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喻云 陈东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南宁 530007)
论篮球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①
梁喻云 陈东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南宁 530007)
篮球运动在高校广泛开展,是高校选项课教学的内容之一,深受大学生们的喜欢。女大学生们由于受其身心特点的影响,在体育学习上的热情与兴趣有较大的差别,在篮球教学中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与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激发女大学生的锻炼热情,从而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篮球教学 女大学生 体育学习 兴趣 培养
体育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必修课程,篮球作为在我国开展范围最广的运动之一,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欢,也是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作为标准,结合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助于女大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指的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是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在体育学习中,兴趣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而篮球作为我国大学校园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对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篮球发源于美国,由奈史密斯博士所创,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知识性与群众性的运动,在我国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篮球运动可以发展跑、跳、投与身体对抗等身体素质,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大学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项目的学习掌握与理解该项目的知识与技术,培养从事该项运动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由此可见,篮球运动的特点与大学体育课的根部任务有很多相同之处,为通过篮球教学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根据近几年的学生体质测试的情况得知,目前女大学生的运动水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女大学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有关,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以“95后”为主,在中学阶段以学习为重且普遍缺乏锻炼,而在进入大学后面对主要是以选项课教学为主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显得不够适应。相比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体育技能、运动能力、力量与耐力上有明显的差距,再加上女大学生爱美的天性,怕晒、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学习的兴趣,造成体育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女大学生们未能在体育课上得到充足的锻炼,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女大学生对于篮球学习兴趣主要受怕受伤、教学内容单调呆板、室内体育馆缺乏、考核评价方法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篮球运动可以发展跑、跳、投等身体素质,女大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篮球运动锻炼,能有效控制体内脂肪含量,提升外表,促进身体健康,所以适合在女大学生中开展教学。通过篮球教学,制定适合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目标,激发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增强女大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信心,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1 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授课计划
篮球项目对于大多数女大学生是陌生的,在篮球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尝试在课时中增加一定数量的篮球理论课,使女大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与文化。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目标与授课计划。在上课过程中,应掌握好运动负荷与技术难度,将篮球技能传授的同时也要考虑女大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在篮球教学中主要以运球、传球、投篮等基础技术作为教学内容。
在授课计划中突出运动的愉悦,淡化技能动作的掌握与考试,注重课堂表现,不仅仅注重女大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女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使女大学生们从内心中接受,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为篮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2 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教学方法
根据篮球教学的授课计划与教学内容,在合理的教学安排基础上,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教学方法,篮球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如,在这些主要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游戏、比赛等方法,配合篮球教学的技术内容,通过游戏帮助女大学生们巩固所学技术动作,提升篮球教学的质量。在学习篮球运动的技术后,结合篮球运动竞技性与对抗性的特点,将女大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可以培养她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可以通过比赛在对抗中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分组教学、任务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手段,将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趣味篮球、花式篮球引入课堂,不仅活跃课堂的氛围,更达到提高女大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的目的。
女大学生对于篮球大多数有恐惧心理,女大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形态等方面比较注重,而在教学中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鼓励上进、循序渐进等方式,对于女大学生们的学习会更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她们体育学习的兴趣。
3.3 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是影响女大学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因素之一,在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授课计划,更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必要对考核评价方式做出改变。传统的篮球教学考核主要是以技能考核为主,如,投篮投中的次数或是运球上篮的时间作为评分的依据,女大学生由于自身力量、身高等限制,相对于男大学生处于劣势,久而久之对于这种陈旧的考核方式产生畏惧。考核评价方式,应该涵盖女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了解、课堂的表现、学习的投入程度等,制定完善的篮球教学考核评价标准,使篮球项目考试评价更加科学与合理,真实反映出女大学生的篮球技术与知识,消除女大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女大学生的篮球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很关键。作为篮球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要加强教学对女大学生篮球教学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女大学生通过篮球的教学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篮球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技能,结合运动生理学的知识,根据女大学生的身体与生理特点开展教学,使女大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与拥有健康的身体,激发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篮球教学中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适合女大学生的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与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篮球教学中注重激发女大学生的锻炼热情,从而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杨兆淇.篮球教学中对女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176-177.
[3]王冬立.女大学生篮球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11):92-94.
[4]曹阳.大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认知与其体育行为的相关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83-85.
G8
:A
:2095-2813(2017)02(c)-01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112
梁喻云(1983—),女,汉,广西岑溪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
陈东(1983—),男,汉,广西博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