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育人理念下的潞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017-11-27 07:54宗宝俊姚洪涛王腾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特长生田径选材

宗宝俊 姚洪涛 王腾

(1.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101100;2.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小学,101100)

一、“教体结合”理念的校本解读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经说过“失去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失去教育的体育必将是走向歧途的体育”。体育回归教育是这句话的应有之意,这也告诉我们培养的体育后备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只会比赛的人。

学校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文化与体育并重,实行“素质教育”,注重小-初-高系统化的梯队培养,科学合理地规划并组织运动训练,多渠道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二、“教体结合”的实施模式

学校不断创新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选材、训练、输送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学校实际的“教体结合”模式。

1.科学选材,严格录取条件保证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数量与质量。体育特长生选材是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始,是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在选材时学校不但注重科学测试和预测方法的使用,同时结合教练员的实际经验,不断提高选材的成功率。学校体育教师同所处区域的小学和初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各校组织的运动会及区运会时教练员现场选材,对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重点关注,争取学生、家长、学校意见,将其纳入笔者学校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梯队中。由于每名学生的发育规律不同,学校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现运动能力突出的学生,并吸纳到梯队中,这样就全方位地保障了优质人才资源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需要经过学校专业的测试和区级专业统测,同时也结合学生在毕业学校的整体表现,并非只看运动成绩,而是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2.学训统筹、科学规划不断提高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实效性。学校注重体育特长生的运动训练,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并积极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沟通,保障学生的训练成绩和文化成绩的双丰收,学生业余训练时间集中于下午、周六日、寒暑假,绝不占用学生的文化课,即使是在比赛期,也仅仅增加晨训,这样业余训练就与学校的学习和假日安排协调起来。田径中的跑、跳、投的各个项目由不同教师负责,在训练过程中针对自己所带项目积极开动脑筋,自制体育器材,创新练习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效性。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全年训练计划时,一般以双周期作为年度安排模式,且以春夏学期为主,学生负荷量的高峰安排在寒假,全年期中和期末考试时安排过渡和调整阶段的训练,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维持较好的体能水平,又保证了学生文化课的考试。为了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高中田径教师和小学、初中的体育教师经常一起沟通交流学习,整个梯队的培养理念一致,对于升入高中后的训练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注重体育特长生的个体差异、挖掘田径各个项目专项特征、控制训练的负荷强度、突出克服自身负荷训练方法应用、注重学生的营养和恢复是学校教练员总结的训练思路。

学校在训练过程中狠抓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工作,注重运动队的文化建设,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将德育渗透到运动训练中。弘扬并宣传学校的体育文化,邀请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体育人才回校讲座,不断激发在校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拼搏意志,使在校生不断超越自我,发扬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3.分类培养、多渠道并开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成材率。为了使学校的体育特长生能够圆满完成人才的输送,学校体育教师根据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将其分为高水平和一般水平2个等级,高水平的体育特长生侧重于高校的单招和省市运动队的选拔,一般水平的体育特长生通过正规高考进入大学深造,其中就目前情况而言第2种途径输送的人才最多,家长的支持力度较大,其输送学校集中于北京体育大学、首体体育学院等专业的体育院校以及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为了获得各个大学招生的最新信息,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了解其招生政策,确保学校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

三、“教体结合”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困境及突围

学训矛盾是“教体结合”模式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升学重担的同时,也需参加比赛和体育考试,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增大,往往会顾此失彼,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学校从2014年起开始在高中部实行7选8的选项课教学模式,田径作为独立的课程供全校学生选择,田径特长生具有优先选课权,不同专项特长的教师分别授课,这样体育特长生就有了更多的训练时间。

运动队的训练器材添置、参赛费用、教师补助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经费的支持,然而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困扰运动队发展的难题。体育教师尤其是年长体育教师的知识观念落后,缺少再学习深造的途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邀请知名专家、教练员到学校交流授课,吸取先进的训练理念,如,“核心力量”“身体功能训练”理念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分批参加国家或者各个体育机构举办的培训活动,并与合作伙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促进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四、“教体结合”模式的未来规划

学校最年轻的田径教师已有40多岁,由于田径训练工作的复杂性和枯燥性,许多年轻的体育教师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这就造成了未来学校田径教师培养的断层。同时现阶段现有的田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训练方法手段,但是其写作和科研能力较差,很少有教师有意识地将自身的训练经验和实践上升为理论层面更好地指导实践,也没有教师将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去研究,这对今后经验的推广和问题的解决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同时对于体育特长生大运动量训练后恢复手段和营养的搭配学校也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仅仅只是凭借经验和感觉尝试。

针对以上问题体育组将同学校积极争取田径体育教师的名额,以此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地同本区学校体育教师沟通交流,发现优秀人才认真培养并引进;同时引进退役优秀田径体育教师,协助指导年轻体育教师的训练。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尤其是专业体育院校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定期进行科研和课题的交流,在高校的引领下不断提升学校田径体育教师自身的写作和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与学校协商设立康复、体能等实习岗位,给予相应的食宿安排和补助,以此引进专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到校实习,这样不仅增加了高校学生的实习机会,增加其工作经验,也有效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特长生田径选材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计数:田径小能手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