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行为日趋严重。本文从心理教育角度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发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从而提出防止中职生校园暴力的对策: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家庭教育与净化社会环境,以此三方面为抓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有效抑制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现象。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校园暴力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35-02
1.前言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讨论。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于中等职业学校中,中职学生成为暴力行为问题的多发群体。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探寻学生妥善处理暴力行为的方法,以期待能有效减少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2.中职校校园暴力的原因初探
2.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问题往往就是家庭的问题。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频发的诱因之一。有关调查显示,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家庭中,青少年施暴行为的发生率只有15%,而在经常性地使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家庭中,青少年施暴行为的发生率高达32.4%,是前者的两倍[1]。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缺乏方法,习惯性用暴力解决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容易学会暴力,成年之后往往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2.2 学校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比较晚,虽然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而言,基础差的事实还是存在的。其次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是初中学校里、班级中的“落后生”。这种被贴了“落后生”标签的青少年缺少归属感与认同感,容易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对立情绪。而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于“校园暴力”这一方面尚且存在不足,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2.3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化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下载或者在线观看各个国家的影视作品;青少年们的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网络游戏是选择之一。但是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大量暴力元素,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长期耳濡目染暴力元素,未成年人会不自觉地模仿暴力行为。其次,我们发现一旦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媒体为了能博人眼球,增加阅读率,倾向于对暴力事件的细节以及血腥场面进行描述与渲染。的确,现代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我们无法屏蔽,然而这样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负性的。
3.防止中职生校园暴力的思考与对策
3.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教育场所,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是一方面,但是学校仍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尤其是在中职校,更应该重视中职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心理素质等等。
现代心理学认为,大量的攻击行为源于长期被压抑的负性情绪,看似突发的恶性行为背后有着长期被忽视以及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2]。对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以校园暴力为主题的团体辅导,以小团体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帮助学生用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积极应对由挫折、冲突、焦虑等带来的心理压力。
3.2 重视家庭教育
青少年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与家庭教养方式与成长环境有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其多交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父母要注重引导,不使用暴力,给予孩子健康的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自我情绪管理,尽量避免在被孩子激怒时、生气时管教孩子;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架,表露愤怒和矛盾。
3.3 净化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氛围。
互联网是青少年接触暴力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对于青少年校园暴力的负作用不容忽视。净化社会环境,建议对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等设立暴力分级制度,严令禁止青少年观看暴力等级高的影视作品或者进入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宣扬社会正能量,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媒体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应基于事实,不应夸大,突出细节。我们倡导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时,给予正面的引导。
中职校学生校园暴力的形成有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控制与預防校园暴力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协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艳琴.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及防治措施[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17.
[2]张丽娜.从“校园欺凌”现象频发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6年第8期:34.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