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贤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研究
林伟贤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其精髓得以一代一代的继承和保存,因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也得以传承下来。但是,随着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冲击,民族体育精神的传承出现了断裂的危机,如何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Abstrac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occupy an important plac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civilization inheritanc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inherited and preserv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refore, the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has been passed down. However, with the spread and popularization of western modern sports culture, the impact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national sports spirit of the rupture of the crisis, how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vision of our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pirit to be inherited and development, those are what we need to think about.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各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长期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它包含丰富的内容,如健身、竞技、养生等,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就蕴含在这种文化中,随着文化的传承而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西方的体育文化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形成主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和碰撞,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阻碍,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也渐渐不为人知。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探讨如何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得以留存。
1.1 创新传承模式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传承几千年,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几千年来的传承过程中大多是以家族或者民族的形式来进行,传承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闭塞性。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交流的加剧,这种传统的传承模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断裂的危机,尤其是现在提出了要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因此,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迫在眉睫。我们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承方式,而是要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凝聚和传承,打破原有的落后的传承方式,尝试使用现代化的科技和技术。例如,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类,通过影像、录音、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手段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保存;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对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对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改进创新,使其便于锻炼,适应广大普通群众对健身、养生等方面的需求等。通过这些方法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得以流传。
1.2 完善传承理论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间自发形成的,虽然形式及内容都丰富多样,但是缺乏文化理论的支撑,从这一点上来说,无法与竞技体育相比。理论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缺失影响着它的传承和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我们应该深层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精髓并进行整理完善,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与现代体育理论相结合,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差异,最终结合我国实际和生态文明理论使两者糅合形成一套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将会使它的传承更容易保持完整性并易于操作。
1.3 构建传承价值体系
西方体育文化的流入和传播,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西方体育文化的观点、理念逐渐被大量的民众接受和认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讲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这与生态文明理念中提倡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而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的是比赛、竞技、超越,两种文化理念截然不同。在两种文化并存的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要加强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沟通,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自身的个性,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的本质,使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人从中感受到轻松和快乐,这是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文化特征,也是其特殊的价值体现。
2.1 保持自身特色,融合现代文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对不同的文化及理念都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同时又影响着这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这种大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由传统变为现代,二是由民族走向世界,这两个趋势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不可逆的方向。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正视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应对,同时,要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朴素、真实的特有品质,坚持自身鲜明的特色。另一方面,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使全世界人民都能感受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具体来说,适当引进现代先进的体育理念,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竞赛、全民健身、旅游开发等项目,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2 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全民健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大大增强,带动了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在其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存在的,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现代的一些改造优化之后,可以为全民健身提供良好的资源。尤其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健身项目对场地和设施的要求不高,并且可以和当地的民俗节目等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促进全民健身的普及。在城市中,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建设健身场地,推广健身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全面健身活动的推广,可以很好的普及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3 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学校教育
我国的教育水平在近几十年里飞速发展,但是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却令人担忧,这一问题除了与当前的环境卫生有关之外,与现在学生体育锻炼严重不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开发能使学生得到有效锻炼的新的体育项目对于学校的体育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民族传统体育自古以来强调的就是健身、娱乐于一体,同时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有趣,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这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校的教育要求相符合,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理想选择。为此,我们应该针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需求,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使其适应学下体育教育的要求。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就有了新的途径,能通过学校教育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保持自身的个性,发展过程中做到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同时应该加强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沟通融合,以此来构建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并适应社会需求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影响到更多的人。
[1] 王燕妮,左勇,邬春蓉.体育特长群众发挥表率作用的方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4):18-20.
[2] 王永翔. 体育全球化发展中我国民族武术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6,(7):63-65.
[3] 沙滟,岳元德.全球化发展战略下我国体育发展思路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6) 118-119.
[4] 张小龙.太极拳与全民健身服务产业的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4):114-117.
Research on Chines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n Weixian
林伟贤(1972-),男,广东潮州人,讲师,研究方向 :体育教育学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Guangdong, China.
G812
A
1005-0256(2017)02-0090-2
10.3969/ j.issn.1005-0256.2017.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