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存在问题与对策①

2017-11-27 02:46:58陆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田径意识体育

陆敏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宜兴 214206)

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存在问题与对策①

陆敏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宜兴 21420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体育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相关部门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田径方面。各高校把快乐体育、娱乐体育项目等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但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近期逐渐意识到田径项目练习的重要性,因此,各大高校普遍开始了田径课程教育,希望能够有助于学生提升素质。文中针对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细致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普通高校 田径课程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对于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田径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高效开展,既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又有助于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和竞技能力得以提升,使学生拥有热爱体育的情怀,这对于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效益来说也同样重要。当前在高校田径课堂当中大多以走、跑、跳、投等为主,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加以竞技性、实用性的教育,这对于推广体育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1 高校田径课程开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探究

1.1 田径课程内容繁杂,趣味性匮乏

当前,在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当中,由于田径方面对于学生的技巧性要求普遍较高,所以学生的切身实践也就困难重重。田径教学时,很多高校普遍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容枯燥乏味,很难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了学生兴趣匮乏的现状。在高校田径课堂当中大多以走、跑、跳、投等为主,然而教学活动当中这些动作的规范程度都往往要求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尤其是在身体协调性、耐力性等方面要求较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投入到较为繁琐的教学过程当中,所以想使学生取得突破确实很难。另外,在进行田径教学的进程当中,对于学生从事田径活动的技巧性要求很高,然而技巧的形成又需要反复的实践训练才能造就,这就使得学生普遍对田径课程的开展心存疑虑,使得学生学习的氛围和兴趣大为降低。由此可知,在进行田径课程开展历程中,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对于田径活动的乐趣才是吸引学生提升课程效率的关键所在,必须加以重视。当前,信息化发展极为迅速,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非常容易被外界所干扰,这样同样也对于提升田径教学质量造成了困惑。整体而言,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的性质以及相对枯燥的教学环境,都对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兴趣造成了干扰,这进一步限制了田径事业的发展。

1.2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在高中田径课程开展的历程当中,只有教师拥有了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田径课程的教学效益,这对于进一步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极为关键,同时,这种教学思想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所以这一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之下,高校体育教学历程中很多教师的自身能力有所缺陷,很难满足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思路和方式相对来说过于陈旧,这样固然可以依照教学大纲的设计完成教学计划,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来说非常不利。与此同时,在进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项目教学时,教师自身对于那些新颖的教学思路在理解上有所匮乏,其自信心也不是很充分。就这一方面而言,它既受到了教师自身的素养限制,又与教师创新意识的匮乏相关联。总而言之,在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的历程当中,那些过于陈旧的教学思路以及方式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对于田径课程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学生自身的自主意识较为强烈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前,网络化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必须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其自主选择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化,所以各大高校的学生都在不断地通过自主选择来突出自我。他们不再是一群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一群拥有自主选择意识的主体,希望利用自主选择来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然而在当前高校的田径课程开展进程当中,任课教师的教学思路往往会与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提高产生冲突;同时,学生自主意识的过于提升也同样会给课程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种提升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选择概率急剧降低,毕竟田径课程的技巧性要求较高,也太过劳累。第二,就大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由于课程压力过大,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很难适应田径场上那种高强度的训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田径课程很难取得实效的现状。

2 提升高校田径课堂教学效率的应对举措

2.1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

在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的历程当中,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存在,在课程教学计划设计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征,这样才有助于做到因人而异。对于这门课程而言,学生之间的身体素养、耐性、学习兴趣等都千差万别,不同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距,因此,学生的个体因素对课程的有效开展影响巨大,教学时重视课堂差异化教学,这对于提升课程整体质量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课堂上教师想方设法地挖掘教材,在充分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学会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精力集中地投入课堂教学当中。总而言之,在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将田径课程的竞技性和趣味性结合到一起,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 创新现有的教学思路,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意识

创新意识对于任何一个课程来说都显得十分必要,田径课堂当然不能例外,教师只有做到了不断优化教学思路,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使得田径课程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拓展课程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程当中的主导意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程,这对于整个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3 优化课程设置,做到因人而异,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

在进行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对于优化课程设置引起充分重视。因为田径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养、耐性、技巧性要求较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针对课堂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可能使得学生积极性受到伤害,严重时还有可能产生不安全事故,所以教师在课程上应该做到教学计划由易到难,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有利于切实提升教学效益。另外,教师还可以制定多元化评价机制,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田径课堂教学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已经逐渐成为了广大师生广泛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准确找出了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切实保障高校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文中针对有关问题,从重视教学差异性、创新教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展开了探究,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借鉴。

[1]刘健.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休闲化策略探讨——基于对几所高校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6):61-63.

[2]刘强.重回田径课程教学在普通高校重要地位的对策研究——促进改善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状况[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6):55-56.

[3]邓行意.落实成功体育理念的策略研究——以高校公共田径课程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190,192.

G807.4

A

2095-2813(2017)05(b)-01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61

陆敏(1966—),男,汉,江苏宜兴人,本科,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训练。

猜你喜欢
田径意识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