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录》的启示录

2017-11-25 11:05
长江丛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钢琴师柏拉图苏格拉底

李 宁

外国文学

《柏拉图对话录》的启示录

李 宁

本文站在中国儒释道的传统文化角度,窥探西方哲学观点,倍感殊途同归。其貌不扬的苏格拉底常年在公共场合与人辩论,不急于表达个人的观点,通过启发、反问等方式让人折服,身边跟随着大批的弟子。不是教师,却是教师的榜样。

治学 生死 灵魂 问答

中国儒家一部记录师生言行的经典佳作名为《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轮流记载而成。而《柏拉图对话录》是由柏拉图记录他老师苏格拉底言行的语录。当孔子以及弟子三千时,苏格拉底还未出世。苏格拉底没有自己的著作,但他、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共同被誉为希腊三贤。他的语录对西方哲学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穿越时空,横跨中西,两部著作却又那么多的相似之处。看完《柏拉图对话录》,在对灵魂、伦理、生死、幸福几大主题的探索中,时而可见中国儒家、道家的影子,感叹英雄所见略同,也对孔子心生敬意,更以博大精深的国学引以为豪。苏格拉底辩证关系的言论记忆犹新,育人的问答值得教师学习尝试。

一、谦虚治学

工作生活中,傲视群雄的人大有人在,可谦虚低调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且不论是否“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但“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道理应该懂。世间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只是人性、物性的各种呈现罢了。当一个人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时,呈现的是一颗格局狭小的心灵。当有了比较心、名利之心,能做好本职工作吗?显然是不行的。在跨越了单打独斗的时代,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擅长的领域都不一样,总有令其他人学习效仿的地方。”只有不断内省,完善自己的缺陷,整合资源才能立足于社会。而前提,就是要有一颗虚心谦卑的心。

二、生死观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 在观念世界的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你。有的人认为死就是一了百了,从此没有牵挂。而另一种是认为死是灵魂从一个世界迁往另一个世界。苏格拉底恰好是第二种观点,感叹出:“我去死,你们去活,我们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知道。”因为他对灵魂的看法有着和佛教惊人相似的地方。佛教认为世间有因果轮回,因此灵魂也有前世和来世。他认为灵魂是不死的,对于一个好人来讲神灵会眷顾,死后踏入极乐的世界。面临权贵阶层的诋毁、大众的不接纳,在法庭上勇敢为自己辩论,努力做好自己。当背叛死刑时,追随者纷纷落泪,鸣不平,可面临死亡的他却荣辱不惊,淡定自若。所谓的圣人、智者应该是能洞察到凡人难以觉知的细微,又能知行合一。

对待死亡,中国太多人对现行的教育颇有说辞。首先,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世间万事万物遵循着客观规律发展变化,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也是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顺势而为。谈论生死最自然和温馨的对话。在中国家庭里极少出现过。既然都有死亡的一天,换而言之,生命是有限度的。中国家庭应该有一次这样谈论死亡的亲子对话,设置轻松而非严肃、客观冷静而非恐惧不安的氛围,明白死亡是生命的常态,以平常心待之。其次,知死而后生,珍惜当下。

三、肉体、灵魂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和《将来的事》(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一部是德国和匈牙利合拍的电影,一部是法国片。国外文艺片除了久听不厌的电影插曲,美丽的主角,还有大尺度、多角度拷问人性的题材。两部电影,两种不同诠释。但给予了值得深思的问题:灵魂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么?在《布达佩斯之恋》中,咖啡馆的老板娘性感迷人,让男客人慕名而来,以赏芳容。生意火爆不是因为厨子的牛排,而是因为她—这个尤物的存在。遇见帅气的钢琴师时,咖啡馆的所有气息都定格在那一刻。无需更多的语言,爱火燃烧。随后,女主人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天性,盘旋在两个男人的身边。这位男主人心知肚明,选择接纳。因为咖啡馆需要她和钢琴师的才华,他个人也需要她。钢琴师选择留下,因为她,因为生存。女主人享受于咖啡馆里男士们爱慕的眼神,填补内心的极大空虚。于是,存在即是合理。三人各取所需的生活在一起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不幸,如钢琴师的企图自杀到自杀、咖啡馆的危险、男主人的入狱等,都离不开根源的话题—肉体的欲望和灵魂的解脱。尽情地释放肉体的欢愉,却仍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灵魂不是解脱而是苦不堪言。于是,非常欣赏苏格拉底说的如下一段话:“肉体和肉体的欲望是引起战争、政争、私争的根本原因,并且一切斗争都是因为钱财,我们成为供养的奴隶。”

