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梅
(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日照 276800)
趣味田径对小学生田径兴趣培养的重要性①
郭冬梅
(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日照 276800)
该文研究通过对实验班一段时间的少儿趣味田径实验教学展开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比较受试对象在田径兴趣提高方面的显著变化。进而得出少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生田径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趣味田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田径技能学习的兴趣。可以视为田径的一个教学手段、教学途径,通过趣味田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较之教学内容枯燥呆板的传统田径,趣味田径更具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既能满足小学生思维活跃的心理特点,又能促进小学生田径技能的掌握。小学趣味田径符合小学体育课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且能达到较好的锻炼身体的效果。田径趣味运动可达到改善小学生对田径基本运动抵触情绪的效果。
趣味田径 兴趣培养 小学生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最基础的运动,它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素有“运动之母”的美称。“趣味田径”对于培养儿童的田径兴趣及运动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具有明显作用。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每个项目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由于田径项目较其他一些体育项目显得单调、枯燥、乏味的特点,从而导致小学生对田径课缺乏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巨大推动力,只有让小学生从无兴趣到感兴趣,从感兴趣到乐趣,才能提高技能的学习,才能搞好田径教学。少年儿童从小参加田径运动的锻炼,可以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利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1 小学趣味田径
“小学趣味田径”项目,根据少儿生理、心理等发育特点制定一套以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等田径基本项目为内容的活动游戏,将更多的趣味性融于田径运动中,用一种新的项目组织、竞赛形式来发掘少年儿童的基本田径技能,让其在享受快乐田径运动游戏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造就拼搏竞争的决心和信心。
1.2 趣味田径对小学生兴趣影响分析
需要与兴趣是息息相关的,是个体在探求某种事物并获得有关方面知识在情绪上得到的满足而出现的。兴趣是与肯定积极情绪有着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的宗旨之一就有促进健康作用,也就是说所有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少儿健康成长,鼓励少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田径运动是唯一能够通过改变活动性质和活动自然特性来满足这种挑战的运动项目。
实验前,实验班约有32%的学生对体育课表现淡漠,并不认为体育课学习的技能是人生必备的。甚至有6.8%的学生根本不喜欢体育课,他们认为上体育课并不是件快乐事。通过实验后,参与实验的全班同学约有66%的同学都表示非常喜欢体育课,表现出了对体育田径技能学习的高度热情。实验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比赛的教学模式中,表现出对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建立了很高的对体育技能学习的心理需求。这与需要和兴趣是必然衔接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1.3 趣味田径对小学生体育课参与程度的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节体育课的参与时间不超过20min。本来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本性,但在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下,学生观摩、模仿、联系、纠错的学习过程中并未感到学习体育的真正乐趣。实验后,只有两名因身体原因不能剧烈活动的学生不能完全参与到课堂比赛游戏中,其余95%的学生每堂课都能在趣味体育的教学方法下掌握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运动参与的时间是学生对体育课热情的直接体现,只有让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热爱运动,并终身运动。
1.4 趣味田径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分析
学生自我评价表现是最真实的评价反馈,在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并不满意,通常表现为动作技能没能完全掌握以及课堂的互动与参与程度都不是很高。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可以让很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锻炼过程,使他们更加关注体育,能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这样体育课就会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得全体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逐步意识到运动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掌握一些运动技能。继而变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或能够坚持体育锻炼。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后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较高。在趣味田径的活泼教学课堂的形式下,能够发挥学生爱玩的天性,消除对传统田径学习动作技能巩固与练习环节枯燥无趣的不满。趣味田径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更能提高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促进其投入练习中,更好地掌握田径技能,从而使学习乐趣最大化。
2.1 “趣味田径”较传统田径的优势
趣味田径能够使小学生积极大胆地在比赛游戏中学习田径技能,增强了小学生对学习田径的信心与兴趣。趣味田径适合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小学生在享受快乐田径运动的同时,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造就拼搏竞争的决心和信心。在传统田径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是被动地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由个性得到了抑制,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实验前调查中表面上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学生,其实不是对体育课的内容感兴趣,感兴趣的是能在广阔的操场上自由地玩耍,这种兴趣对于掌握小学生必需的田径技能的学习并没有积极的作用,一味地模仿练习使学生在田径学习中产生了抵触情绪。
2.2 “趣味田径”使课堂教学内容显现灵活性
与过去的体育教学截然不同,趣味田径能够彻底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趣味与魅力。
2.3 “趣味田径”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习趣味田径运动的过程也是思想的教育过程,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大多以多人配合为主,教学过程中需要同学之间的交流、磨合以及默契配合,如果缺乏合作或者没有集体感,学习效果肯定就会很差,所以整个活动过程都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结互助和热爱集体的精神,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提升自身品德。
2.4 “趣味田径”在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影响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式与内容的设计,运用小学生天性活泼的特点,激发小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运用了趣味田径的教学模式后,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得全体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逐步意识到田径技能对于今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3.1 结论
(1)“趣味田径”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对田径体育技能的学习兴趣。为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趣味田径”丰富新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积极态度与关注度。
(3)“趣味田径”对于塑造小学生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3.2 建议
(1)建议教育部门在小学教育大纲中列入趣味田径运动。
(2)建议市体育局能够在秋季定期举行“小学生趣味运动会”等推广趣味运动应用的比赛。
(3)建议尽快编写一套趣味田径运动的详细运动项目与运动规则的教材,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上提供理论依据。
[1]王强.浅谈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4):160.
[2]钟宇.少儿趣味田径对适龄学生基本田径技能培养效果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3]范传奇.国际田联“少儿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与健康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G82
A
2095-2813(2017)05(b)-01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23
郭冬梅(1979,11—),女,山东菏泽人,本科,中级教练,研究方向:田径训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