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训练的创新性方法浅论①

2017-11-27 06:22崔世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5期
关键词:手段分层体育课

崔世界

(安徽省芜湖县保沙学校 安徽芜湖 241100)

初中体育训练的创新性方法浅论①

崔世界

(安徽省芜湖县保沙学校 安徽芜湖 241100)

创新型教学手段的引入为体育课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单纯追求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新课标的带动下,如今的教育理念更偏向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全方位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初中体育课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探讨初中体育训练的创新性方法,重点对分层教学法这一创新手段进行探讨。

初中体育 创新实践 分层教学

1 如今初中体育训练中的不足之处

1.1 传统教学理念仍然存在

本文所提倡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来说的。旧式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都奉行“形式主义”,只在乎结果,而不在乎过程。或者在错误的理念下渐行渐远而不积极纠正。因此,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存在对于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障碍。

1.2 体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关系不协调

很多学校,体育课都属于“边缘学科”。相比较于文化课程而言,体育课的课时少之又少。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全面发展”,设置体育课的目的也就根本无法实现。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不能充分利用体育课进行锻炼,反而占用体育课为其他学科“补课”,这种情况大大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1.3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未得到充分重视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复杂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这样与那样的心理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如果身体健康大打折扣,那么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不会很好,因此,在体育教学是要结合心理学,帮助学生疏散心结,加强精神层面的培养。

2 创新性地引入分层教学法

2.1 以教学内容为分层依据

体育课是实践活动课,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那么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的出现是为了适应更多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例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本文以篮球教学为例。

A层:可以增加如技术分析等层次较深的内容,并适当地增加练习密度与难度,开展超前教学,可以改变投篮方向、投篮角度、加快跑动速度、进行各种运球、传球的半场或者全场投篮练习。

B层:可以让学生站在球篮两侧自己运球练习,并适当地增加练习的时间与次数。

C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篮球左侧与右侧慢跑,模仿摸篮板与篮网的动作,逐渐掌握好上肢与下肢的协调规律。

2.2 以学生能力为分层依据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些学生喜欢足球等。体育课的分层一般分为3个层次,分别由A级、B级、C级表示。教师在综合考查学生整体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如下。

A层:有一定体育运动细胞的学生。他们热爱运动,天性活泼,对教师组织的课程活动有强烈的参加欲望,竞争力强,接受能力强,甚至有些学生具有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对于这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做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设计,同时加强对这类学生的考核难度,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力。在加强课程难度的同时,做好学生心理建设,尽量避免学生因为成绩好出现骄傲情绪。

B层:学生在课堂表现较好,但是成绩并不突出。这部分学生的考核成绩约占年级的前2/3左右。在整体体育教学中,这类学生的成绩处于中上游。虽然整体水平不错,但是没有拔尖的人员,运动爆发力也不强,可以用中规中矩形容。这类学生尽管比A层学生运动能力稍微差一点,但是教师可以发觉其中的“人才”,比如:在这类群体里面着重培养某个天分突出学生,争取学生达到A层次的水平。由于此类型的学生人数在3个层次里面的比重最大,学生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C层:这个层次的学生运动能力稍差,与A层学生相反,他们不具备超强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也达不到A层的水平。这种学生往往对体育可没有兴趣,甚至排斥体育课,教师要及时关注并纠正学生的这种心理,适当引导,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多采取鼓励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2.3 以教学评价为依据进行分层

体育教学也可以在教学评价阶段进行分层评价。笔者发现,根据以前的测评结果来说,单一的测评结果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成绩,并且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测评,不要把体育成绩作为唯一测评标准。例如:

A层:教师要重视评价中的激励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完成高层次的学习。

B层:教师要以肯定为主,同时指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C层:次的学生应该多进行表扬,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都可以进行赞美,这样就能够有效消除这类学生的自卑感,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

3 如何将创新性融入到教学中

3.1 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完成观念上的改变。在体育课中,学生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更要培养强大的内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是体育课的精神所在。体育精神不仅仅代表肉体上的强壮,更表示在精神上的富足。学生只有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才能在今后的自我学习和发展中获得良好的进展。比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中帮助学生设定目标,学生为达到目标而奋发向上。

3.2 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革新

教学手段对体育课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好的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文已经讨论过分层教学法作为教学手段的各种益处,在此讨论实践教学法的创新。比如:培养学生运动的自发性,强化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锻炼思维,使学生达到智力和体力双重发展。教师可以将传统的集体跑步热身改变为以宿舍为单位进行锻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喜爱的运动方式,比如:球类运动、杠杆运动、投掷运动以及田径等,人性化运动手段的选择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3.3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才有做下去的冲动,反之则效果非常不佳。因此,要针对学生兴趣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例如:为学生设立心理健康的目标。

(1)正确地把握运动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2)通过运动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

(3)树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识。

4 坚持跨学科优化整合,努力赢得综合教学效果

学科整合是近些年教学活动的一大议题。各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密切联系的,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体育课作为实践性学科,拥有更强的融合性。很多学生都表示通过体育课可以很好地减压,并且有时会排斥压力大的学科。由于初中生要面对高考的压力,体育课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多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合并、交融。比如:将体育运动与音乐学科的联系教学。在进行竞技教学时,可以放鼓舞人心的快节奏音乐,渲染现场的热烈气氛,同时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在竞赛过后,学生休息阶段,播放安静的轻音乐帮助学生放松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型教学手段对体育课的建设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分层教学法”的引进。“分层教学法”使体育课有了更大的魅力,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其他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有针对性的使用,帮助同学们树立更加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1]曲宗湖,杨文轩.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仲崇兵.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09.

[3]罗慧慧.关于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76-77.

G808

A

2095-2813(2017)09(a)-005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5.052

崔世界(1976,5—),男,汉族,安徽芜湖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手段分层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雨林的分层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