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模式与应用研究

2017-11-25 22:27张芃娟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翻转课堂新课改

张芃娟

【摘 要】为迎合现代教育和新课改的需求,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既定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对当前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不断变革和创新。在付诸实践的诸多教学模式中,这种翻转课堂的模式较为灵活、新颖,它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守旧理念,切实提升了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应用研究;新课改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亦可称之为颠倒课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其成功的教学模式迅速引起了国际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最初的形式为教师通过PPT和音频相结合整理为统一文件,通过上传到网络的方式,对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新兴的教学设配的出现,现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式,其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的资料和测试题目,在课堂当中解决课前学习出现的问题并完成作业。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着重于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这两个阶段内的时间调整,将课堂的学习主动权逐步转移到了学生的手中。课前阶段教师将教学的内容录制为微视频,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在课前自主学习知识,课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中辅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内化。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前录制好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在课堂当中让学生的知识内化;而学生则需要自主地进行学习,善于挖掘和解决问题。

二、小学语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因为性格比较活泼且好动,课堂学习中其思维跳跃较快,思维不能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所以学习语文的时候很容易漏掉一些重点知识。小学语文使用翻转课堂教学,老师能够通过画面、声音等直接感官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新单词、句型的语调、发音,让学生有用语文交流的欲望。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中涉及几个环节,教学评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让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互结合,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通过激励性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虽然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但仍旧是课堂的主导者,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学生则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协助学习、互相沟通等方式学习知识,这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

(一)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引导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还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此外,教师还会认真批改作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发展差异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以中考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并要求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和要求,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关注。而翻转课堂在教学上的运用则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了个体发展差异,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一方面,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师的讲解以视频形式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展开学习,并自主地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策略等,这显然有助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另一方面,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水平自主调节学习进度,教师也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真正实现“学生学习个体化、教师指导异步化、教学活动过程化”的目标。

(三)采用小组合作,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时要建立合作小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能愿意接受来自学生的“辅导”,再加上学生彼此的团队意识已经形成,而且日渐强烈,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归属感。此外,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为了在竞争中获得属于集体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氛围,学生的“民间力量”和彼此的督促就会因此而凸显,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很多时候,主观性和感受性比较强,由于课堂容量有限,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解决一部分问题,将核心问题留给教师进行解答,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教学的落实性也会进一步加强。

四、总结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的沟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益。因此,我们要把握住“翻转课堂”的核心,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做出适合国情、学情的调整,从而真正地推动我国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适应中国的课程改革,真正满足新课标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达到培养21世纪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

[2]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

[3]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

[4]朱德兴.关于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5.04.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杂志,2012.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翻转课堂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