《将来的事》中女主人经历了中年女性所有面临的一切不幸,承受生命中的压力。母亲老了,反复无常,意外去世。老实的丈夫居然有外遇,搬走离婚。孩子成家生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最喜爱的学生却对她的政治观点、哲学理念不以为然。自己的事业受到重创。犹如另一部中国电影《活着》中的福贵。一切的不幸,在云淡风轻中悄然消逝,而生活继续。因为活着而活着,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事物影响而活着。生活中的苦被赤裸裸放在最光亮的地方,供所有路人观赏。影片中的她活的淡定、隐忍,在苦难面前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优雅、矜持地面对、接受、再放下。没有表现出肉体上的欢娱,而是与书为伴。哲学世界中的尼采、苏格拉底支撑着她坚强的生活下去。此刻,苏格拉底的另一段话萦绕耳旁。“想要认清任何事物,就得摆脱肉体单用灵魂去观看事物的本身。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肉体的愚昧,保持纯洁,才能置身清白之身,认清清白的自我。”

苏格拉底的两段话是老子提倡的“心斋、忘我”、佛教提倡的“观照”、“观想”最简洁明了的白话文注释。

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中讲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他人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前提,可了解自己更是一种超越。比起外在的压力,内在驱动力才是外在行为方式的核心本源。一个不清楚自己内心诉求的人,混沌迷茫的活着,心累而悲惨。如《布达佩斯之恋》的钢琴师。那个美丽撩人的女主人终身为自己的欲望和虚荣买单,活在痛苦与仇恨当中。在俗人眼里,《将来的事》中的哲学女教师活的保守委屈。可丰富的精神生活陪她渡过了苦难。不论孰是孰非,只不过是在因果循环过程中自食其果的宿命罢了。静观内心,内省觉知。不为周遭的事物扰乱心性,在困顿中获取自由,在观照万物中体悟生命之美。单纯清澈的心灵,才能收获快乐,感受幸福。

四、问答法

问答法最早来自于古希腊厄乐亚的哲学家芝诺的倡导。苏格拉底善用问答法。而我理解为剥洋葱法,即不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通过举例启发、反问,或肯定或质疑,最后表明观点和看法。西方认为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的过程。问答法难在于运用。运用自如才是关键。教育的重视,各种教育理念遍地开花。微课、翻转式教学、慕课其实都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学生若不学,什么课都没有用。父母效能训练、探索与合作行教学是反思怎样说话,什么用的手段能够摒弃负面影响,调动主动性。这是否与问答法异曲同工之妙呢?现行的教育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吸收众家所长,结合自身优势。我坚信,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五、结语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万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万个拉姆雷特。”手持葡萄叶神杖的人很多,大彻大悟的人很少。苏格拉底算是智者,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也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因其智慧的奥妙。在名利奔波饥肠辘辘的时候,看行云流水,静悟老者智慧。动静中方彰显人生百态。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2]王蒙.老子十八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

[3]柏拉图.柏拉图对话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

[4][英]A…E…泰勒.苏格拉底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

[5]孙通海.庄子[M].上海:中华书局,2016(1).

[6]郑开.庄子哲学讲记[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6).

[7]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9).

[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3).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李宁,四川汶川人,硕士,阿坝师范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讲师。

猜你喜欢
钢琴师柏拉图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信仰
月下钢琴师
隐含暗示
钢琴师的歌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回答
柏拉图的椅子
论《海上钢琴师》的场所意识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
让大脑绕个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