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探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2017-11-27 22:30周新红黄满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

周新红,郑 健,黄满钊

( 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体育教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970;2.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高等中医药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探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周新红1,郑 健2,黄满钊2

( 1.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体育教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970;2.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如何有针对性地筛选适宜合理且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时下高校武术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焦点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学校实际的角度切入,分析探讨当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设置和选择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借以窥探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提出“文武交融、医武结合和打练并进”的特色武术教学内容,以期为高等中医院校武术教学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中医;武术;武术教学;教学内容;拳种

体育是一种舶来品,源自欧洲,自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以来,各种体育观念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土洋体育”之争,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激烈讨论与研究。所谓“土体育”是指以武术为主体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洋体育”是指田径、体操、球类等西方体育项目[1]。就当前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武术教学,也会遇到“土洋体育”之间是互补、互斥、对立还是共存融合的现实难题。在西方体育文化冲击下的武术教学是按照“体育运动项目”来展开,还是追求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武术? 鉴于此,我们一直思考在武术课上究竟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本文在对各类高等院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为例,以现实情况为依据,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需求选编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武术教学内容。

1 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活动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自古习武之人,多谙医术。近代及当代著名武术家兼为中医名医者大有人在。德高望重的武术宗师王子平先生身怀武、医双重绝技,在医术上,对骨伤正骨兼收并蓄,将擒拿手法和正骨手法熔为一体,形成北方武术伤科的一大流派——王氏流派。王老所创编的《祛病延年二十势》的医疗保健体操,经过数十万人的临床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创造了运动处方的先例,成为我国体育运动处方的创始人之一[2]。曾在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表演武术的郑怀贤教授,也是蜚声国内外的中医骨伤科名医,生前主持和编著出版了《正骨学》、《实用伤科方药与方剂》、《运动创伤学》等专著十余部,被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著有《武术汇宗》和《中国伤科》的万籁声、“长江大侠”吕紫剑、“关东大侠”杜心五、原四川省武术协会主席赵子虬,以及“济世为怀、设馆行医”的黄飞鸿、林荫棠等岭南武学宗师,均是既精通武术又擅长中医的名家[3]。显而易见,中医和武术之间是密切联系、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医武结合的传统。早在1959年,由时任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体育教研组主任李佩弦老师传授气功疗法,推广各门类的武术、气功等活动以助增气力,强筋骨,御疾病。相继编写《八式保健操》、《气功大成》、《易筋经》、《八段锦》等多部书籍,为宣传武术和中医做了极大贡献。1983年成立了广州中医学院武术协会,由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担任名誉会长,体育教研组主任关浩本为顾问,刘锦超老师担任教练,掀起了练武高潮[4],对中医学院开展武术活动作出了贡献,深得师生的支持与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协会一直秉承李佩弦老师“尚武健身、医武结合”的传承理念,以“杏林”与“武术”为特色,并暗含医武的结合,故又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协会称为“杏林武协”。由李佩弦老师传承下来的工力拳、罗汉拳、行拳十路、鹰爪拳等拳术,至今仍被沿用,其中工力拳被武协奉为“会拳”,成为协会所有会员必会的“看家本领”。而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更是运动养生的践行者,提倡“养生重于治病”,并强调发扬传统的食疗养生和体育运动等保健方法,用中医扶正固本、祛邪防病理论指导保健工作[5]。同时,邓老对传统八段锦动作进行改良,编创了一套简便易学的八段锦,并出版了专著和视频资料,被称为“邓老养生八段锦”或“邓老八段锦”,成为学校师生体育健身的热门运动项目。

时至今日,武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火爆的运动项目,一年一度的武术节已逐渐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动。校内武术文化氛围浓烈,各类武术活动百花齐放,特别是呈现在师生面前的千人八段锦、千人太极拳等大型武术表演活动令人赏心悦目,引起众多媒体和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正是由于武术活动的蓬勃发展,对我校武术选项课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2 武术选项课主要教学内容及其存在问题

