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自信的政治价值、文化底蕴与时代逻辑

2017-11-25 22:10包心鉴
党政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路文明习近平

主持人:包心鉴

【主持人语】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里选取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三个角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助于对 “7·26”讲话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自信,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高度认同基础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贯具有的宝贵品质。我们为什么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因为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政治价值,是坚定道路自信的根本政治依据;中国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国道路的厚重文明基因,是坚定道路自信的深层文化底蕴;中国道路是时代的选择,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是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是坚定道路自信的鲜明时代逻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习近平;“7·26”讲话;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5-0015-13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前途。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不仅为中国人民走向全面小康、当代中国走向现代目标、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开辟了根本路径,而且为古老的中华文明顺应时代潮流、融入世界文明、走向更高文明搭建起畅通之桥,同时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摆脱贫穷与饥饿、消除战争与动荡、追求公平与正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中国道路,与时俱进拓展中国道路,推动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实践愈益雄辩证明,坚定道路自信,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自信;坚持中国道路不动摇,是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新胜利的最根本保证。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1〕 自信,是建立在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高度认同基础上的一种高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贯具有的宝贵品质。习近平深刻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我们为什么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因为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是: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意志、文明的内涵、时代的潮流,是我们深刻认识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规律与趋势的三个最基本维度,也是自觉坚定道路自信的最根本逻辑依据。 一、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道路的核心政治价值,是坚定道路自信的根本政治依据 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这是我们对中国道路形成的动因和本质特征的最基本认识。正如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5〕 改革开放是果断选择中国道路的逻辑起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指导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真理。因此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多年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往往重蹈从“本本”出发、从抽象原则出发、甚至从某些过时了的观点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深入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鲜明指出:“多年来,存在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6〕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正是在要搞清楚这两个根本问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的背景下开始的。当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能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任务,我们党所以要带领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从决定性历史动因来说,正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要求。正是通过短短几年初步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真谛,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认清了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有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有机结合,成功选择了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是不断拓展中国道路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无古人,无成功模式可以照搬,因而这条道路的不断拓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困难和曲折,也伴随着争论和交锋。在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科学社会主义还是民主社会主义等等重大关键问题上,中国道路的选择曾引发了一次次争论,甚至屡遭诟病。如何澄清模糊认识、统一人们思想,将中国道路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党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回答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问题,澄清人们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上的疑虑和困惑,坚定不移把中国道路推向前进,归根到底仍然靠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靠改革开放实践这一根本标准。关于这段历史,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特别引用了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中的一段话:“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此举意味深长。习近平紧接着指出: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及其带来的当代中国历史性巨变雄辩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而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一读改革开放这部“历史大书”,我们愈益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灵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主题”都不能变、灵魂都不能丢。 改革开放对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其深层历史动因和根本历史依据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美好社会、是造福于人民的美好事业。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期,由于缺乏经验,照搬“本本”,照搬“苏联模式”,急于求成、超阶段发展,严重忽视了社会生产力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使某些理论、路线、政策严重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人民,以至于在很长时间内连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未能很好解决,由此导致关于社会主义的理念期待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乃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陷入了迷惘和困惑。正是紧紧抓住这一根本问题、要害问题,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9〕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反复强调:必须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放心不放心作为衡量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正是这样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引领人民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坚定实践,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愈益彰显了中国道路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道路愈益坚定的自信,正是在这样一种政治价值的不懈坚守和坚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更加坚定地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以深入解决影响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新矛盾新问题为导向,在纷纭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不断开创了中国道路的新进程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中:十八大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首要的基本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十八届六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这一系列政治认识和政治纲领,使中国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政治价值愈益凸显、愈益丰满,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和时代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中国道路的拓展和坚定道路自信,具有多层面价值意义。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科学发展观价值意义。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坚持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道路永恒的主题。中国道路所以具有坚实的人民基础,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不断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动员力,从直接动因上说,就是因为这条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为了人的发展。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靠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个问题是关系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对于道路选择来说,这个问题则是决定道路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能否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关键环节。中国道路以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为根本出发点,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弘扬人民主体力量、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根本动力;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从而为坚定道路自信注入了深刻内涵、提供了根本依据。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民主政治观价值意义。马克思主义指明,世上没有所谓的“纯粹民主”“绝对民主”,民主既不是只能为少数人所把玩的“奢侈品”,也不可能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廉价品”。民主总是同一定的阶级统治相联系并为一定的利益关系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利益性。