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转型发展形势下校企协作的工程人才培养改革

2017-11-25 21:07琚慧王生武谷小川李炜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

琚慧+王生武+谷小川+李炜

【摘 要】本文把当前大学教育与对七个土木建筑类大型央企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结果相结合,讨论了有关社会人才需求形势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于企业—高校—学生这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进一步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综合素质培养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践活动;工程局转型;工程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就业市场需求分析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意思就是去听、去看、去了解都不如去实践。实践,是明智的事情。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将课堂理论所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奉献于社会,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的第二课堂。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多年来始终坚持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今年的主题是 “一带一路 筑梦工程”,组织师生共14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历时近20天先后走访了天津、北京、西安等地共七土木建筑领域的著名大型央企及旗下工程局,与有关负责人和技术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围绕就行业前景,毕业生招聘规模,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受益匪浅。

(一)工程局转型已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工程局转型在中国建筑行业以担当转型重任为目标,在业务、区域、体系等各方面分别进行了顶层设计。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不仅在社会层次上进行影响力的放大,还紧跟国家战略导向,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承建各大铁路、高速、高铁站;还扩大国际影响力,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对外展示,在国际层面上也彰显了中国建筑的风采。以往各大工程局通过转型发展,不再是从事某领域的专门工程项目,例如中国铁路建设领域的企业原来只承接铁路运输、高铁等相关的项目,但现在在业务结构上是根据市场前景、国家相关政策和中国建筑发展方向,重点强调专业化导向,逐步扎实地构筑起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构建了以“桥梁、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为主干,以高速公路、市政工程为辅助的基础设施发展格局。

(二)土木建筑大型央企的转型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土木建筑类的大型央企由原来的行业专业型经营向多行业、综合型企业的转型,也就意味着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不再受限于原来铁路行业高校应届毕业生,而是对于各个专业都有人才的需求。大型企业的转型使当代大学生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机遇,随遇而生也就有了更多的挑战。

另一个趋势是,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各大工程局的骨干技术力量,在大型项目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暑期实践调研过程中的就发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建六局承建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对这座桥的伊始认知便是宏伟壮观,使得天堑变通途。在座谈会上聆听中建六局的企业领导介绍这座桥时,重点突出了这座桥原本是由十几个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的非常年轻的工程师负责设计建造的,心情不由得非常激动,正是我们年轻一代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使这座闻名于世界的桥得以诞生。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也应当具有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要能力上去了,就一定会被委以重任。

(三)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特点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更喜欢应用型人才亦或是实践型人才,更爱选择社会实践丰富、动手能力较强的大学生;相比较于单单只在学习成绩一方面尤为突出的学生,企业更为欣赏那些虽然成绩处于中上游但是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从这个角度就能体现成绩重要但不是主导因素,综合与全面的发展才是根本。企业能够在社会实践方面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走进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就能使得应届毕业生加快从学生到新员工的身份认知的转变,还能大大减轻新职工培训的负担,减短新职工对岗位的适应时间,快速接手工作的业务流程,面对工作以更好的姿态轻装上阵。

二、大学教育教学必要采取的改革措施

(一)科学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在各大高校中,对于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虽然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特点依旧很明显,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实践培养锻炼重视不足。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比例偏低;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测试学生对于书本上知识的学习是否合格,却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与水平,而且过多的以成绩来量化一个学生的好坏;开设的专业虽然较多,但是为了将所学灵活运用于工程实际而开设的学科交叉方面课程明显不足。教学方法上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解答学生所提的问题等传统的偏重于授业解惑模式,而缺乏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这已经与工程局转型所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需求相矛盾,也滞后于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

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工程局对于高校所开设的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有了更新的要求:

1.不仅要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现在对于小语种课程的需求也在增加。为了紧跟国家提出的战略要求与分析国际工程态势,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建立海外工程项目已经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不能同时兼备的话,就会造成双方在进行沟通交流时,因为语言的交流不畅带来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亟待高校培养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2.增设土木工程管理方面的课程。根据目前的建筑行业行情来看,最匮乏的莫过于工程管理人才,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现场管理工程师。尤其是缺乏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懂合同管理、索赔、安全管理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面对企业的这一大量需求,高校在开设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土木工程管理方面的课程,例如FIDIC合同条款、工程施工索赔、工程造价管理。

3.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文科辅修课程。单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招聘的需求。例如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以会计为基础结合财务模型的专业。培养一定具有金融管理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因为根据国际工程的特点,将培養技术能力与大学毕业生的成长管理兼备的全才型人才已经成为大势所趋。endprint

