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身体练习体验探索》 悟体育教学思维

2017-11-27 00:59刘再贵云南省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6511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竞技概念动作

刘再贵 (云南省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651100)

读《身体练习体验探索》 悟体育教学思维

刘再贵 (云南省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651100)

近期笔者阅读学术专著《身体练习体验探索》一书,感受颇深,特别对“体育教学思维”的问题尤为深刻。作者通过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积淀,构建了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其理论框的第一个方面是“教师的体育教学思维方式”,并指出“形成‘教师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是前提,解释体育教学为何而教的问题,以此在目前体育名词概念混乱的状态下,控制体育教学主导者的思维活动,形成有利于学生身体发展和完善的身体教育思维,不至于思维混乱,不知所措”[1]。然后,提出形成教师体育教学思维方式的策略,再用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诠释。通过学习笔者豁然开朗,理顺了进行体育教学的思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学习的基本素养”等有了重新认知。

一、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形成自己的体育概念认知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2]。笔者通过读“专著”,并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认为缺少体育概念意识,没有形成自己“体育是什么”的认知,从而导致教学思维混乱,难以较好地控制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活动。

(一)“体育是什么”在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象一:“体育”与“运动”不分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经常把“体育”一词挂在嘴边,而“体育是什么”却难以说清道明。只要说到与体育相关的事情,如做操、跑步等身体运动现象,就与人的身体运动形式相联,认为做操、跑步等身体运动就是“体育”,形成“体育”与“运动”不分的认知。

现象二:“运动”与“教学”不分的认知。受“体育”与“运动”不分的认知影响,出现了体育教学即进行身体运动的认知,进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单纯地让学生进行身体运动,不去思考如何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身体运动的动作符号和运动逻辑知识、技能和方法,更不会考虑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的过程来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认知水平。

现象三:“教师”与“教练”不分的认知。受“体育”与“运动”、“运动”与“教学”不分的认知影响,导致部分体育教师以“教练员”自居,并在体育教学工作中采用“教练员”的“竞技运动训练”思维,进行着“发展和完善学生身体教育”的教学活动。

(二)用身体练习体验理论理顺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概念

笔者经过梳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概念,发现目前的体育教学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顺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概念,体育教师方可形成符合体育教学规律的认知。

1.体育的发展和完善身体教育之本源

“体育是发展和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体育教学是为了成全学生的生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3]。体育教学要发展和完善学生身体,必须在一定目的或任务之下,以运动技能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形成动作技能,再发展到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身体运动环境,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不同的健身运动、竞技比赛和身体娱乐活动之中,以展示和表现自己的运动技能,进而获得良好的身体练习体验,达到发展和完善学生身体的目的。如,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走、跑、跳等的能力、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避险逃生的能力等,是以学生的身体为根本,指向发展身体的教育。

2.竞技的发展和完善身体教育之手段

竞技是以获得名次和物质利益为目的的身体运动。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可作为身体教育的手段,可以选择竞技运动项目中的内容、方法和形式,设计成体育教学过程所需要的内容。从功利的方面思考,竞技的目的是为获得荣誉和物质利益,也就是利用身体的教育。主要以学生的身体为工具,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掌握实现目的所需要的运动技能,并与升学考试、运动竞赛、身体娱乐等实用性知识相结合,为运动竞赛、身体娱乐、体育中考、体育高考等所用。这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工具,指向“比赛名次”和“考试分数”等的教育活动。

3.身体运动的体育与竞技相关之联系

经过分析体育与竞技的本质及特点、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认为“身体运动”是体育与竞技之间的本质联系,二者都需要经历从动作符号到动作技能,再从动作技能到运动技能的学习阶段。但由于“发展和完善身体的教育”与“利用身体去获得名次和物质利益”的目的不同,到运动技能的应用意义学习阶段,各自采用相应的知识和规则,形成不同的应用意义理解。

二、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用概念控制教学过程生成

(一)较多的体育教学过程缺少“体育学什么”的意识

现象一: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目前的体育教学,已形成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如“蹲踞式跳远”的运动技能教学,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选择和设计,重点以运动技术为关注对象,用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教学生“蹲踞式跳远”的运动技术,让学生学运动技术。

现象二:以被动传教灌输为学习方式。受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影响,如传教“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技能,只强调运动技术的“教”与“学”,重点关注“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技能,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难以让学生自愿地参加“跨越式跳高”的学习活动。

现象三:以运动技能水平为评价内容。受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和被动传教灌输为学习方式的影响,如对支撑跳跃中“横箱分腿腾越”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只关注“横箱分腿腾越”的教学结果,重点以学生掌握“横箱分腿腾越”的好坏程度为评价标准,忽视教学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以运动技能水平为评价内容。