对教学内容及其存在问题的探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基本上沿用上世纪50年代所创编的初级类、简化类拳械套路,主要以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一路或第三路)、初级剑、初级棍等内容进行教学。少数班级还开设了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健身功法,而对抗性的搏斗运动项目尚未有班级开设,仅有个别班级进行了武术套路教学的拆招、接招或简单动作组合的对练学习。总体来说,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以初级类、简化类的拳械套路教学为主,仅仅是作为一个运动项目进行的简单教学。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动作技术、技能的传授和掌握,缺乏对动作实战应用的学习,其文化传承功能也大大的削弱,这也是当下高校武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所喜欢的教学内容,从而把握今后武术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笔者于2015年12月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160名(有效问卷15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所调查人数91.45%的学生希望学习咏春拳等南派武术课程,希望开设八段锦、太极拳等健身养生功法的占所调查人数的88.82%,而希望在教学内容中增设散打、推手、擒拿格斗等对抗性项目的占被调查学生的76.97%。这足以说明武术教学内容应朝着健身性、地域文化性和实用性发展,这是当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

3 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取向选择

3.1 文武交融——在岭南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武术教学内容

《史记·孔子世家》中讲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超越了纯粹“技术习练”的范畴,在其发展变迁中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和民族价值观念。武术教育是一项以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当前高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应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来进行教学。诚如李龙教授所言:学校武术教育要避免走武术教育平面化道路(单单进行武术技术教学),应迈向武术文化教育立体化大道,既要注重武术文化“人化”部分教学,又要关注武术文化“化人”部分教育[6]。

结合学生兴趣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生源以广东省学生为主,深受岭南这一区域的武术拳种浸染。比如:称之为广东五大名拳的洪、刘、蔡、李、莫,在世界各地以及影视作品中广为流传的咏春拳,等等,备受人们的青睐,也是广东籍学生所津津乐道的武术拳种。自古以来武术就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南方的学生对南拳的认知度肯定比北方拳种高。因此,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增设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岭南武术拳种。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武术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3.2 医武结合——根据学校实际及办学特色编制校本武术教学内容

3.2.1 自然环境熏陶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尚武精神的传承

校园文化及其周边人文环境能给学生一种文化享受,起着熏陶、影响、暗示的教育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彰显中医药文化气息以外,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还体现了一种尚武精神的传承。广州中医药大学拥有三元里、大学城两个校区,三元里校区就是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争”的所在地,英勇的三元里人民吹响了近代反帝反封建的第一声嘹亮号角。在这次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三元里人民以平时习武用的一双铁拳及刀、枪、剑、钯等器械捍卫国家的每一寸领土,表现出广东武术人士从习武的卫家护族的狭隘思想升华到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7]。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地处小谷围岛,与黄埔长洲岛仅一桥之隔。孙中山先生所创办的黄埔军校旧址就坐落在美丽的长洲岛,孙中山先生一直是武术爱好者和提倡者,多次提出“强国强种”的口号,疾呼“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崇“尚武精神”[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武术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武术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尚武精神无形的融入到武术教学之中。

3.2.2 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高度契合下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体育是学校教育最富有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载体,国内外一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能够显示出较大的生机与活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理念已深入大学人之心。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体育文化的开展中把培养“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作为重要的理念加以贯彻,把一项赛艇办成跨三个世纪的赛事而依然兴趣盎然;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培养社会领袖和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把橄榄球作为最重要的体育项目在校园中开展;清华大学历来重视体育对大学人道德的培养,极力倡导“奋斗到底,决不放弃”,这与马约翰教授强调的“干!干!干!”的精神相吻合,也正是清华人在体育上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最好诠释;北京大学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一直秉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进而又于2006年开创性地提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的教育理念[9]。等等,可以看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选择也应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的契合。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精神表述为:“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其中“汲古求新”精神充分诠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对继承和创新精神的恪守之道。一所学校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其发展的独特资源[10],学校的发展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特别是当前公共体育课中,只有武术与保健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保健等传统体育养生既有医学含义也有体育属性,在《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著名医书中就有专章系统的阐述运用传统体育养生治病的病例[11]。可见,学生不仅学会治病救人的技能,还要学会一些武术、保健等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形成一种综合预防和治疗的手段,包括对病前状态的干预和对疾病的有效防范。特别是在现代非药物治疗的热潮下,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的武术将传统的中医养生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运动保健理念与手段相结合,对促进和规范人们健康的养生保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术与中医都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被称为“国术”和“国医”,二者互相影响与融合。因此,广州中医药大学应当考虑并高度重视将武术、保健纳入到在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在学校备受欢迎且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与传承,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色和亮点进行广泛传播与发展。比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改良创编的“邓老养生八段锦”、李佩弦老师传承下来的精武会套路内容,其中功力拳、十二路谭腿、崩步螳螂拳等适于初学者习练的精武入门套路至今仍在校武术协会中传承。

