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随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系列举措。这充分表明,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近年来,华容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积极转换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法,探索并实行“三教育、三优化、三服务、三关爱、三公开”工作模式,引导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服务、深入服务、全面服务,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充分展示了新作为、新形象、新业绩。
华容县委针对少数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浓厚、工作方式不适应等现状,加快实现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观念转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服务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内化为自觉行动。一是加强树牢群众观念的爱民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尊崇《党章》,要求对党的基本性质、党员的基本权利义务牢记在心,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先后组织开展了“忠诚履职、创先争优”“与群众交朋友、为基层搞服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基层工作创新”“乡镇工作论坛”等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的理论研讨,以县委党校为基地创办了“周末大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系列群众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和方法的共识。二是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教育。组织党政干部以解放思想、服务发展为主题,赴长株潭地区学习考察,到浙江大学集中培训学习,确定了“六个是否”,即是否适应新趋势、是否确立新眼光、是否掌握新方法、是否树立新精神、是否寻求新突破、是否创造新业绩的衡量标准。把提升服务能力的教育纳入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科级干部、青年干部、农村干部进行提升能力的教育,组织全县干部职工进行如何转变工作方式、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每年组织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举办培训班,提升了领导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教育。先后制订出台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关于促进县乡干部经常走访联系基层群众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提出了县级干部“五个带头”、干部队伍“五个绝不容许”、公职人员“五条禁令”“五联三考一提升”的干部作风建设新规定,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干事讲品质、做人讲品位、从政讲品格,切实转变作风、维护群众利益。
根据需求打造新的服务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一是优化民意直通渠道。县委建立了民情直报中心,聘请民情信息员120名直接收集反映群众的意见诉求。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大量印制和发放“便民联系卡”“信访一卡通”,并记录走访登记表、写好“民情日记”,主动与群众交朋友,真情化解矛盾,理顺思想情绪。近年接待调处各类信访矛盾1247起,解决困难诉求369个。推进党代表工作常态化,全县设立乡镇党代表工作室14个、县直单位党代表联合工作室6个、社区党代表工作室15个,将2790名党代表全部编排到工作室,积极开展走访接待等活动。共接待群众2360人次,走访群众3200人次。二是优化村级管理方式。制订出台了《华容县农村村场工作规则》,对村级组织、村级事务、党员管理、村级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管理。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一三五”治理模式,全面清零并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求村干部轮流坐班值班,接待群众解决问题。三是优化党务服务网络。积极抓好对党员的集中服务,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党务服务窗口,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党务服务站,在村级组织活动中心设立党务服务点,对党员反映的诉求实行集中接待、统一管理、有序分流、限时办接、及时反馈。
根据不同层面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特点相应设置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式。一是基层组织代理服务。14个乡镇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将民政、计生、国土、公安等部门审批事项集中办公。236个行政村、42个城乡社区均设立“便民服务站点”,明确1至2名村(居)委委员为事务代办员,每组聘请1-2名事务联络员,义务为群众代办证照手续、户籍申报、低保申请、医费报销等相关事宜。全县473个村级党组织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3万件。二是县乡干部联点服务。县级领导干部开展“四联系”活动,加强对乡村农户、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实事项目的联系服务,60名县级领导确定联系点192个,帮扶特困群众87人。科级干部开展“双回乡”活动,利用节假日“回乡调研、回报桑梓”,累计为家乡村场引资2000余万元,兴办水利、公路等实事384件。乡镇干部开展“四进四办”活动,实行进点坐办、进班协办、进户替办、进村督办,共领办实事920件,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577个。退线干部开展“科学指导”活动,协调帮助96名下岗人员重新就业。三是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党员雷锋行动”,引导党员采取集中服务、定点服务、预约服务、结对服务等方式,带头学雷锋服务人民群众,组建雷锋服务队500多支,参与党员15600人,做好事1.9万件。深入开展“城乡文明创建党员先锋行”活动,全县党员争当城乡绿化、文明礼仪等7个先锋,义务植树造林2.4万株,参与城乡文明劝导3000人次。企业党员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金点子”活动,建立示范岗126个,实现技术创新50余项。
对特殊困难的党员群众,予以关怀帮扶,体现组织温暖。一是关爱困难党员。建立困难党员信息库,实行重大节日、生病住院、家庭纠纷、生活困难、红白喜事“五必访”,对流动党员“双找双连”,帮助解决就业居住、子女入学等困难。近年帮扶贫困党员2760人次,扶助资金、物质(折价)共计56.8万元。二是关爱村场干部。对在职村干部,全面推行村干部报酬保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知行保先为主要内容的“四保”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村场干部的待遇问题。对优秀党支部书记,规定连续任职15年以上,村级工作成效显著并经组织考察合格,评选为突出贡献支部书记,由县委授予荣誉,退职后享受一定经济待遇,全县累计评选突出贡献支部书记129名。对离任村场主职,凡符合条件的按每月60、80、100、120元四个档次给予生活补贴。全县共有1023名离任村场主职干部,每年领取生活补助124.732万元。三是关爱弱势群体。将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列为重点扶助对象,安排有经济实力的党员“一对一”帮扶,全县每年对口帮扶3120人次。开展“留守儿童党员代理家长”活动,全县选聘4860名党员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对留守儿童从情感呵护、学习辅导、生活照顾等方面予以关爱。
让服务全程公开透明运行,置身于社会广泛知情监督之中,形成倒逼服务的格局。一是责任承诺公开。在责任制订中,增加服务方面的权重,把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作为核心任务,并根据基层组织、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的实际情况,量身制订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如对村党组织书记,明确领导村级经济发展、帮扶一名特困群众等10条责任。二是重大事项公开。对基层组织承诺的大事实事,实行决策、程序、结果全程公开透明,探索并推行了农村公益事业“五步工作法”,即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问需于民编预算、统筹兼顾定事项、差额竞办定地点、对照承诺抓推进、公议审查定决算,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办理让群众作主、让群众知情、让群众满意。三是群众评议公开。把服务成效的评判权交给群众,探索并推行“百姓评官”活动,乡村两级民主推荐产生群众评议员,采取述职自评、代表问评、领导点评、民主测评的方式,每季度对乡镇干部、村场干部的工作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1]王禄:《扎实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24期.
[2]陈康,莫之光.《“六大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