4.增设土木工程专业计算应用软件方面课程。现在网络正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已经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大一部分工作,包括计算以及设计应用等专业的工作现在都不是手算,而是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这样更有利于强调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有利于让当代大学生对最基础的auto CAD绘图软件、通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以及BIM等三维设计软件熟练掌握,这样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最小的成本方便快捷地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二)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实践

此外,应加强土木课程专业在进行教学时要牢牢结合当下的工程实例,动态跟踪现场项目的创新与发展,要学习工程局的转型,进行从传统的教授专业知识到将现场实例与所涉及工程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寓教于实践,实践出真知,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型,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水平,以及在以后面临实际工程项目的不可或缺的创新精神。除此之外,加强学生对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未来就业方向,有了更好的自我认知,也就更快地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三、全方面的提升综合能力

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大多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一些比较热门的工作岗位都受到大多数专业的学生的青睐。高校应该对于这种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

在走访企业时,当代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夯实基础

在走访的过程中, 感触颇深的一点就是工程局转型过程中所实践的两大战略——“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了响应国家的战略,工程局纷纷转型发展,不再局限于国内的项目,而是把眼光聚焦于海外工程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外工程,输送对应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人才的输送,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熟练掌握对于英语的使用。由此看来,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置身于海外工程上,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英语问题。听、说、读、写、译,都想要牢牢掌握,就要从现在开始加强对于英语的锤炼。不仅如此,尚有余力的话,还可以学习一些小语种,例如:法语、葡萄牙语等。

(二)综合能力的提升

当企业来招聘的时候,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凡事都告诉自己“你能行”,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激励自己前进,但是要戒骄戒躁,避免自我膨胀的现象发生。

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还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90后” 既对职业规划尚不明确还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扎实,不能沉下去心做事情,眼高手低。而土木工程方面是一个工作强度大,工作流动性大,需要安全意识很强的行业,有时候赶工期肯定需要加班,这个时候吃不了苦,也就得不到对自己更好的锤炼。由此看来,我们当代大学生还需要培養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参加一些敬老院、福利院、爱心课堂等社会实践,让自己能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劳动的光荣,献爱心的幸福,切实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潜移默化的进行吃苦耐劳教育,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大部分企业都在座谈会都谈到了“PPP模式”这个专业名词,这个名词比较我们来说陌生,它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的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而这个专有名词落实到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就可以演变成以会计为基础+财务模型、专业基础+管理知识等综合性人才。不仅仅需要当代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还需要了解一定的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索赔,监理等一些课外知识,这些就需要平时的积累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重点搜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或是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

(三)企业忠诚度与女生就业的问题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于刚进企业的新员工,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训,但还是有一到两年就离职的员工,离职的行为就说明了这些离职员工对于企业不够忠诚。由此看来,我们在想加入一个企业之前,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个企业的文化,发展史,以及企业的精神。例如铁道兵精神,即便是由兵改工,还是继承了铁道兵的攻坚克难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深深刻在骨子里无法忘却的。只有对企业有了全方面了解后,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着,从城市的建设者变成城市的守护者,对待企业也不可能不忠诚,也就不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了。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女生的就业问题是比较严峻的。在调研过程中当咨询到企业有关于女生就业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给出的回答都比较委婉,其中有部分企业直白地说女生不是很适应条件艰苦、流动性大的建筑行业,且对于企业来说,多数不希望培养一个女员工3-5年后,又面临结婚生子的离职,投入多回报却少,所以企业为自身利益考虑,相对较少地招聘女生。多数企业建议女生考研,考公务员。当然,如果女生不断完善自己,足够优秀,仍然可以赢得企业的青睐,在建筑行业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四)放宽眼界 提升情商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都在报道“90后”情商低成职场阻碍这一类话题,“90”后一代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情商不高,不懂得感恩,太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要时时刻刻记住在你有求于人的时候,别人不帮你是本分,帮你是情分,要有感恩之心。从现在开始加强对情商的锻炼,记住时刻把“谢谢你”挂在嘴边,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要一闲下来就做个“低头族”一天到晚捧着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要主动走出去,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局的转型以及建筑行业产业结构内部的调整,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对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肩负着巨大的使命,这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迎合市场高标准的人才需要。学生也应发挥自身优势,在沟通等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高校则应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都落到实处,提升学生就业择业水平,以培养工程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琚慧(1995.11—)女,安徽省安庆市人,研究方向:交通土建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生武,李梦,李炜.面向轨道交通工程行业的土木工程人才需求形势与对策分析.价值工程,2016.

[2]何涛,王生武,李炜.基于校企协作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三方共赢”效果的探讨.中外企业家,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