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权 贾晓强 封伟豪
(1.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2.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3.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与建设发展的思路分析①
朱剑权1贾晓强2封伟豪3
(1.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2.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3.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 吉林长春 130000)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一种群体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教育改革的逐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了解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从而为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提供思路与建议,所以该文将会就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校园体育文化 作用 建设发展 思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人才智力培养的同时,也对人才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全面建设与发展,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观念,并有效锻炼其身体素质,从而使得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有利于学生三观的健全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为此不懈奋斗。除此之外,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在社会层面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改善校园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平台,是当今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注点与重要路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1]。因而该文将从校园体育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介绍出发,分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从而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1.1 相关概念介绍
文化在我国古代所代表的含义是“文治与教化”,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后转化为英文(Culture)和德文(Kulter)两种,翻译成中文的大意是指耕作、培养、教育、修养等。被誉为西方人类之父的泰勒就曾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所需具备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东方的“文化”定义,还是西方的“文化”定义均包含精神、物质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体育文化从字面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体育与文化两个词的组合,其含义也包括体育与文化这两个层面,也可以说是体育活动在文化层面的体现,主要是通过相关体育活动的形式,促使文化的娱乐性与教育性融合在一起,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并在此过程中寓教于乐,从而在文化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西方的学者通常将体育文化称之为身体文化,即psychical culture。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认为身体文化是由身体运动体系和人为的体育形式组成,可以促进健康、增强体力。
校园体育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受到重视的,随着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体育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校园文化建设还包括参与其中的人员的建设与培养,因而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体育活动大物质、制度与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道德、体育、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体育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是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将体育精神应用到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1.2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主要包含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体育硬件设施,比如校园体育场地的建设水平、校园运动健身器材的使用情况等。这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优化校园体育的物质文化设施,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并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运动,从而在运动中锻炼身体,体验到运动竞技的乐趣,从而学会竞争与合作。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规定了学校体育运动的一些基本的规范,包括体育运动制度、条例等。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用以引导和规定学生的体育行为的,如果校园体育活动没有一定的约束,其活动的效率与意义会大打折扣,严重威胁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更加不利于校园体育的稳定与和谐,违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体育思想、精神、价值和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它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发挥体育精神对学生生活的影响的重要途径。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学生遵循体育规范,践行体育精神而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风、教风以及师生精神风貌。
2.1 校园体育文化对推动学生思想文化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1.1 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现代教育当中,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思想教育的另一种形式,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其道德修养的完善也具有独特的效果。在体育锻炼当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就反映出体院文化驾驭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且这种作用可以通过传播有关国际赛事信息等方式,来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斗志,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荣誉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2.1.2 促进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与发展
体育精神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与精神支柱。体育精神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在注重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从而实现双赢。学校要充分发掘体育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并将其与校训校风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的同时,积极践行学校的校风学风[3]。对于学校方面,应努力策划相关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文化活动当中体会到校风学风的精髓所在,并在其中提高自己的体育、文学素养,把体育精神的精华应用于生活学习当中。
2.1.3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泄途径,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相关体育活动发泄自己的压力[4]。体育文化活动既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特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品质,在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文化活动中的输赢存在着不确定性,因而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努力拼搏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而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失败时如何调节提供了练习机会,这种调节能力能有效的迁移到面对学习,生活压力的情景当中,从而增强学生了抗打击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2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上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益处,其一,学生进行相关体育运动能够极大的促进身体的协调能力;其二,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肺活量;第三,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骨骼发育。除此之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够还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很多体育运动侧重于耐力、速度、柔韧、力量以及肌肉、骨骼性能的提高,更要从整体上融合,发挥人作为有思考、有情感、有创造力角色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更在侧重于在体育活动中游戏,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的自由与快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他人的意识。
教育功能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它是体育社会功能最重要的部分。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要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健全品行,培养良好的个性,在体育活动当中倡导公平、公开、公正、友爱、和谐的原则。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趋同、求异、融合、发展是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发挥传统体育文化多方面的功能,多渠道走向世界。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要发扬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可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期间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一个新的整合,从而达到创新与发展的目标[5]。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这4个重要方面。
3.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个学校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随着某些学校扩展,学校在校学生人数逐步增加,但是某些高校对于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比如专门器材,相关场地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而且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还缺乏一定的规划性,在场地的安全配置以及相关选址上存在着与学生需求背离的情况,在建设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相关意见。因而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之时需要适当考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地激发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
3.2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的制度文化建设当中主要是校园体育的管理制度方面,包括关于场地以及相关设施使用的管理规定较为缺少,需要完善相关方面的管理规定,细化相关体育社团、体育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多元化的发展。
3.3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使得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当中不仅需要发挥体育锻炼强壮身心的作用,还应该寓教于乐,在体育活动中体会艰苦奋斗、永不言败、团结协作的相关精神以及关爱他人、宽容待人的优秀品质,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少不了学校对于学生在体育精神上的引导,可以在大型国际运动赛事期间,多报道相关运动员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故事。
3.4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行为建设是建立在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精神文化建设上的,只有在做好前面3个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进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1]刘亭.滨州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
[2]符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5):104,106.
[3]王文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长江大学,2015.
[4]纠延红,刘毅飞.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化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6(8):122-124.
[5]鲁娟.校园体育文化对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作用分析[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3):26,35-36.
G807.4
A
2095-2813(2017)05(b)-013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32
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4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