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州市图书馆 王锦翠
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思考
文/雷州市图书馆 王锦翠
我省从2016年开始进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我馆列为2016年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单位。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我馆先选定了9个镇(街)文化站作为第一批图书馆分馆,30个村(社区)文化室为图书馆服务点。目前总馆—分馆—服务点运作情况良好,有效地实现了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与信息共享等有效地配置使用,提高了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和图书资源利用率,更好地解决了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上网阅读难的问题,满足了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享有数字文化城乡均等化的基本文化权益。
图书馆;分馆建设;服务
(一)缺乏先进阅读的图书资源。随着读者对阅读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过去只局限于书本借阅阅读方式已不适应读者的要求了,网络阅读、网络查询等现代阅读方式已逐渐时兴。因此,图书馆要努力改变传统服务观念以及服务方式,这是时代的要求和读者的需要。一要设立电子屏查询,提高查询效率及效果。二要建立好图书资源数据库,把馆藏图书全部纳入数据化管理。三要与省际或国际大型图书馆数据对接,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弥补基层图书馆图书资源的不足。然而,目前情况是许多基层图书馆没有做到这些。主要原因:一是缺少资金,二是缺少人才,三是缺少设备。图书馆要不断向全开放式的服务方式发展,就必须有一笔资金做保障。比如许多省立图书馆书本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凭借书证办理借书手续,而是把书本摆满书架,任读者取,哪怕取回家阅读也可,不需办理借阅手续,这也就是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真正把图书馆办成“无门槛”图书馆。
(二)缺少业务知识培训。图书馆业务培训应为两方面:一要加强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是做好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在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中,图书馆内部人员就是主力军,就是主人翁。因此,图书馆内部的业务技能、业务素质过硬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分馆及服务点的工作。二要各分馆及各服务点人员的业务培训。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一部分是图书馆本身业务,另一部分就是各分馆及各服务点的服务工作,而且各分馆及各服务点的服务辐射范围广,是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的重点。但目前情况,由于受经费及其他条件的制约,各分馆及各服务点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未能做到常态化,更不能组织各分馆及各服务点人员到外界学习,导致其工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在业务上难以实现创新,进而导致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公共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影响了总分馆建设工作的质量。
(三)缺乏专业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才,工作难以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更是如此。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开展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对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的具体要求,是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把图书馆服务更加基层化,更加大众化,更加常态化,努力把图书馆设为无“门槛”。 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抓好图书馆网络阅读的建设,让读者“无本”读书。要想更好地做好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就需要有一些不仅熟悉网络知识和操作,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修知识的相关人员。而目前许多基层图书馆都普遍存在缺乏这类人才的现实。如我馆现有在职人员9人,熟悉网络知识和操作,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修知识的勉强算上1个,各分馆及各服务点那更不谈了,工作很受限制。
(四)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均衡。总分馆建设的宗旨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的问题,所以才设有分馆及服务点,把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延伸到最需要的群众中去,更加有效地解决了图书服务“灯下黑”,消除图书服务的“盲区”。但综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情况,仍然存在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均衡。社区服务点较好,农村服务点尤其是边远农村的服务点不理想。社区群众相对集中,人口比较密集。而农村的人口少,许多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全是一些老人,而且不识字的多。所以农村的图书服务收效相对社区来说是差一些,这就存在着图书公共服务不均衡的现实。
针对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分析,认真制定建设策略,努力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馆和分馆的建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一)广泛开展推广阅读活动。开展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阅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书本阅读,包括现场阅读和外借阅读。另一种就是网络阅读。图书馆总馆及有条件的分馆都要为读者提供网络阅读(阅读电子屏),尤其是现代年轻读者一般都喜爱网络阅读。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需要借鉴各大图书馆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与大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为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图书馆总馆及分馆还可以举办一些阅读征文比赛活动,或者一些阅读交流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的推广渠道,广泛开展推广阅读工作,进而促使推广效果更加明显。
(二)搞活阅读形式,争取更多的参与。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就是搞活图书馆的阅读形式,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优势,为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总馆服务半径较小,人口比较集中,服务效果明显。因此,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总馆的作用,积极开展相应的文化资源共享活动,积极与分馆联动,联合举办为人民群众播放相关的教育片、科技篇或者故事片等,进而让人民群众对这些内容进行免费欣赏,不断提升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自身形象有一个很好地提升,进而使政府对其重视度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图书馆的宣传,进而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参与图书馆。
(三)加强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图书馆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才的缺失又是导致图书馆总分馆的服务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要求政府为图书馆配备很多优秀人才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我们财政收支缺口较大的地区。那么我们只能是立足现状,自身发展,主动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要重点加强计算机的运用、数据库的建立、网络的搭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操作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县级图书馆的发展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对于图书馆总分馆的健康运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自觉学习的动力。 人才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靠的是图书馆总分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工作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馆的各种激励机制以及各项管理制度能否完善。因此,总馆需要对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鼓励,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工作人员对新知识、新信息等的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五)加强公共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做好图书馆总分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交流是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闭门自守是工作停滞不前、故步自封的最终结果。因此,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要不断加强分馆之间的交流,乃至加强区域县级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的方法。同时,总馆要主动加强与区域间的合作,挖掘一切可以合作的资源,不断扩大总分馆的交流面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建议县公共图书馆要主动与周边的县级图书馆或中小学校图书馆等交流与合作,总馆要积极组织各分馆进行交流与合作,积极挖掘出一条新的道路,更好地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种社会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有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就是提高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延伸和充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群众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在县级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系统的框架,新的思路不断涌现出来,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更加有效地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