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晔
摘 要: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以内部控制制度为目标实现提供的保证程度。因此,从制约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自身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继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知识共享博弈和资源配置博弈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及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9-0016-02
技术创新,包含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技术创新受多种条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实践活动、目标也处于可能的变化中。企业在市场、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设备资源等要素上的投入,越来越成为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非技术性”因素。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概念界定
内部控制有效性,指在有效设计前提下,企业内部控制能按设计的程序正确执行,为控制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程度。内部控制一般主要控制企业内部常规业务,但其设计和运行存在着被削弱或失效的风险,诸如基于成本效益,或执行人员对指令的操作不当等。
从控制过程看,内部控制有效性包括设计活动及运行活动的有效性,若内部控制在设计上存在漏洞,后期的运行必然会失效。
(二)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内因是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根据,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企业内部有效性。
1.框架体系的设计。企业内控体系是整体制度化、流程化控制企业的管理体系。框架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实现的根本。若企业未建立治理结构与议事规则,在创新活动运营中会出现因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执行力度差、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
2.信息质量与信息沟通。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内信息的质量与沟通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如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管理中执行与反馈也需及时共享。但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特别是企业各部门间缺乏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及质量薄弱等问题,导致数据信息缺乏联系,难形成发展动力。
3.责任制度与监督约束。企业仅集中重视事后管理,缺乏风险事前及事中管理。若企业内部人员工作能力较差,加之监督机制薄弱,就会给企业带来内控管理的评价缺乏客观公正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难以系统、完善地优化企业的内控体系。
4.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指企业内部制度结构和政策理念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如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经营理念、企业发展长期战略规划等,内部环境因素往往也会影响内控体系功能的发挥。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
(一)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即把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引入市场实现价值。方式有应用创新、依赖创新、跟随创新及原始创新等。技术创新数据显示,我国由中小企业所获的发明专利占65%,来自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占80%,我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内有超过80%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有效的内部控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内部控制有效性整合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目标,使其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内的一个子系统,有效保证技术创新体系有规则地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运行成果就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价值所在。
1.深层有效内部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起激励导向作用
深层有效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精神成果”,内容包括企业价值观、精神、经营管理思想等。近来,企业越发重视技术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激励系统促使目标系统产生动力,目标系统依其运行状态反向调节激励系统。深层有效内部控制使得激励系统能够扩大其自身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力。激励系统将会是保证企业各技术创新子系统顺利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中层有效内部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起保障监督作用
技术创新管理活动风险性高,若无相应规范制度加以保障,当其遇到失败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受到沉重打击;当其成功,若不公平也会挫削工作人员积极性。因此,企业规章制度必须依技术创新客观规律制定才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反之,就会变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阻力。
3.表层有效内部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开发引领作用
表层有效内部控制由企业创造的产品、服务及各种物质設施所构成的器物文化,指具有可视性的有效内部控制,包括诸如企业的建筑、企业产品的生产环境、公开广告、包装成品的呈现等。
企业运用新技术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创造性,生产出满足市场和顾客所需求的产品,必须具备领先设计能力,并拥有装备精良技术及优良生产工艺。唯此,才能有效整合各种相关资源实现创新思想,通过优化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的高水平目标。
三、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博弈
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博弈及关于技术创新及扩散博弈,是使用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企业技术创新的两个主要表现。
(一)知识共享博弈
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必须促使每个创新主体发挥自身作用,整合不同知识背景的个体。知识的流动和整合是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最基本的机制,其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可度量的,后者属于个体拥有但难以度量的深层次知识。拥有隐性知识多的个体若共享自身知识,会促使企业技术创新。但因隐性知识在共享中会潜藏诸多困难。因此,共享博弈主要关注隐性知识。内部控制影响到企业创新体系内各参与者的博弈,同时隐性知识如何在系统内进行转移,并更好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也受到内部有效性控制的影响。
(二)资源配置博弈
企业技术创新的血脉是资源配置。企业会合理配置资源在多个技术创新项目中的使用,最大化扩大资源的效用性,使得企业有限资源能够有序的聚集和流动在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endprint
通常,企业资源配置会与目标选择间存在差距。如多个项目在同一时段均需要某些关键资源,造成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而某些资源因在某一时段因其他原因尚未使用而造成积压,从而难以有效利用,阻碍技术创新目标乃至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具有的资源配置博弈,影響着目标系统的合理有序进行,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成败。
四、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一)完善和优化内部环境,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员工职责权限明确,成员与各部门间会有相互监督、制约以及竞争激励的联系。其次,企业管理要践行“以人为本”,使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经济全球化使得日趋复杂多变的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和各种风险提高。企业可通过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立降低行业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确保企业经营战略稳定良好。
(三)找出关键控制点,提高执行力
企业内控范围涉及各项业务如采购、销售等各个管理部门领域。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内控的设计难以实现完善,找出内部控制在各个方面经营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很关键。通过相关内控措施明确相应责任主体,保证内控制度能正确地被理解及执行。
(四)加强信息沟通,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内外资源,为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用信息。内控设计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高质量的信息沟通系统降低风险,促进企业内控制度的不断改进。
(五)健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审机构应与财务、人事部门相独立,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外审人员会帮助企业管理层测试识别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存在风险,诸如设计不合理或是内控运行失效等。之后,管理层再根据内部及外部的审计报告及运营各方面需求改进和完善内控制度。
结语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涵盖其自身内部的决策系统、激励系统以及资源配置系统等。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各要素间的有效协同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绩效。综上所述,对于内部控制来说,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内部要素是否能够同步运行,并有效调节实时出现的问题或者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内部控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博弈决定的,并通过创新成果反映出来。
参考文献:
[1] 秦望先.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9):50-51.
[2] 张卫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7):36.
[责任编辑 张宇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