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广东茂名 525000)
探究粤西地区节庆表演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影响①
杨彩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学系 广东茂名 525000)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加之现代人对民俗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我国整体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即是研究粤西地区节庆表演对传统体育的影响,介绍了当前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传播情况,说明了节庆表演的具体内容,最终阐述了节庆表演对传统体育的影响,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粤西地区 节庆表演 民族传统体育传播 影响
相比于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对于民俗习惯的传承情况更好,其中以武术为主的各类传统体育项目在广州地区得到了大范围的继承。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此类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越来越趋于边缘化的发展,其中节庆表演中传统体育项目展示较多,对传统体育的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各地区均拥有自己的民族体育项目,例如东北地区朝鲜族秋千、内蒙古地区的那达慕大会等,粤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以武术、舞狮、舞龙等为主,其是以武馆、武术表演、节庆表演、学校课程等多种方式体现。根据2010——2015年的调查情况显示,粤西地区人们了解传统体育项目的途径中节庆表演占比例最大,约为95%左右,其次是舞台节目表演的方式。占比约70%,其后分别是武馆授徒仪式、各级武术比赛、学校体育课程等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人们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主要途径是节庆表演[1]。其中节庆表演分为年节表演和其他节日表演两大类,其中年节表演在粤西地区的保留程度更大,其次便是端午节、中秋节表演,其中元宵节的表演包含在了年节表演当中,也被统称为“年例”。
2.1 传播者
在民族体育当中传播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是作为传播的媒介,可以分为个人和组织两大类。其中个人传播者当中大多为直接传播者,也是传播的重要工具,就是在每年粤西地区节庆表演当中负责演出的各团队人员,他们通过身体姿态、手势等进行传播,使传统体育的抽象概念通过具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组织传播者则包括了武馆、民间民俗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等多种形式,其通过组织形式对传统体育进行间接的传播,将其转变为一种表演形式,再将表演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节目,从而使其更加具体和形象,另外各类记载了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书籍、视频等也可作为组织传播者的一部分,起到间接传播的作用。
2.2 传播内容
在粤西地区的节庆表演当中主要包含了5大类表演,首当其冲的为传统武术套路表演,其次分别是舞狮、舞龙、麒麟舞以及其他表演形式。而在20世纪末香港功夫片发展最高峰时曾经拍摄了多个反应清末民初广州武术界的电影,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类传统武术和舞狮表演,尤以黄飞鸿系列电影为主。因此在我国大多数人认为粤西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就是武术和舞狮。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其他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节庆表演中所占比例不均等,其中麒麟舞表演只在少数县级地区才有,舞龙表演的分布情况也不均匀。因此粤西地区节庆表演中传统体育项目根据地方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变化,但总体上内容仍离不开5大类。
2.3 受众群体
受众一词的字面意思为接受某一特定信息的大众群体,同时其也是该特定信息的使用者,具体来说就是观众、听众或者读者等,其与信息传播者直接的区别在于受众只被动接收特定信息,当其因某种原因开始借鉴传播这一信息后其身份也发生了转变。根据受众对特定信息关注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两种,其中一般受众大体指绝大多数的群众,其在节庆表演当中处于观众的位置,通过多数人聚集的方式欣赏传统体育表演,还有少部分是通过现场视频来进行观看,其年龄结构复杂且多变,受众文化程度也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这种受众群体的流动性较大、随意性明显,其往往会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节庆表演中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评价[2]。
而专业受众群体则包括了体育新闻工作者、体育工作者、业余体育爱好者等,其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点与一般受众具有明显差异,其更加关注传统体育表演中的各种技术难度、文化内涵等,并会试图将其转变为自身的东西或主动进行传播,总体来说专业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节庆表演中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在含义和体育精神。
粤西地区作为我国民族民俗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其每年节庆表演中所包含的传统体育项目数量非常多,给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提供了较好的途径,并影响了现代广州人乃至全国人民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
3.1 促进传统体育的发展
每年中各类节日粤西地区均要开展盛大的庆祝表演,尤其是在春节时,从大年初二到二十八这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均要开展各式各样的节庆表演,这就为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和发展动力。其贯穿了粤西地区全年的文化活动,并且在当地乃至全国内的受众群体数量惊人[3]。将节日庆祝表演与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能够让人们在越快的氛围下欣赏传统体育表演,从而带动当地传统体育的发展,并将其符号化处理,更加符合现代文化传承工作的发展规律。
3.2 促进传播机制的成熟
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有赖于传播机制的不断革新和完善,根据调查现实粤西地区以往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传播机制中传播渠道较窄,传播涉及内容较少,使得人们无法全面了解粤西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就无法产生传播的动力。传统传播渠道主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等,其中电视对于传统体育项目传播的影响较大,而报纸和广播由于受众群体有限,所起到的传播效果较差,而电视节目由于受地方电台数量的限制,也无法很好地保证粤西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但随着现代人对传统体育项目重视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粤西地区的节庆表演视频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网络受众群体较多,且大多数为年轻人群,这也就促进了传统体育传播机制的完善,并且使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统体育的传播当中[4]。
3.3 促进政府参与度
地方政府在传统体育传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节庆表演的组织者虽然是民间团体,但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此,由政府部门委派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者参与到节庆表演当中,可增加其文化内涵,使受众群体了解更多传统体育内在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扩大政府的参与度,使节庆表演真正成为粤西地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提升受众的认可度[5]。
粤西地区的节庆表演内容丰富,其中主体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利用表演的形式可提升受众群体的认可度,而且弱化传统体育中的竞争精神,从而强化其他内涵的展现。同时利用节庆表演的方式,借助网络传播渠道,可有效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效率,使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项文化的传承,保证传承工作的活力。另外,其还可以提升地方政府的参与度,从而使其能够更加合法,更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
[1]樊花梅.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4):141-142.
[2]樊花梅.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4):90-91.
[3]白曼利,杨江林,刘红梅.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策略的研究[J].商,2015(34):285.
[4]陈嘉毅.广东省粤西地区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2012.
[5]苏雄.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35-41.
G812.47
:A
:2095-2813(2017)02(c)-02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222
茂名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粤西特色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016GJ04);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地方体育亚文化特征研究。
杨彩虹(1981,10—),女,汉,广西贺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人文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