸伤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患者骨科常规护理, 即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及病情变化。
1. 2. 2 观察组 患者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实施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监测病情变化:接诊后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检测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同时仔细检查心脏、呼吸、腹部、骨盆、四肢、动脉、神经情况, 判断患者有无合并其他伤[3]。同时, 协助患者完成超声、CT、X线等检查,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②失血性休克控制:当患者出现口干尿少、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患者一旦出现失血性休克, 应及时将患者转移至急救室, 快速建立靜脉通道予以补血、补液、扩容、止血等抗休克治疗[4], 输液过程中应适当的控制输液速度, 维持平均动脉压。③并发症损害控制:骨盆骨折患者常合并膀胱、尿道、胸腹及脊髓等损伤,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及时发现患者的合并症, 并给予有效的处理, 有效控制并发症损害。患者出现腹胀、疼痛及肌肉紧张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 给予脏器修补术治疗;多处骨盆骨折者, 可实施简易外固定及牵引, 保护骨折端血管神经;当血压升高、瞳孔大小发生变化时则表明患者合并颅脑损伤;同时检查肛门及下肢运动感觉有无异常, 排除肛门损伤及脊髓损伤。④医源性损伤控制:骨盆骨折患者需进行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期间应保证患者躯干放直, 骨盆摆正, 脊柱与骨盆要垂直, 双下肢外展中立位。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体位、牵引重量以及肢体外展角度[5]。使用担架时, 医护人员应用力拖起臀部, 并加以固定。在搬动患者时避免造成肌肉牵拉, 防止机体由于应激反应而出现休克, 可在患侧下肢内侧垫软沙袋[6]。转运患者过程中应保证引流管及约束带的牢固固定, 保证患者安全, 防止发生医源性损伤。⑤心理损害控制:骨盆骨折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卧床, 术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患者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例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感受, 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 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⑥手术后综合护理:术后应持续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协助患者翻身, 防止发生压疮, 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术后合理饮食, 尤其应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防止发生便秘。当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后应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 以改善患者的功能。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Majeed骨盆评分(MPS)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7], 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高于对照组的7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损伤控制理论的提出在骨折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理论强调早期控制出血、清创, 并对骨折进行固定, 然后复苏和调整全身生理状态, 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对骨折行择期手术, 以达到有效控制损伤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损伤控制理论运用于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护理人员在接诊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协助医生对骨折进行清创止血, 以最快的速度固定不稳定骨折, 同时开展复苏、抗酸、抗休克、保温等治疗措施[8-10]。将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急救护理工作, 能够优化急诊流程, 及时发现合并伤, 最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总之,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Andruszkow H, Dowrick AS, Frink M, et al. Surgical strategies in polytraumatized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s-Comparing a German and an Australian level I trauma centre. 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3, 44(8):1068-1072.
[2] 王春梅, 王倩.中西医护理结合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的运用.中国中医急症, 2016, 25(7):1454-1456.
[3] 张钊.创伤骨科救治领域中损伤控制理论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0):683-684.
[4] 李凡丽.骨盆骨折38例临床护理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9(14):317-318.
[5] 周红艳, 黎宁, 周颖, 等.重症骨盆骨折救治的损伤控制护理.河北医药, 2012, 34(16):2552-2553.
[6] 张黎.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 2017, 9(5):46-47.
[7] 蒙黎.早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的必要性.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10):1269-1271.
[8] 周大为, 姜绍帅.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骨科救治领域的应用.黑龙江医药, 2016, 29(1):127-128.
[9] 陈清秀, 朱福君, 陈海英.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医药前沿, 2015, 5(1):19-20.
[10] 林花, 李秋.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7):2458-24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