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研究①

2017-11-27 14:44:48管继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文明

管继辉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研究①

管继辉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2)

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运用产业经济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社区体育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认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将极大推动我国城镇社区体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反之城镇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也会使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得到改善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嵌入”城镇体育发展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 城镇社区 体育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空气、水等污染与治理的轮番挣扎与斗争,生态一词被引入治理的范畴,甚至蔓延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生态文明”一词被社会各界大力倡导,它是指人们以科学发展为指导,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换言之,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1]。

1 “生态文明”理念下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

1.1 发挥中枢调控作用

按照区域空间分布来讲,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人口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这样就奠定了人群分布的大致集中趋势。按照这样的人口区域空间分布,体育也可以这样进行划分,即农村体育人口,城镇体育人口,城市体育人口。在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互通互动的关系存在。因为,它们在本质上就存在着这样的地缘关系,以及相互流动的人员条件,在流动的过程中城镇就发挥着中枢调控作用。换言之,城镇体育自然就调控着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人员之间的流动。城镇体育通过上层次的疏导与学习,把先进的体育运动手段与方法扩散到农村地区,将各种农村的本地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因地制宜,开采利用丰富地区生活方式。

1.2 具有城市聚集辐射作用

城市聚集功能表现在人口聚集、物资聚集、资金聚集、产业聚集等方面。城市辐射功能主要表现为向毗邻周边地区扩散的作用。就城镇社区的建设发展来看,它既保留着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资源和风俗习惯,又体现着现代大都市的鲜活色彩。现代与传统的交织和融合在这里得到呈现,进一步,从聚集角度来讲,城镇体育承载着西方的现代体育,又支撑着农村现代体育化的发展之重任,既吸收借鉴城市体育健身方式,又传承着村落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城镇社区体育作为城乡体育的结合体或者连着者,在不断接受城市体育的辐射与传播,俗话说“地域相连则文化相近”,所以,它又深深地烙着传统村落体育文化的烙印。

1.3 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快城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反观之,城镇体育的发展其最终落脚点也在于提高城镇居民素质,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已被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更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内在要求。“特别对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与转型期,由于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的提高和改变,随之广大人民的思想也相应的有所变化,对价值观也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于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其闲暇时间日渐增多,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体育恰好是民众较为乐意接受,并且参与度极高的群体性活动,通过体育集体活动的开展可以派遣其闲暇业余时间,减轻压力,极大地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从而促进其精神文明建设,维持社会安定和谐。

2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2.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模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这是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之一,也是形成我国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娱乐性、趣味性是开展群众体育的重要内容,即关系到全民健身工作的实施开展,又维护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建设推进,所以,实施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活动本身而言,它不仅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民众乐意参与其中感受欢快的氛围,这样就可以把人们紧凑的聚集在一起,并且通过活动的交流与相互接触可以建立起心理沟通的渠道,提高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2.2 家庭与家族体育模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推进,社会红利的释放,社区居民生活生活水平也逐渐改善。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和途径也更加多样化。其中,社会上更多的人会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开展体育锻炼,或许是熟知的家族朋友形式进行活动锻炼。这样的体育组织形式的变迁完全是基于整体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尤为明显的是城市居民为重要群体,这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其中,“大多数社区的体育建设还达不到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也很难满足人们强体健身、体闲娱乐的需求。由于缺乏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双向适应,社区中个人投资的营业性活动场所数量少、规模小,家庭、家族体育的兴起成为必然”[3]。这样以家庭成员为单位,根据共同喜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对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带动社区整体参与体育运动都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2.3 生态体育旅游模式

所谓“生态体育旅游就是体育与旅游与生态保护的结合,是体育性的生态保护事业”[4]。诸多研究者认为,大力发展生态体育,实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优势互补,这是实现体育产业5万亿的有力支撑,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形态。这种体育+旅游的新型生态体育发展模式即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又激活了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现在人们出去游玩,不再是单纯为了消遣,而主要是希望能在逃离城市之外获得一份安静与放松。如,现在的骑行,徒步等更多是城市居民先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呼吸大自然的芳香,这是社会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的实现回归自然的途径之一。生态体育旅游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的一种经济文化形态。

[1]李克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12-11-21.人民网,http://www.Gnw.cn.

[2]曲宗湖.21纪中国城镇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36-38.

[3]王明刚,韩录清.城镇社区体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N].河北文明,2011-05-18.

[4]李莺莉,王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6):29-34.

G812.4

:A

:2095-2813(2017)02(c)-019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196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TY008)。

管继辉(1989—),男,汉,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城镇文明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漫说文明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对不文明说“不”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职教论坛(2016年23期)2016-11-19 09:40:2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47:19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29:28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