历史上不同性质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中,虽然大多标榜民主,但民主的价值意义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中国儒家文化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但这个“民”,是具有参与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精英阶层即所谓“君子”,而绝非广大劳动群众即儒家治国理念中的“小人”,这就是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近代西方思想家倡导“以人为本,权利本位”,这是民主价值观的历史进步,然而这种个人的权利,是附带许多财产条件的有限“权利”,广大劳动群众很难完全拥有和真正使用,民主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一种统治宣言和竞争手段。在对历史上种种民主价值观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本质,这就是,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1〕民主意味着人民进行统治和治理,拥有平等的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道路,正是在不断拓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刻体现着和释放着这样一种民主政治价值观:其一,中国道路,坚持以人民为宗旨,把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中国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把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作为根本依靠力量;其三,中国道路,坚持以人民为目的,实现共建共享,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目标。总之,在中国道路科学选择和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价值观得以深刻坚持和充分彰显,从而使这条道路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而充满坚定的信心和力量。 二、中国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创造性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国道路的厚重文明基因,是坚定道路自信的深层文化底蕴中国道路虽然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形成的,但却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具有深刻的历史生成逻辑。对此,习近平作出精辟揭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2〕这一精辟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规律。5000多年、170多年、60多年、30多年——这几大时间节点,标志着中国道路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踪迹,彰显着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3〕的文明演进规律。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道路、科学坚定道路自信的历史文化维度和内在逻辑依据。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任何正确道路的选择和拓展,都离不开特有的“文化依赖”,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这种“前提和条件”,既包括“经济的前提条件”,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同时,“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4〕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尤其离不开对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依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开辟之“源”、拓展之“根”,离开这个“源”、这个“根”,中国道路不可能得以有力拓展,甚至也不可能顺利形成。 正如习近平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使命,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1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途上,我们所以要坚持中国道路、坚定道路自信,其深层文化依据正在于此。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具有强大的人文凝聚力和历史穿透力。中华文明所以延绵五千多年经久不衰,对今天中国道路的选择和拓展仍然发挥着深刻的文化影响作用,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因为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对此,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精辟阐释。在2014年4月1日于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指出:“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6〕在2014年5月4日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 仁者爱人‘ 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扶贫济困‘ 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17〕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进行了总结性的梳理和概述:“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如此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8〕 以上一系列精辟论述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纵观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扬弃性继承。这就是加以科学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立足现实、为我所用。二是创造性转化。这就是深入挖掘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转化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三是创新性发展。这就是着眼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起来,使之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光大。中国道路中蕴含着的厚重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成功实践,鲜明体现着这三个方面的科学态度。 第一,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认识论的矫正,很早就提出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所著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记载: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他十分好学,从民间收集、抄录了大批古书、善本,认真阅读、研究,鉴别真伪,去伪存真。所以班固称赞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古人所提倡的“实事求是”,被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推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古为今用,结合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样,就赋予了“实事求是”以全新的内涵,这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周密的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从客观事物本身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为的向导。”〔19〕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创造性运用,使“实事求是”获得了强大生命力,形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过程,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排除万难、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道路的选择,正是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前提和起点的。这种恢复和确立,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创新特色,这就是将“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有机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校准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向,从而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总结我们党在究竟要走一条什么样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要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僵化观念的束缚和固定模式的羁绊,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坚持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我们党对世界格局新变化作出正确判断,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结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正确判断,得出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这两个“正确判断”,两个“科学结论”,不啻是中国共产党人果断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实践有力表明,中国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充满活力,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第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价值。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为政以德”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价值观。“政德”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并以此为价值取向来处理国家、君主和人民的关系,这就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政治文化传统,为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性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运用。我们党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以民为本、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推进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特征、也是最根本要求。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根本因素就在于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融合人民的智慧;中国道路的不断拓展,根本动力就在于高度重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中国道路的最重大价值,就在于这是一条能够造福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之路。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穿于中国道路不断开拓前进的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环节。党的十八大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条“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明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各项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把“坚持共享发展”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大基本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念与实践,赋予“以民为本”“民为邦本”传统政治价值观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使中国道路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参与和支持而更加具有自信的张力。 第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的社会目标。 中华民族历来是充满智慧与梦想、追求正义与进步的民族。小康社会、大同世界,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不懈要实现的社会目标和美好梦想。“小康”,源远流长,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国儒家思想经典《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化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小康,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的守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将这一充满政治智慧的概念引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形成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赋予中国道路以具体而形象的目标内涵。从小康社会、大同世界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动展示了中国优秀政治文化的强大现实价值和恒久生命力。 