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艳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营口 115000)
论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韩春艳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营口 115000)
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介绍了什么是赏识教育,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状况,阐述了赏识教育的运用原则,深入分析了赏识教育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广大高职体育教育工作研究者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赏识教育 高职 体育教学
赏识教育是当下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理念,旨在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进行鼓励。教师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进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
1.1 赏识教育的含义
赏识教育是指将尊重受教者作为硬性要求,促使教育能够主动承认并接受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发掘不同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肯定和科学引导,进而增进学生的信心,培养他们对学科的热爱之情。
1.2 赏识教育的积极意义
赏识教育能够有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不仅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肯定,也是学生对环境和自身心理的一种认知。在学校,学生的自信心往往来源于教师的肯定和信任,一般来说,学生在得到教师肯定的眼神或是言语表达后,对待之后的学习会更加有信心。
赏识教育能推动学生理解学习目的。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还能启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有效开发学生潜力。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比较喜欢上体育课,对待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的体育教师通常会组织一些比赛,并倡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就会论输赢,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比赛输掉后积极性也会有所降低,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赏识教育要求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的不同而设置不同层次的运动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推动学生明确合理的学习目的,加强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信心。
2.1 学校和学生自身对体育学科都不够重视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有这种办学理念,于学校而言,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面对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较之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所以,为了增强自己的就业优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平时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对体育学科却缺乏重视。
2.2 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知不够,学习意念浅薄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误解了体育学科存在的意义,往往认为体育课纯粹就是用来玩耍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知识时,也没有全心全意地听,练习时也常常只是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中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明确体育学科学习的目的,只是在学校课程安排的推动下去学习体育,对体育价值也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体育的意念非常浅薄,在日常学习中,稍微碰到些许困难,就极容易放弃,这不仅无法让学生保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无法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3 课堂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从另一角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师生平等的环境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反馈给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必定是最真实可信的。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会更高,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大多还是将教师作为单一的教学主体,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完成的,这一方面方便教师管理,可另一方面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大的进步,也无法提升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展开。
3.1 师生之间真诚接纳的原则
不管是什么学科的学习,师生之间真诚接纳对方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如果学生内心不认可和不喜欢这个任课老师,学生很难认真听从教师的安排,也很难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如果教师内心不喜欢某个学生,在教学时很容易产生消极怠慢的情绪,更不会倾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学生心理,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如此可知,师生之间良好的相处氛围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愉快地接受知识的洗礼,积极参与运动,以一种轻松的状态学习体育技能,进而强化自身身体素质,推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进行。
3.2 教师及时扭转错误思想的原则
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对体育学科存在偏见和误解,都不太注重体育课堂的价值。鉴于此,教师要及时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能增强身体素质,愉悦身心,减轻压力,进而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内心认可体育课程的价值,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项运动训练。
3.3 积极发现学生优点的原则
赏识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发现了学生身上值得赏识的地方,赏识教育才能顺利进行。课堂上每个学生情况各异,对于体育综合素养稍弱的学生,原本其内心可能就自卑,教师在此时就更加要予以言语或是眼神上的鼓励,不能存在偏见。不管是体育综合素养好还是坏,教师只要用心找寻,一定能发现每个学生身上不一样的闪光点。一旦找到闪光点,赏识教育便能正常进行了。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发现学生优点,给予学生突破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目的更好地实现。
3.4 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学中发现,每个同学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都不一样,但这些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认真分析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后,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同学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发掘学生的优点和内在潜能。尤其是对于那些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更应该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然后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促使他们对体育课程感兴趣,并积极参加,他们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小进步,教师都要予以相应的鼓励,推动他们继续提升技能和水平。
4.1 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首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是赏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生在体育课堂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面对新的运动项目和体育课程时,将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愿意主动探索,这对于高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是很有好处的。首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力,约束力和自制力也能大大提升;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特别是在考试和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运动小赛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调整赛事规则。例如,足球踢远竞赛时,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技能程度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比赛规则,对于技能掌握较好的同学,将起点设置为开始的位置;对于技能掌握一般的同学,则在起点前约1 m处划上标记,将其定位开始的位置;对于技能掌握较差的同学,则在起点前约2 m处划上标记,将其定位开始的位置。如此下来,比赛结果就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想着下次从更好的起点位置开始,努力超越。
4.2 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运动竞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不仅能训练学生良性竞争意识,还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提升和发展。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在不同的竞赛中会给其他同学贴上各种不一样的标签,例如对手、队友等,当学生进行体育团体赛时,会逐渐意识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及其重要性,在其他队友的帮助和影响下,学生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进而取得更显著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比赛就会有输赢,比赛胜出的同学往往会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后会信心大增,更加热爱体育运动,而失败的一方则会比较沮丧。高职教师在此时要对失败的一方予以相应鼓励,分析他们的失利的过程,对表现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并引导他们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加重视团队合作的力量。
4.3 培养并强化学生的信心
赏识教育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主要特征,通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多元潜能,进而在课堂上进行鼓励和表扬,此方式能激发学生不断向上的动力,培养并增进学生信心。例如,在进行篮球技能教学时,当理论运用于实践初期,很多动作技巧学生都难以掌握,在教师悉心讲解之后,一部分学生便能较好地运用肢体力量,掌握技能技巧。此时,教师需对已经掌握好所学知识的学生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于那些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要予以鼓励,并呼吁那些表现好的同学多帮助他们,促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从而强化学生的信心,进而提升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师的赏识教育下,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课堂上也更加愿意好好表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在师生营造出的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也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取得进步,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也会更加有信心。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及时发现学生优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和肯定,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体能。除此之外,还能促使高职院校顺利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良性发展。
[1]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3(3):102-105.
[2]郭科民,韩文.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0(8):161.
G807
A
2095-2813(2017)06(a)-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