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钧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初探
汪 钧
高职教育是我国重要的职业教育,但是与通识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就业中能够达到基本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革。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体育教学的不足进行改革,希望能够为改革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理论支撑。
就业导向 高职体育教学 创新
近年来高职院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越来越普遍且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用人标准也有着明显的变化,从原先注重学生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能够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传授,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内涵
在我国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教学任务是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其中包括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高职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的教学任务,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教学目的。另外,在基于就业导向的体育教学中还应该以服务为宗旨,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并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体育教学的特征
根据高职体育教学的概念可知,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体育教学是生存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知识的积累、使用,以及通过体育教学达到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健康的双重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第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品德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项目锻炼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这些正是从就业为目的出发的。第三,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而完成自我发展和塑造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目标
在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需要在教学中明确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树立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目标。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高校教学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职业属性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并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高职体育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体育与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学生的职业方向,从而实现教学的针对性。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多使用的是普通高校的教学系统,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和教育观念不同,这就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成果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中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行业发展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改革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基于就业导向的体育教学观念中教学改革就需要从教学模式中着手。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将以班级为单位改为以专业为单位,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体育项目的自主选择和锻炼,这样可以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我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另外,在学校层面,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增加体育选修课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再则,考虑到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模式[1]。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还可以拓宽高职院校的教学宽度和教学体系,引导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三)完善高职体育教师团队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高职体育教师团队的能力和专业素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选取体育教师时不仅需要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并且对专业的体育项目和较为前沿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在选取教师时还需要根据本校开设的专业和职业方向进行有选择的选取,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和建设体育教师团队[2]。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观念,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所学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建设,以求在教学中不仅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还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还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够不断的提高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意识。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需要在改革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
[1]米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经验交流,2016(12):34.
[2]石晓晨,侯景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探索[J].体育前沿,2016(10):9.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