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智
中职学生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武 智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这其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重要的环节,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通过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分析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加以讨论,并提出了中职学生在中文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的主要方法,希望对现今中职学生在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所帮助。
中职学生 中文教育 人文素质
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断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中的位置越来越高,而现今我国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人文知识不足、学生社会能力不足以及人文科目体系不足都是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要想通过中文教育来解决此问题,就要运用讨论的中文教育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对于中文教育的观念以及提升中文教育老师的专业水平的主要方法,进而提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学生人文知识不足
在我国现今的学生素质培养中,更多的是计划型的,依据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定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数量,而中职学生往往提前将所希望学习的专业确定下来,导致学生获取其他知识的机会减少,在由于各个学科分离的情况下,致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专业的学习,忽略了其他学科的涉猎,特别是人文知识的学习,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涉猎,从而使得学生人文知识不足,知识面较小。
(二)学生社会能力不足
我国目前的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这样方便学生今后的就业,可是却削弱了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岗位适应较慢,而且整体就业人员人文素养偏低,也就是说,学生的专业能力是足够的,可是,缺少了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校园风气混乱,对待生活不乐观,不会为人处事,在工作中,无法与整体相配合,甚至出现所谓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
(三)人文科目体系不足
就现今的中职学校来说,人文科目开展的数量不多,体系也不充足,只是将人文知识概念加以融入教学,而缺少人文精神方面的学习,在学生只是接触到人文概念、原理及通史的基础上,没有融会贯通的加以阅读文学、道德及艺术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人文知识缺少了基本的素养,更加无法将教育与人文素质结合起来,人文教育便显得更为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缺少了自身的观点,更缺乏创造力。
(一)运用讨论的中文教育教学方式
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前提,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思考问题,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进行交流与思考,使得学生掌握教学的疑难点,讨论式课堂经过知识的运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的方式,辅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也是老师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不仅在课堂上讲授知识,而且能够将讨论式的课堂加以灵活运用,从而使得课堂风格变得生动又有趣,老师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加思考与质疑,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既能接纳其他人的观点,又能提出自身独特的观点,而对于老师来说,能够做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之提高,今后在生活与学习中可以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积极探讨,拥有灵活运用知识、理性评价的思维以及与团队积极合作的能力。
(二)转变学生对于中文教育的观念
中职院校要积极转变学生对于中文教育的传统看法,能够将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中职学生往往对于中文教育的态度是不认真的,对于中文教育的学习没有兴趣,导致老师对于教学方面的热情也不高,进而破坏了整体的教学,在中文教育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其中包含各种各类的作品,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中体会其所涵盖的文化及哲学道理,通过此方式,使学生充分地意识到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今后的深远影响,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评判,拥有更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改善自身原本存在的问题,最终,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提升中文教育老师的专业水平
提高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关键,因为,老师在教学中有着积极地导向作用,要将老师塑造成专家学者一般的文学修养,让老师在日常的传授解惑之余,积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多读书与学习,带着好奇的心学习知识,从而充实自己,尤其是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多加涉猎,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与文化基础,在聘用中文教师时,不要将招聘的范围局限在一处,应全面性的展开招聘活动,广泛吸收优秀人才,积极聘请人文素质高的老师,由此带动老师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做铺垫,极其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文教育的同时,逐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我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改变现今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极为重要的,而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而在中文教育中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为培养新时代的有文化、有素质的学生做贡献。
[1]纪楠.浅谈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意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1):41~42.
[2]解玲,袁世奇.经典教育法在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探索与实施[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03):50~53.
[3]叶晗,冯军.试论大学语文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8(2):145~148.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商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