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众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学会,266023)
素质教育改革以来,中小学所有的学科教学都在研究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传统的只关注“教师如何教”向关注“学生如何学”前进了一大步,正体现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根本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否得以实施,已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否真正落地的标志。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这条路走的并不顺畅。一方面,常态教学中,以枯燥的技术学练为主的传统的训练型体育课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打着“改革创新”的旗号,“华而不实”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表演课”充斥着各种评选与展示活动中。
究其原因,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辅相成却又相互制约。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课堂教学要由教师为课堂的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满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需求的新型的课堂学习关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固守的传统习惯,学会“放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受传统教学思维及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现实情况是:
多年来养成的传统教学习惯根深蒂固,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难以改变,习惯于始终支配课堂。具体表现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依旧固守传统的全班学生“一鞭赶”,无法实施面向全体的分层次教学,更有甚者,一节45分钟的课,全班集合整队听教师讲解达8次之多,占用了大量的学生学习的时间,每个学生仅有3次练习机会,所学技术根本掌握不了,运动强度和密度就更无从谈起。
前些年,课堂教学“安全”问题悬在一线教师头上的一把剑,甚至有的领导明确对教师讲:体育课上的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出安全事故。因此,很多教师由于害怕出事而“不敢放”。
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时代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很多教师自身是不具备自我更新能力的,没有掌握简单实用的教学组织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为例:许多教师没有把握住这种模式的三个关键点:1.每一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不超过6个人为宜;2.给学生明确的,可操作、可评价的任务目标;3.要有展示和评价环节。这三点有一点落实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的学习效果,这是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的。如何改变现状,帮助学生选择和掌握合适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课改十几年来,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理念之所以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在于一线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口头上说发挥体育课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但一做起来就又回到了只关注运动技术上。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落脚点都是模糊的,更谈不上如何落实。此外,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一直是在着眼于一堂课和一个具体的项目内容研究如何去教学,并没有站在课程的高度去规划课程实施,使教师一直停留在“教教材”层面上,而没有达到“用教材去教”。这也是当前制约课程改革最大的障碍。
通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当前最适合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通过分小组,解决了我国班级人数多,无法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的问题,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解决了大组统一练习时运动强度和密度不足的问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度,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简单而实用地落实了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
学习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多年来,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很大原因在于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各层次的目标均过于笼统、不可操作、无法评价。比如在写技术目标时,多采用“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熟练掌握”等文字,描述上看似很有条理,但是无法操作和评价。
为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写教学目标时应落实:1.德育目标要显性化。比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技能学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沟通、交流的社会合作能力;2.对于体能目标要有一个总量的控制,比如耐久跑课,一节课要求男生跑的总距离不低于4000m,女生不低于3000m。这样一方面可以很清楚的落实课运动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评价,学生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能力水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3.在表述运动技能目标时,应根据运动技术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表述阶梯性的分层次目标,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达成高一层次的技能目标,像上台阶一样,在不断体验成功,提高运动兴趣的同时,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在努力的过程中,体验不断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合作与交流中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轻负、高效,因此,学习方式的选择更应本着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是非常适合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首先,它解决了中国大班额条件下如何落实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实施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来实现互帮互助或共同提高。其次,分小组后循环练习,成倍的增加了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三,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租与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教学目标。第四,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展示与评价,落实了多维评价的目标,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统治也深刻体会到运动带个他的乐趣。因此说,这是一种普适性的课堂学习方式。
最后,向大家推荐体育与健康学科所特有的“体验式”学习。因为只有体育课堂所学的内容要求所有学生百分百的参与体验。比如:耐久跑技术中的“极点”问题,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只凭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习惯于引导学生通过正向的体验去学习,达道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时,教师一般是告诉学生一定要遵守规则,但这样做,远远没有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或比赛中体验“犯规就要受到处罚,就要付出代价”达到的教学效果深刻、有效。同样,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节奏感时,我们不能只是一个节奏的让学生重复练习,而是同一个动作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做适合自己的节奏,取得最好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运动节奏感。
综上所述,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