中国道路是一条通向更高社会目标的现代化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价值和社会意义就在于开辟了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学说。正是从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的高度,《共产党宣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作出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就是要建成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通过6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比较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社会条件,当前只有更加注重人的解放和现代素质的提升,把促进人的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和核心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邓小平多次郑重向国内外宣布:我们的现代化,“叫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也就是首先实现‘小康社会,并在小康社会基础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22〕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围绕人的解放与发展,将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基础阶段和基础工程,从而有效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深刻指出:“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2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时期,必须更加注重人的现代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质是“发展”,这个发展,核心内涵是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核心内涵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支柱。 道路自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有许多文化自信元素,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莫过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既是古人从大自然运行规律中探索出的人生基本准则,又是支撑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文化自信元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承基因。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生生不息,创造了长达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基因。自强不息精神,就是一种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状态,体现在个人价值方面,就是自我超越、持之以恒;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就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体现在国家价值方面,就是发愤图强、民族振兴。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备尝艰辛而无悔,历尽挫折而不馁。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宗旨与追求,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选择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固精神支柱。 与天道运行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相对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修养和博大的精神,包容万物、博采众长。厚德载物精神渗透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体现为虚怀若谷、宽以待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体现为善待万物、和谐共处;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关系方面,体现为协和万邦、和睦共容;在思想文化方面,体现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继承和弘扬厚德载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信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中国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原则,又包容各种经济成分和社会多元因素充分发展,从而形成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的最大公约数,汇聚成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这是中国道路的强大生命力所在,也是这条道路在世界各种道路选择比较中所以能始终充满自信的根本奥秘。 第五,锐意变革、革故鼎新的内在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彼月异,月月异,再月异。”日新月异、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不懈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品格。中华民族所以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民族,中华文明所以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先进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锐意变革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明。古往今来,多少中华仁人志士,为着寻求社会变革真理而上下求索、奔走呼号,耗尽满腔热血;多少改革先行者,为着探索社会变革之路而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不惜牺牲生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忠实继承和弘扬锐意变革、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承基因,我们党才会屡遭艰险而愈强、历尽苦难而辉煌。 锐意变革、革故鼎新,尤其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开创中国道路的最鲜明品格,成为推进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最强大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历史高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锐意改革,奋力推进改革,赋予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需要弘扬锐意变革、革故鼎新的优秀民族精神。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24〕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与智慧,从而更加增生和凸显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底蕴和时代走向。 以上五个方面,足以说明,博大精深的中國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国道路的“文明基因”。从“不忘本来”意义上说,中国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是中华文明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在厚重的文明基因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道路充满坚定自信。 三、中国道路是时代的选择。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是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是坚定道路自信的鲜明时代逻辑 当今世界,各种发展道路竞争比较、优势互补,构成多元共存、多元共进的新全球化发展大趋势。在全球化舞台上,中国道路愈益显示出强盛的竞争力和独特的凝聚力,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认同和推崇。中国道路所以充满生机活力,关键在于这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是一条与时俱进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顺应人类文明大势和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开创中国道路的现代文明视野,不断赋予中国道路的现代文明品格。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25〕“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26〕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走向世界,积极借鉴各国发展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国道路的鲜明品格和特有胸怀,是我们在新全球化条件下愈加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鲜明时代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作出了深入观察和科学思考,站在历史与现实相交汇的时代制高点上,不断拓展中国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主张,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文明观。从2014年春天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和欧洲学院发表关于人类文明“多彩、平等、包容”的著名演讲,到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会发表关于“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从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到2017年5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丰硕成果,习近平的新文明观得以科学定位、深入阐发、不断丰富和形象展示,在人类文明思想理论宝库中愈益展示出强大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习近平的新文明观,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的时代所实现的新的理论觉醒,是推进新全球化和构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根本理论指导。 文明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成果,是人类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然而长期以来,在如何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问题上,却存在着种种偏颇与困惑。西方一些人宣扬 “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奉行文明霸权主义,认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古老的东方文明已经失去它应有的生机,代表世界文明潮流的只能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和文明观。我们自己队伍中一些人则固守“文明阶级论”“文明不可调和论”,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衡量文明优劣的根本标准,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文明才是真正文明,西方文明则是“腐朽的”“没落的”。习近平新文明观的重大创新之处和基本价值取向就在于消解文明的隔阂与冲突,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27〕这一新文明观,视野宽广、胸怀博大,具有丰富内涵: 第一,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作出精辟揭示。人类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厘清这个问题,是确立正确文明观的根本前提。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以简约而鲜活的语言,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作出精辟概括。他指出:文明是多彩的。犹如七彩阳光,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样文明,“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其他类型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因此“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绝不能居高临下、傲慢偏见。文明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种文明都具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也具有其他文明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对待文明问题上,绝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只能相互学习、相互包容。〔28〕多彩、平等、包容,如此切入本质的高度凝练,如此精准入髓的科学论述,深刻表达了在对待人类文明上的科学态度,不啻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重大发展和最新表达。 第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站在当今世界不同类型文明交融互补的制高点上,习近平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科学论断,这就是,文明的内生力在于与时俱进、交流互鉴。