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融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17-11-26 16:06黄明亮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协同融合

黄明亮

摘 要: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分离、资源与平台分散、师资队伍欠缺、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共性问题。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高校在师资引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别。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立足地方、因势利导,强化协同融合,避免同质化现象。

关键词: 协同融合 地方应用型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创新创业思想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创新创业理论”的思考。在熊彼特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创新创业教育,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兴起。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是从创业教育发展而来的。1997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同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21世纪初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等9所大学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开展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探索。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某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一种新的教育目标,也没有当作重要的就业策略和政策来认识,更没有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存在功利性价值倾向。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某些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部分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高,可持續发展能力不足。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平台分散。高校、政府、社会拥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有大量的创新创业平台,由于管理体制等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所拥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未能被高校充分利用。

四是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欠缺。充足优质的师资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某些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师资已成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问题。

五是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地方应用型高校都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部分缺乏系统的、科学健全的运作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长效开展。

此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以淮阴工学院为例,作为江苏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老牌高校相比,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科研与教学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学校地处苏北腹地,与苏南同类高校相比,处于明显的地域劣势,师资引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均存在较大难度。如何突破师资、优质课程资源、实践平台等瓶颈,汇聚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资源平台,是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三、协同融合的内涵和意义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协同理论,并迅速推广到物理、社会、经济和管理等学科领域。协同的本义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其性质为多方协调与合作形成集聚效应,其结果则使各方共赢,推动事物共同前进与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彼得·葛洛在此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即由一群具有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在集体远景及目标的驱动下,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融合是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协同理论强调的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实现目标,融合理念更多的是不同类型事件之间的渗透与融入,形成整体,同步实现目标。由此可见,协同与融合有共通之处,但各有侧重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中,协同的意义在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政府、产业集团、高校、社会之间共建共享平台或载体,将分散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效集聚,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交互联动,实现单一主体难以取得的集成效益。融合的意义在于通过体系优化,使与专业教育融合、与学生个性化发展融合、与行业企业需求融合,使高校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形成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淮阴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思考,淮阴工学院提出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思路,构建了面向全员、贯穿全程、协同培养、学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机制、推进协同,全方位、多渠道地汇聚社会优质教学资源,走出了一条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改革的特色之路。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陈旧,缺乏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与专业教育、学生个性化发展等结合不紧,与行业企业等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坚持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原则,确立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全受益的“四全”理念和“融入专业、强化实践、个性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发展有机融合,与学生个性发展有机结合,构建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五大体系。endprint

(二)重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主线,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为意识培养、基础训练、能力提升三个有机衔接的层次,构建“通识教育+双创课程”、“专业教学+双创训练”、“综合实践+双创项目”的分层递进式课程平台。实施校企共建百门课程和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双百工程”,将企业文化、创新创业思维、理念和案例融入专业教学。一、二年级通过课程学习和氛围营造,开展创新创业思维训练,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知识;鼓励各二级学院开设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理论及实践实训类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二、三年级依托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实验班和竞赛,进行训练;三四年级在导师引领下,结合毕业设计、专业实习进入科研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并获得相应学分。

(三)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平台

完善校内统筹整合机制,创新校外协同集聚机制,搭建虚实结合、内外联动的“六院三园”创新创业教育大平台。打破专业、学院壁垒,组建创新创业学院,汇聚校内创新创业优质资源,实施创新创业强化教育。与地方政府、企业、台湾高校等合作,相继组建五大学院,创建产教融合试验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建中兴学院,采用项目驱动模式,按照“深度融合、混合培养”思路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被列为省高教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联合台湾中华大学、长荣大学等高校及部分在淮台企组建大陆首家台商学院,采用两岸校地企多元协同模式,共建创新创业交流基地,已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联合淮安市工商联及300余家淮商企业组建淮商学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省农垦集团等组建农垦学院,采用院园融合模式,共建实践教育中心,助推涉农专业与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合作组建文创学院,采用校政合作模式,共建淮安市创新创业学院。同时,该校还与淮安市政府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盐化工产业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孵化。

(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坚持引培并举,协同台商、淮商和台湾高校,引进企业成功人士、工程技术人员和台湾高校教师等110余名担任创新创业兼职教师,聘请220余名台湾和淮安企业家担任两岸青年创业导师;同时聘请10余名国外教师来校担任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建立产业教授评聘制度,实施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工程,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校内认定双师型教师226人。组织教师参加就业创业系统培训,每年选派数十名教师赴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习交流。举办两岸青年精英特训营。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打造一支有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台湾地区高校教师等组成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教学队伍。

(五)构筑创新创业教育赛训体系

注重赛训牵引,以赛带训、以训促学、赛训孕创,形成学训赛创四维联动体系。实施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依托翔宇学院组织跨学院、跨专业学科竞赛培训班;实施“一院一品”工程,开发校级竞赛项目,完善学科竞赛三级体系。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推进工业园、设计园、创业园“三园一体”,开展创业项目培育与孵化工作。健全课外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机制,激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翔宇竞赛强化培训班,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开展创新创业类的社会调研,參与创新创业类的社团活动等,确保了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创新创业赛训活动。

近三年来,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66项,省级161项,海峡两岸合作项目30项,校企合作项目8项。学生项目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省大创成果展,并获江苏省“十大最具潜力创业项目”,公开发表论文240余篇,获批专利、软件著作权300余项。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2111人次。在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在“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获“金翼”奖;在2016“创青春”速度中国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2金2银3铜;在2016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6项;在2016第十一届“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获3项国家级奖。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获江苏省高校毕业就业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五、结语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来说,协同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高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来说,协同融合是一条新的探索路径。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推进跨专业、跨学科、跨界联合,多渠道、多方面汇聚创业教育优质资源,着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2]张倩,邬丽群,基于协同培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4):30-35.

[3]刘玉山.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化解策略-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考察[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9):69-74.

[4]李月云.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23):53-59.

[5]刘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重点课题“新常态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淮阴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5JSJG045);淮阴工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C2013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协同融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