(二)用身体练习体验理论提供与体育学习相关的概念

1.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行为规范概念

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只有在一定的身体练习行为概念基础上,才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控制。这种身体练习行为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动作技术概念,也就是大家通常讲的“动作概念”,如站立、两臂侧平举、双臂上举;跑、跳、投;篮球教学中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跳步急停、后转身”等。二是体育教学常规概念,这是控制体育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如,见习生的学习活动概念、讲解示范队形概念、模仿练习队形概念、教学比赛分组概念、分发和回收器材的概念等。

2.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运动认知概念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需要感知身体动作、场地器材、周围环境,对所进行的身体练习进行记忆、想象和思考,因此,需要向学生提供规范的运动认知概念。一是提供感知觉概念,如“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提供“听哨音起跑”、“听掌声起跑”等感知觉概念;二是提供记忆概念,如“耐久跑”教学中提供“数心跳次数”、“数呼吸次数”等记忆概念;三是提供想象概念,如水平一的“前后滚翻”教学中提供“滚得像皮球一样圆”、“低头看天”等想象概念;四是提供思维概念,如“背跃式跳高”教学中提供“观察图片”、“观看视频”等思维概念。

3.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心理感受概念

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好的心理感受,必须向学生提供规范的心理感受概念进行控制。如篮球“单手肩上传接球”教学中,在初始认知阶段提供“易学”、“难学”等心理感受概念;在操作联接阶段提供“学得很开心”、“学得很无聊”等心理感受概念;在练习自控阶段提供“我学会了”、“怎么练也不会”等心理感受概念。

三、体育学习的基本素养,将概念用于运动技能学习

(一)较多的体育学习没有注重“体育会什么”的思考

现象一:基本身体动作概念术语不清。教学实践中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初中觉得小学没学好,基础没打好,高中认为初中出了问题,到了高中要从头学起,大学也认为高中没学好。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对各年龄阶段的体育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定位,不知道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体育学习要学会什么。如,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没有形成相应身体动作概念。

现象二:基本身体运动逻辑规则不明。目前的运动技能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普遍以“运动项目的技术为主线”进行串联。没有按照学生身体运动的认知概念,“如何跨越(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的运动逻辑概念,“团身”、“伸展”等运动关系概念进行选择和设计。而学习的各种运动项目之间缺少相应的逻辑关系,因此,学生的体育学习很难形成相应的身体运动逻辑规则意识。

现象三:基本运动技能表现能力不足。在运动技能教学中,学生不管是动作技能的掌握,还是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难以在不同的身体运动环境中进行合理的展示,以表现自己的运动技能,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表现能力显得不足。小学阶段不能表现自己所掌握的身体运动概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不能将自己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与相应的健身、运动竞赛和身体娱乐的知识相结合,在不同的身体运动环境中进行合理地表现,以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

(二)用身体练习体验理论设计与运动技能相关的概念

1.小学阶段身体动作符号概念学习

小学阶段可向学生提供以“动作符号学习”为主的动作技能概念。如,走、跑、跳等位移动作概念;站立,各种手型、步型,平衡,屈体,伸展,摇摆,滚动,起跳,着地等徒手动作概念;借助一定器械才能完成的动作概念,如篮球运球的“原地前后、左右运球”等;传球的“双手、单手胸前传球”等;投篮的“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等;移动的“前滑步”“侧滑步”等。将这些动作符号概念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感知与理解。

2.初中阶段的身体运动逻辑概念学习

初中阶段可向学生提供以“运动逻辑学习”为主的运动技能概念。一是空间认知概念,如,判断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顺时针与逆时针,低、中与高,直、曲与Z线,大与小,远与近等。二是运动逻辑概念,如,如何进行身体运动,用力的大与小,如何跨越,如何躲闪,如何进行体力分配等。三是运动关系概念,如,如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将这些身体运动逻辑概念学习融入运动项目的学习之中。如篮球运球的“跳步急停、后转身运球”等;投篮的“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或高手上篮”等;移动的“后转身、侧滑步”“跳步急停、侧滑步”等。

3.高中阶段的身体运动习惯概念学习

高中阶段可向学生提供以“应用意义学习”为主的身体运动习惯概念。一是健身运动概念,如应用掌握的田径和游泳等项目的运动技能,通过体能调控、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适等知识、技能和方法去参加健身运动。二是竞技比赛概念,如选择足球、篮球等为竞技运动项目,应用学习掌握的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运动技能,在竞赛规则、竞赛策略和战术思维指导下去参加比赛获得胜利。三是身体娱乐概念,如利用掌握的“耐久跑”、“攀爬”等运动技能,在不同环境下参加如“定向越野”“定向越野拓展”等健身或竞技比赛,展示和表现运动技能的身体娱乐活动。

[1]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43-44.

[2]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6):1290.

[3]邓若锋.身体练习体验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构建[J].体育学刊,2016,23(1):112-120.

猜你喜欢
竞技概念动作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下一个动作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花与竞技少女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