他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唯其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文明跟上时代潮流;唯其勇于创新,才能激活文明的生命力。文明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交流互鉴。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9〕世界各种文明所以需要交流互鉴,归根到底是文明的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文明具有多样性,人类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为文明具有平等性,人类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为文明具有包容性,人类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正是从这样一种文明发展规律出发,习近平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30〕此话讲得何等朴实、又何等精辟!这是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的有力回应,也是对“文明阶级论”“文明不可调和论”的有力澄清。2014年4月1日在欧洲学院的重要演讲中,习近平尤其对青年人如何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中欧双方的同学们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31〕一个大国领导人对年轻一代的殷殷嘱告、拳拳寄语,可谓高瞻远瞩、语重心长! 第三,立足人类文明的本质和趋势对中华文明的地位和走向作出深邃思考。延绵5000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堪称人世间的一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际国内多处重要场合,习近平以渊博的知识和精到的语言,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当代价值进行了精辟论述。从公元前一百多年丝绸之路,到唐代首都使臣云集;从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到明末清初西方科学技术积极引进;从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到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从《马可·波罗游记》,到秦俑“地下军团”……习近平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向世界表明:“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32〕中华文明所以古老而又年轻,历久弥坚、经久不衰,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就是因为中华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面向当代世界文明发展潮流,习近平着重强调:“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33〕在2017年5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重要演讲中,习近平又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对“丝路精神”作出精辟概括,这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34〕这些精美演讲和精辟概括,不啻是我国面向世界的“文明宣言”,为我们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中华文明、在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中延续中华文明生命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战略,是习近平新文明观的深刻运用和生动体现。这两大外交战略,已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时对中国道路的进一步坚持、巩固和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两大外交战略,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彰显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新型国际秩序的包容性;而“一带一路”建设,则是沿线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探索和有力实践。正如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倡导的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35〕“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3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中各种新要素相互作用的深入思考,彰显了回答“人类向何处去”这一哲学和历史命题的勇于担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总体上保持了和平与发展态势,其主要保障因素是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国际秩序的构建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挑战的增多和国际行为体日趋多元化,现行国际秩序无法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安全失序和发展失衡的风险越来越大,全球治理呼唤改革与创新。正是顺应这一世界潮流和全球治理新形势,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主张。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重要演讲,系统阐发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他指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37〕 为了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理念付诸行动、把美丽蓝图变为现实,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重要演讲中系统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点战略主张,与“创新、持续、绿色、开放、包容” 五大发展理念息息相通、一脉相承,彰显了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政治智慧,深刻体现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宽广文明胸怀和深远政治担当。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参与和引领新全球化的重大战略,是践行合作共赢新文明观的光辉典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郑重申明:“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38〕这样一种文明价值取向,也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古“丝路精神”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正是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相交汇的时代制高点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了“一带一路”建设以厚重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强盛的发展活力。 文明的进程与道路的选择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类文明进程赋予中国道路以宽广的文明视野,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新文明观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高度,对中国道路的历史背景、内涵实质、时代价值作出进一步精辟揭示,赋予道路自信以更加厚重的文明基因。 其一,中国道路是契合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道路选择具有历史传承性。习近平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39〕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习近平用概略而又丰富的语言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中国既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又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正是在深入总结历史、深刻把握国情的基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承接历史、契合现实、顺应时代、着眼未来的必然结果,是契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独特的文化传承,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40〕 其二,中国道路是推进文明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任何一个国家正确道路的选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道路的选择尤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中国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求正确道路,上下求索、奔走呼号,进行过各种试验,但结果都行不通。唯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能够带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文明社会变革,是中华文明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尤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41〕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和不断推进,必将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其三,中国道路是坚持和平发展文明外交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文明外交,是中国道路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还特别引用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至理名言,深刻阐述:“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42〕这些深邃厚重、掷地有声的话语,既体现了一个历史悠久大国的文明底蕴,又表明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文明气度。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道路,必将在更广阔的时代层面上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当今时代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文明之光!endprint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12.

〔3〕〔5〕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C〕.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

〔4〕〔12〕〔13〕〔20〕〔26〕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C〕.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3,26,26,27,22,27.

〔6〕〔7〕〔9〕〔10〕〔2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91-291,116,373,54,251.

〔8〕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11〕 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12.201.

〔14〕 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96.

〔15〕〔16〕〔17〕〔18〕〔31〕〔39〕〔40〕〔41〕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17〕 习近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8〕 习近平.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01.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4.

〔23〕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C〕.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13.

〔24〕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25〕 〔36〕习近平.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8.

〔27〕 〔34〕〔35〕〔38〕习近平.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

〔28〕〔29〕〔30〕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32〕〔33〕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37〕 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

〔42〕 习近平.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

【责任编辑:石本惠】党政研究20175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路文明习近平
道听途说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标题党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