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怡善
基于语言应用能力分析高职日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及策略
夏怡善
从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是提升学生日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核心途径。首先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对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进而依据认知语言学原理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跨文化教学内容以及加强教学活动互动性三个层面提出了高职日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并对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的论述。
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日语教学 改革方向
当前高职院校在日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使学生在进行日语学习活动之后仍然难以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在实际环境下的日语听说交流当中,学生难以有效实现良性语言互动。认知语言学理论是基于人类语言认知思维原理而构建的语言学习原理,根据语言认知学的指导而构建的外语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外语学习能力以及外语实践应用能力。
认知语言学是以人类认知思维活动规律为基础,针对语言教学活动而设计的语言教学原理。其内涵主旨是通过对学生自主思维进行科学的引导,将知识信息有效的传递到学生的认知思维层当中,进而使学生通过主动性的思维认知过程形成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这种通过学生认知过程而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新知识,经过现实环境下的实践应用锻炼最终使学生完全具备知识内涵理解和使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进行具体应用。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发挥,是高职日语教学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主观能动性驱动下对日语知识进行认知思维活动的能力,通过这种主动性的认知过程,学生才能实现对日语知识内容的深层含义以及应用方式进行理解和掌握。首先,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日语教学观念。第二,优化日语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日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第三,设计科学的日语课程以及日语课堂教学环节,并通过课程规划和课堂教学环节来发挥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作用,推动学生认知思维对日语知识内容的主动性探索,并在具有实践性的交流互动中最大化的发挥学生认知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帮助学生自主对日语知识进行掌握的认知语言学日语教学策略。
(二)在教学内容上丰富跨文化内容
日语教学活动中最难以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的便是语言的跨文化性。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语言应用逻辑的差异,使学生对于日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并不能实现现实环境下的应用。只有对日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一定程度掌握,学生才能正确理解日语实践应用的逻辑性,进而才能对日语词汇和语法进行灵活而准确的应用。在当前的高职日语教材中,对于跨文化内容的教学内容较少,教师应积极运用网络资源来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并融入到高职日语教学课堂当中。丰富学生日语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日本国的历史、文学、政治、风土人情、地理特点等综合性知识,进而使学生能够掌握特定词汇在特定情境下的多种应用方式,并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而进行正确选择。日语跨文化知识教育,是一项长效教育机制并且包含各类学科知识内容。所以高职日语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应着眼长远,制定长期的日语跨文化教育策略。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日语新闻、日语影视等生动化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对日语文化进行由浅至深的学习和理解。
(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听说互动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日语知识内容的互动交流,是提升学生日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在高职日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减少理论教学部分所占用的整体课时,而增设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并给予充分的课时以便于发挥教学作用。在课堂互动环节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下扮演特定的职业角色(学生专业)来进行实践性的日语口语交流互动。进而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锻炼,使学生将日语知识的理论性转化为实践性。并在交流互动中总结应用经验,进而为在真实应用环境下的日语准确应用奠定基础,并磨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性的锻炼,使学生能够日语知识的用法进行全面而切实的掌握。进而能够在长期的日语教学活动当中磨练出学生的日语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对认知语言学原理的分析得出,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应着重强调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并进行具有实践性的互动式教学。基于认知语言学原理,从高职日语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革新三个维度对高职日语教学改革方向以及创新策略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具体实践策略,进而实现了通过高职日语教学改革而提升学生日语实践应用能力的研究目的。
[1]凌红.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研究——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新尝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32~34.
[2]董编.情境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21~23.
[3]朱瑶.谈高职日语教学中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30~32.
(作者单位: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夏怡善(1984-),男,浙江上虞人,助教,研究方向:日语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