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娣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析
冉 娣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大变革,开启了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打开了改变旧中国黑暗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命运的大门。这次革命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得以改变,政治取得了新发展,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被彻底改变;同时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的社会文化观念发生了改变。辛亥革命为中国实现彻底的民主奠定了基石,它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辛亥革命;政治结构;社会文化观
100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尽管就其直接结果而言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也没有保留住自己的革命果实,但是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数千年传统的政治统治,建立了欧洲以外第一个废除“君主世袭制”的国家——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解放,加强了人民的民族和法制观念,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1.1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种落后沉重的封建因袭制度使当时的人民屈服于“君权神授”的观念里,应循守旧,自觉地遵守着“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中国原有的小农经济和封建土地制度发生变化,中国的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发生动摇,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意识形态从此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抨击,民主共和成为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与趋势。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形成辛亥革命的历史潮流,经过仁人志士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一个具有较高权威性和稳定性的政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它赶走了一个皇帝,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彻底结束了作为封建作为封建社会制度主要象征的专制政治体制,从此,民主共和政治第一次从理想变为现实。从此以后,谁想在中国实行帝制,谁就会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结果莫不如此,辛亥革命之后封建势力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比较稳定的政治秩序。随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他们妄图阻止历史年轮的阴谋最终都遭到失败。
1.2 辛亥革命推动国家政治权威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政治权威的合理化,即由单一的、世俗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种族的政治权威。”传统政治统治所依靠的权威主要是历代相传的一些神圣传统“这是被自古就有的遵从权威的影响和习惯性的观念神话了的习俗的权威”。人们对这种权威的遵从是因为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一种敬畏感,中国传统社会,君主被视为天子,认为“君权神授”。如《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书·诏诰》言“有夏服天命,”君主是替天行事。陈灏则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一言以蔽之,皇帝即国家即法律主宰者一切人的命运,凌驾于一切人之上。董仲舒认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足见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权权威是人民代代相传的“君权神授”的传统。国家政权统治主要靠“人治”,而辛亥革命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家族的、宗教的、种族的封建权威,摧毁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确立了新的政治价值准则和观念,即从“人治”逐渐转向“法治”。
1.3 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政治参与指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影响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它是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治参与的扩大是政治取得发展的显著标志。政治参与的扩大意味着权力从统治者的手中转移到人民手中,并且出现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组织形式——政党(政治现代化的产物)。
随着西学东渐,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西方的民主思想,又由于共和政治赋予公民以选举权,因此,公民体会到自己权利的变化,对国家政治生活有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出现了“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的情况。
除了人民参政意识的加强外,参政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参政者一般是君主、大臣、士绅阶层和地主阶级,平民没有参政的观念和意识,辛亥革命改变了这种状况,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权利,孙中山提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中国几千年来倍受歧视的女性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此后,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些都是政治参与扩大化的生动表现。
2.1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传统习俗
“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但同时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和中国留学生的增加,中国人民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生活习俗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政治的近代化,也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专制主义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辛亥革命的移风易俗之力,所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比如推动妇女解放,使妇女挣脱“三从四德”的道德束缚,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服饰也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很多人放弃穿长马褂,这一时期服饰纷呈,西装东装,汉服满服,应有尽有。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所实行的“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力推行剪辫和放足,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是中国走向进步和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2.2 辛亥革命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思想的解放,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以辛亥革命为界点,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代中国的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时代转型过程,正是教育改革者对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认同和对自身传统的消极成分否定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不同认知程度影响着中国驾驭改革的能力和改革的程度。正是因为有了一些科学地认识,才使得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教育改革者由以政治家为主转变成以教育家为主,在辛亥革命之前主张教育变革的主要是一些中上层社会中的开明督抚,而辛亥革命之后教育改革者主要是由晚清以来逐渐成长起来的新型知识群体组成,如蔡元培、黄炎培等知识分子以教育救国、教育建国为理想,他们一方面吸取了欧美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批判中国传统教育,并在批判和吸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将它付诸实践,比如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
第二、教育宗旨以尊孔、忠君为主转变为以健全人格为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至于怎么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是对教育的哲学反思。在辛亥革命之前一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教育宗旨的核心是忠君的思想,1906年学部右侍郎严修拟定的《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明确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大义。辛亥革命之后,改革一些不适应与社会发展的部分(忠君与共和体制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注重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确立了培养“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平民教育、美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异彩纷呈,教育日益重视国民的参与和社会的实际应用,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和科学化。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民权思想的传播、人权概念的普及、文化的繁荣等对近代甚至是现代历史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频频抬头,抹杀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坚决抵制错误思想的干预和破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的认识辛亥革命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努力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1] 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模式[J].河南大学学报,2007,(3).
[2]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生涯与政治生涯[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 朱熹.诗集传:卷1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 程颢,程颐.二陈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 陆玉芹.辛亥革命前后十年的近代教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8).
冉娣(1992-),女,汉族,甘肃省会宁县,新疆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K257
A
1672-5832(2017)07-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