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华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3)
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健身操编排中的作用研究
翟永华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3)
在健身操编排中,引入地域性民族元素,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方法,对于健身操特色体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该文从创新性和娱乐性两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健身操编排中的应用原则,并以广西仫佬族民族健身操的编排为例,从前期调查分析、中期动作编排和后期评价优化三个视角出发,探究了具体的编排应用策略,最后对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健身操编排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健身操编排的优化性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地域性 民族元素 健身操编排 作用
地域性民族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艺术审美元素,例如:语言、宗教、风俗、节日、哲学等,这些审美元素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现代健身操编排中,融入地域性民族元素,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将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到大众健身操的创编中,既是将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健身操的基本动作相互结合,在健身操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创编出一套全新的具有艺术特色的民族性健身操。然而,在具体的编排中,如何根据地域性民族元素的特征,创编出审美性、艺术性、健身性为一体的民族型健身操,也成为摆在健身操编排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着重对健身操与民族性元素融合编排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究,现将具体的内容分析如下。
1.1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健身操保持发展的生命力,现代健身操的类型已较为成熟,对于大众来说,所接触到的健身操形式也比较固化,形式的固化自然不利于健身操项目的长久发展,因此,探究健身操发展的创新方向显得至关重要。而将地域性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的编排,能够凸显出民族风俗在健身操中应用的价值,不失为一种健身操创新发展的途径。
1.2 娱乐性原则
在保持健身价值和创新价值的同时,凸显娱乐性原则,也是健身操编排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地域性民族元素中包含很多娱乐性的元素,例如:风俗娱乐性、观赏娱乐性、艺术娱乐性、健身娱乐性等,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性元素融入到健身操的编排中,对于健身操娱乐价值的延伸,也是一种新颖的尝试。
2.1 前期调查分析
仫佬族是广西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将该民族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健身操中,在编排前期需要对该民族一些特有的节日庆典、风俗、民风、民歌、民舞等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提取出一些精华作为编排的元素,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取证后,拟以仫佬族节日中的“皈依节”和“走坡节”两个节日的民俗氛围为背景,融入仫佬族女性采摘水果的生产活动动作,并将仫佬族青年男女互相示爱,互送“同年鞋”等趣味性活动为引子,穿插其中构建一套综合性的健身操动作。当然,在具体的编排中,还要以上述主题为元素,结合传统健身操的技术动作,进行有机地融合,提炼出具有仫佬族民族特色的操化动作。
2.2 中期动作编排
在确定了编排思路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进行具体的动作编排,根据地域性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编排的创新性、娱乐性原则,在编排中将按照仫佬族女性在“走坡节”活动中,采摘水果的活动为主题,将整个健身操编排为“采摘开始”、“采摘发展”和“采摘结束”三个阶段,再参照传统健身操的组合式、往复式编排思想,分3个组合进行动作创编,即:由上到下、由远及近、最后遍布整个身体。首先,第一组合为全身运动,上肢动作为:1拍右手胸前上屈,左右胸前下屈,2拍同一拍,只是交换手臂,3-4拍与1-2拍相同,下肢动作为:1-2拍左脚向前迈,3-4拍右脚向前迈,手型:“采摘水果的准备手势”。其次,第二组合为体转运动。上肢动作为:1拍双臂前伸,2拍左臂不动,右臂胸前屈于右肩上,2-3拍与1-2拍相同,5-6拍胸前H,7-8拍还原,下肢动作为:1-4拍屈膝半蹲,5-6拍右脚向左一步成左弓步,7-8拍还原。手型:采摘水果过程手势。最后,第三组合为跳跃运动。上肢动作为:1-4拍手臂平举胸前向前伸直,5-8拍胸前屈,左右依次上伸,下肢动作为:1-4拍左脚为重心点地跳同时左绕,5-8拍身体向后转动前踢腿跳。手型:采摘水果放入筐中手势。上述3个组合动作完成后,往复进行一遍结束整套动作。
2.3 后期评价优化
整套动作以仫佬族“走坡节”活动中,采摘水果的活动为主题,并结合传统健身操的组合循环编排原理,使整套动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风韵。在动作编排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评价优化,结合该健身操编排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优化中主要着手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音乐伴奏优化。由于该健身操的编排渗透了仫佬族的民族特色元素,因此在音乐伴奏的选择上,采用了仫佬族的民歌《唱罗城》,在具体应用中,通过音乐编辑软件,加快了《唱罗城》的节奏和旋律,使其能够与编排健身操的动感韵律相匹配。另一方面,对编排健身操的运动价值进行评价。通过将该健身操应用到实践中的测试发现,该健身操属于悠扬运动,练习完后能够使练习者心情愉悦,身心放松,达到了健身的效果,此外,对于观赏者而言,能够观看到充满仫佬族民俗元素的健身操,也是一种民族审美鉴赏的享受。
3.1 有利于健身操民俗审美价值的提升
健美操是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对它价值的评价可采用审美视角进行。如前文所示,地域性民族元素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民风民俗、节日庆典、民歌民舞,这些都是其中的精华,在健美操的编排中将上述元素融入其中,能够创设出一些综合性审美的运动形式,而这种运动形式的审美精华就在于“民俗审美性”。如该文中的案例,将仫佬族“走坡节”活动中,采摘水果的活动作为主题,编排的一种健美操形式,在传统健美操动作的基础上,引入了仫佬族的民风民俗,对于练习者来说,通过健美操的锻炼感受到了仫佬族民俗风情的魅力,而对于观赏者来说,则是另一种颇具民俗审美情趣的视觉盛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体现出了健美操审美价值的新内涵。
3.2 有利于健身操应用推广的民族化发展
体育健身操的发展方向在哪?一直是困惑健身操编排研究者的首要问题,在健身操形式、体系已经日渐成熟的今天,似乎难以找到一个准确而又新颖的体育健身操发展新途径,现有的很多针对健身操的发展和改革,大多基于传统健身操的基础,难有很大的建树。该文所探究的将地域性民族元素与健身操编排融合的思路和方法,则是一种有利于健身操应用推广的民族化发展方向,按照该理念编排出的健身操,不仅可以用于高校日常的健身操教学,亦可以推广至相应的民族中,成为该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日常健身项目,可谓益处多多。
地域性民族元素融入健身操的编排,有利于健身操项目的长远发展。在具体的推广中,各地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民族健身操编排项目的支持力度,重视民族健身操运动的推广,同时,学术界和体育界应该加强相关编排项目的支持,社会媒体和各级高校也应该加强宣传,让形式更为新颖的民族元素式健身操能够尽快走进学生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到健身操内涵的民族文化内涵。
[1]尹丽娜.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对我国全民健的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54-56.
[2]黄咏.民族健身操与健美操之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90-192.
[3]王秀荣.健身健美操比赛动作创编技巧探究[J].运动,2012(1):15,54.
[4]张瑞珠.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G831.3
A
2095-2813(2017)05(c)-019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