3.2.3 打练并进——依据武术运动的“技击性”的特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杨建营教授通过在浙江工业大学十余年武术选项课课程改革的探索,发现武术套路不宜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原因在于动作复杂,实用性不强,难学难练又难记。建议教学内容选取简单直接、便于应用的技术,并将开放型的两两对抗作为主要教学环节[12]。

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也应突出攻防、强调实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改革。首先,基本技法与基础动作教学(体现武术拳种的特点,以单势或组合动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其次,二人拆招对接教学(此环节是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动作的常规攻防练习,以明招配合练习为主,不提倡暗招、变化招法的使用);再次,条件限制下进行实战练习(在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进行,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限制,比如:反关节、要害部位);最后,将单势或组合动作串接成套路,增强组合动作或整套动作的完整演练(将所学动作按照拳种的风格特点创编成一个完整的演练内容,也可鼓励学生自己创编)。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但突出了武术的攻防技击特点,还体现由简到繁、由单势到组合、由组合到套路的分层递进过程。同时练习形式多样化,可单势练习、可组合练习、也可完整演练,既能单练,也能配合对练,还能喂招攻防练习、条件限制练习,直至两两对抗实战。其中要注意基本技法动作的选用要突出拳种特点、精简实用。最后所形成的套路或组合才短小精悍,易于开展。这种“打练并进”的课程结构,既保留了武术套路的演练模式,又重现了武术的两两对抗特征。比如:形意拳中的安身炮、咏春拳中的黐手等拳种的对拆招小套路,可以成为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创编的借鉴素材。

4 结语

武术和中医都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二者在骨伤科、针灸、经络、穴位、擒拿、导引、养生等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医院校进行武术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文化为主线、以健康为核心、以武技为载体展开教学,将文的元素、医的疗效和武的本质相结合,即突出“文武交融”、“医武结合”和“打练并进”。

“拳虽小技道莫大焉”,一招一式所蕴含的文化要义和所承载的价值诉求,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首要考虑的。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岭南文化与中医文化有机地融合在武术教学之中。这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彰显中医药文化气息。同时,还要着重强调武术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尚武精神,以及其养生健身的社会功用,以此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而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一拳一脚、一招一式的攻防实用性,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对抗性练习。“光练不打”或“光打不练”,都会使武术文化“失色”,只有“打练并进”才符合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

[1] 金光辉.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1-12

[2] 王菊蓉,吴诚德,吴小蓉.王子平与武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74-81

[3] 张耀红,侯乐荣.郑怀贤“武医结合”伤科学术思想的整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98-102

[4] 曾昭,黄鉴衡,董德强.广东武术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199-286

[5] 陈瑞芳,邓铁涛.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理念析要[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6):999-1001

[6] 李龙.深层断裂与视域融合:中国传统武术进入现代视域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70

[7][8]郭裔.晚清民国时期的广东武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57-262

[9] 于可红,张俏.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80-179

[10]黄斌.浅论大学精神在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精神大讨论为例[J].高教探索,2011(5):26-29

[11]郑健.论高等中医院校开设特殊体育专业(康复方向)的优势[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4):105-106

[12]杨建营,邱丕相.浙江工业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反思[J].体育学刊,2015,22(5):92-97

Research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Martial Arts as An Optional Course In TCM Colleges——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Example

ZHOU Xin-hong1,ZHENG Jian2,HUANG Man-zhao2

(1. The P.E Center of 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970,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 China)

How to select suitable and valuable teaching content pertinently, is the focus issu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n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colleges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combined teaching practice and used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s、expert interview、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 in the setting and select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content from a practical angle. In order to dig out the trend of the select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content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a characteristic martial arts teaching content:coalescing polite letters with martial arts、combining medicine with martial arts and making mutual improvement both in actual combat and performance. Hoping to provide theory and practic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activities.

Chinese medicine, martial arts, teaching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content, types of boxing

2017-01-27

周新红(1983-),女,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 通讯作者:郑健(1980-),男,山东泗水人,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16年度课题(WSH2016D014)阶段性成果;广州中医药大学“青年英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QNYC20140205)的阶段性成果。

G807.4

A

1007-323X(2017)03-0117-04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武术选项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