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怪现状”怎么破

2017-11-27 07:29王雪
环球时报 2017-11-27
关键词:民营化托儿所普惠性

王雪

最近,多个城市都爆出有幼儿园“虐童”事件,使得这个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且,由于事件发生的幼儿园基本都属于私立幼儿园,有的甚至属于中高端幼儿园,所以不少人对当前学前教育民营化和市场化产生焦虑和担心。

其实,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还是从现实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和民营化是有其积极作用的,这一点不应否认。

首先,市场化带来的直接改变是这个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一些幼教公司已吸引不少高端人才,比如一些上市的幼教企业的高管们,不少都有着跨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从经营、财务、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素养。

其次,学前教育的民营化市场化满足了人们的巨大需求。中国过去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公立资源和国有企业内部资源为主,但是经过几十年社会发展变化,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办设幼儿园托儿所。与此同时,随着更多年轻人口涌入城市,也带来更多幼童需要入托入园的需要,仅凭公立园显然难以满足。而发展迅速的私立幼儿园正在满足这一巨大需求。

目前,中国教育资本化潜力巨大,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幼教公司当前最重视的是“跑马圈地”。例如有的幼教公司通过加盟形式,在全国包括县级城市在内共拥有幼儿园4000多家。从更高的角度看,资本的特性就是逐利,以最快的速度扩张。而教育需要系统化,教育需要积累和沉淀,这和资本希望的快速扩张有些矛盾。因此,由于硬件成本无法减少,不少私立幼儿园老师的工资被压得很低,尤其那些上市企业需要一份漂亮的财报吸引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私立幼儿园一线老师的学历和素质相对不高就不足为奇了。仅以北京为例,私立园老师的流动率已达30%,月薪税后也就3000左右,老师多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有些普惠性私立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则更低。

这就造成一种怪现象,一边是工作岗位需求缺口达到百万级,另一边是越来越少的高分考生自主报考幼教专业。而这些本科幼教毕业生,多半从事了幼教研究工作或改行,能留在幼儿园一线当老师的极少。良好的教师资源沉淀不下来,管理就会造成问题。

有些人认为,幼教应该注重公益性,去除商业性。但笔者认为公益性与商业性并不矛盾,例如香港的幼儿园都是商业化性质,同时政府也会有一定的补贴,保证孩子能上得起幼儿园。内地部分城市也已经给予一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贴,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缓解“公立幼儿园以最低的学费,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民办幼儿园学费较高,教育资源却参差不齐”的倒挂问题。

此外,对于幼教行业应该建立专业化的教师准入“门槛”(例如不少国家的幼师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而且经过一到两年职业培训),并严格执行,让民办园老师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让她们有一份合适的薪水,能让外界和她们自己对这个职业有一个公正的态度。制定与儿童保护、幼儿园办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后端起到惩治震慑的作用,从而让中国的学前教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作者是北京幼儿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民营化托儿所普惠性
How to Pick the Right Nursery for Your Child? 如何挑选合适的托儿所?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希腊开展中小学教育民营化趋势研究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浅析公共政策的功能限度
节日里的托儿所
当年那些托儿所
中国公共事业改革民营化取向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