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并且养老产业是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其发展空间广阔。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6.7%;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
伴随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养老服务正在成为我国民生亟待破解的难题。然而,有挑战就有机遇,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也成为当前我国的朝阳产业之一。面对巨大的蓝海市场,未雨绸缪进行征信体系建设,最终将有利于我国养老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尚处于起步阶段
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4%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当前我国至少需要1000多万张床位,而现实情况却只有550万张,缺口达450多万张。
“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起步,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由中国报道杂志社与北京中道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以“十九大后中国养老政策的发展与展望”为主题的沙龙上,北京甲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友广说,“因此,当务之急是解决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
在王友广看来,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首先是居家和社区养老产品的供需矛盾:一边是旺盛的需求,一边是供给的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或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一些地方未将国家政策具体化,缺少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兴办养老机构的激励扶持作用。因此,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同时,配套设施结构性矛盾、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现象并存,导致大量老人无床位养老,而许多高端床位被空置。农村养老机构基础差、起步晚,面临问题更为突出。另外,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标准化水平不高也是发展瓶颈。
毫无疑问,老有所养当前已经成为民生难题之首。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总量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专业护理人才不足以及现代性和传统性结合困难等问题,急需形成相关共识,以便科学、全面、积极地应对老龄化。
发展空间广阔
在今年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成为当前少数几个确定无误的朝阳产业之一。但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并且养老产业是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其发展空间广阔。
吉林延吉光芒健康保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龙认为,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这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随着上世纪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进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入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消费潜力相当可观。
相关预测显示,2014年至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元,占GDP比重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然而,就目前我国养老产品供需情况来看,一方面,物质供给和精神供给不平衡,对于老年人的精神供给相对贫乏;另一方面,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的开发,都属于不充分的阶段。
正是看中了这一供需矛盾,王友广创办的甲子商城自成立以来发展迅猛。据悉,出行代步、进口专区、卫浴用品、按摩理疗、健康食品、健康检测、卧室用品、家庭护理八大类是甲子商城的核心业务。甲子商城产品系列中囊括了血压计、代步车、坐便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等4000多种老人用品。短短三年时间,甲子商城已成长为国内老年人用品的最大电子商务平台。
近日,甲子商城与中信银行推出的联名“孝卡”备受关注。“城市养老服务要取得发展,必须吸引各类金融主体参与,养老与金融结合模式是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王友广说。
在北京市西城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文利看来,如今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被动走向主动,且在市场上相当活跃的60岁以上的新老年人不断升级自己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从“能省则省”向“花钱买快乐、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转变。因此他们逐渐成为推动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另外,目前75%的中国老年人口拥有住房,但现有住房是按照年轻型社会的需求建造的,缺乏适老性设计。因此,适老性改造也是一大市场。
向信用化管理升级
事实上,有关养老的政策一旦出台,就会吸引各路资本踊跃进入养老产业。对此,北京甲子征信总裁宋红光表示,一个产业要有序发展,要有好的营商环境,信任则是最主要的基础。
日前,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召开的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推进视频会议指出,自3月份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地围绕5方面内容、115项重点指标,已形成指标完善、动态更新的全国养老院大数据,下一步将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建立信用体系、“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宋红光指出,我国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仍停留在摸索阶段。构建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体系有利于消灭信息孤岛,缩小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促进养老服务行业中各主体交易交往;有利于简化前置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帮助政府引导、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有利于客观反映履约、偿债能力,推动行业内主体和金融机构投融资,进而推进养老服务行业更好更快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