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国
(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工作与保卫科 广东佛山 528225)
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①
苏康国
(广东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工作与保卫科 广东佛山 528225)
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不但是拓展训练自身的社会功能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在追求现代健康观层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该文就针对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从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3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注意内容组织与设置的针对性、注意与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重视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3点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引入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体育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应用价值 应用策略
体育拓展训练,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以自然条件、周围环境以及专门设计的各种场地设施为基础条件,以各种带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为活动内容,以提高参与者的遇险生存技能、心智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但是拓展训练自身的社会功能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在追求现代健康观层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该文就针对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借此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引入和有效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首先,有助于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体育拓展训练中融合了大量的户外运动元素,具有趣味性、实效性、体验性等突出特点,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而言更符合高校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相应的也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从而让高校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例如:自行车运动、定向越野等体育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改善高校学生的身体形态,使得身体更为协调和匀称,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耐力素质的发展。
其次,有助于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现代健康观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4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社会适应能力作为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现代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由于体育拓展训练中的各种活动通常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组织开展的,这些特定的情境往往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缩影和简化。在组织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要在设定的情境中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必须要遵守特定环境下的游戏规则与活动约束。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体育拓展训练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将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之后,学生不但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体会成功与挫折、竞争与协同,而且沟通交流、合作互助的过程也往往会随着项目和环境的变化,而以上几点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无疑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最后,有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与社会适应能力一样,心理健康同样也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高校学生而言,由于高校学生不但需要面对紧张的学习,同时还需要面对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在这样相对“高压”的状态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就成为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体育拓展训练作为一种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体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方式,其中有很多活动项目的设计就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以提高参与者的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例如:体育拓展训练中的经典项目信任背摔、走天梯等均是对参与者体能、智能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量,参与者在完成以上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但会激发自身体能与智能的潜力,同时还有助于释放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所以,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可知,体育拓展训练新颖科学的组织理念、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以及体验性的训练过程,使得其在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心理素质水平提升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不但符合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首先,注意内容组织与设置的针对性。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时,内容组织与设置的针对性主要涉及2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与已经在社会上工作了多年的人在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很多高校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应常规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对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其身心发展实际和需求的训练内容,或者是根据高校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能力以及现有的社会活动经验等来创编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二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学科和专业性质的不同,在素质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说体育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对于各个专业和学科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适用性,但是,不同的活动内容也往往会有其特殊的侧重点,有的侧重于组织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于领导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于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等。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在针对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活动时,任课教师就要注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并据此进行活动内容的合理选择。
其次,注意与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高校体育教学并不完全是体育拓展训练课,高校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之间的简单叠加组合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体育拓展训练合理地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之中,不但要在体育拓展训练中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同时也要注意体育拓展训练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在高校现有体育教学课时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之中的合理分散,只有如此实现体育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之间有机结合,才能够确保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最后,重视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由于体育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融合了户外运动的元素,且追求“挑战自我”的理念,因此,常常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一点在高空项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将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拓展训练活动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重视安全教育,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体育拓展训练活动时,不但要提前对器材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注意讲解和强调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学生的器材使用过程进行监督。
[1]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敏.山西省普通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G807
:A
:2095-2813(2017)02(c)-009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093
苏康国(1983,8—),男,汉,广东湛江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