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及其对策研究

2017-11-25 01:24金佳丽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幼儿对策

金佳丽

【摘 要】幼儿告状行为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求助型、求赏型、陈述型、试探型几种告状类型。从教师、幼儿自身、幼儿同伴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所以,幼儿告状行为是教师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事情,通过对每一种告状行为的具体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对策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当幼儿受到来自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主动向教师报告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某种不良行为。幼儿告状行为,是由幼儿主动发起的一种师幼互动,其发生频率非常高。那么,为什么幼儿会如此热衷于告状?他们实施告状行为的动机是怎样的?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认知思考与分析幼儿真实的社会生活世界,对幼儿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基于每个幼儿告状行为事件都是由特定的成因、动机、策略等构成的,根据这三个维度,幼儿的告状行为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1. 求助型,是指幼儿发现同伴侵犯自己的利益或同伴的行为与自己的意愿发生冲突,但以自己的力量又难以做成某件事情或实现某种意图时,想借助于教师的力量,让教师为自己想办法或帮自己解决问题。

2.求赏型,是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每个幼儿都喜欢表现自我,天生具有“要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尤其是当同伴出现“违规行为”时,大多数幼儿一旦发现就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教师,为了获得教师的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同,而向教师告状,以此抬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

3.陈述型,是指幼儿通过察言观色,根据教师的言语或行为做出判断,并及时向教师告状陈述一种事实。当幼儿处于某一情境之中,根据教师的言语或行为对当时的情境进行判断,这种多为消极性评价。

4.试探型,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幼儿并未和某人发生冲突,却告某人的状,其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教师对这一行为的态度。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那么,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

二、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1.环境因素。家庭是幼儿懒以生活的环境,自打出生以后,幼儿就一直生活在其中,且已经习惯于这样一种环境。而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己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小皇帝”了。在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朋友,老师不会一整天地关注其中某一个小朋友,有的幼儿由于适应不了这样的改变,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2.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大人们永远不要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孩子。因为,幼儿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也许和我们相去甚远,但这正符合了人生发展的阶段性认知规律,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

三、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指导策略

在本研究中,我试图通过对以上四种幼儿告状行为的具体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对策。

案例一:

游戏活动时,高哲渊一人拿着两把小铲子。一旁的邵奕汛也想玩,但工具箱里没有小铲子了。于是他来到高哲渊的身边大声说:“高哲渊,你有两把小铲子,让我用一把吧!”哲渊对此不予理睬。奕汛又说了五六遍,哲渊仍置之不理。“你要再不给我一把,我就去告诉老师了!”奕汛威胁道。高哲渊停下手中的工作狠狠地瞪了邵奕汛一眼,还是没有让给他一把。等了一会,邵奕汛跑到邵老师面前告状:“邵老师,高哲渊有两把铲子,老师说一个人不能玩两把铲子的,但他一把也不让我用!”邵老师正忙着其他事情,一时没有理会他。奕汛站在那儿不走,教师只好停下手中的工作。

从以上类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幼儿本身来说,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只要向教师求助,通过教师的干涉,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次点头,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案例二:

午餐时,有小朋友们最喜欢吃的虾。邵老师说:“小朋友要有秩序地去洗手,进盥洗室的时候要慢慢走,不要跑着去。我说过好多遍了,但还是有小朋友不听。还有个别的小朋友在盥洗室玩水,这样不好,知道了吗?谁要是表现好,老师就先给他盛虾!”接着教师忙着盛饭,幼儿则按小组有秩序地排队洗手。第一组的浩城还没有洗完出来,第二组的小宝就急忙跑著去盥洗室。刚洗完手回来的王愉萱见状大声向教师告状:“老师,小宝没有听老师的话,她是这样跑着去盥洗室的!她不是像我这样慢慢地走进去的!”说着她做了个跑的动作,接着又慢慢地走了一圈,伸出自己的手让教师看:“老师,你看我的手干净吗?”教师忙着盛饭,没有回答她,只是往她的碗里放了个虾。只见王愉萱笑嘻嘻地端着碗回来,非常满意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还不时向别的小朋友炫耀:“你看老师给我虾了!”

显然,在本案例中,庄周是为了求赏而告状。当然,在告状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让教师赞赏自己:又是语言描述,又是生动形象的动作模仿,还怕教师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伸出干净的手让教师看。

在以上案例中,大多数小朋友都发现蒋禹彤发脾气,这一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乱发脾气”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幼儿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念相违背。幼儿处于价值困境中,于是他们纷纷向教师告状陈述。

四、结语

总之,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很小,其实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作为幼儿启蒙者的我们,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实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相信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2]赵亚.学前儿童告状行为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