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莲
“能力-效果”评价机制下提高语文教师素质之我见
郑丽莲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能力-效果”评价机制的角度出发,结合艺术类中职生的语文课情况,谈谈我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一点看法。
艺术类中职生 提高语文教师素质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因而语文教师的素质在学生的人格、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影响。为了树立好的榜样,语文教师需从多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但是,在艺术类中职学校,许多语文老师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不重视语文课,课堂上听课者寥寥无几,不交语文作业,考试成绩极差者不在少数,更语文老师探讨问题者更少。很多语文教师刚开始是抱着满腔热情,积极备课,用心上课,可效果不好;对此种情况,许多老师也想过很多办法,可收效甚微。渐渐地,语文教师从刚开始的热情、着急,到后来的习惯、无视,这于学生而言,几乎提不起上语文课的兴趣;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这个岗位很难有提高,有作为。这种不利的局面亟待改变。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申教授还认为,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职业知识、教育观念、职业理想;教学的监控能力[1]。根据这一理论建构,结合“能力-效果”评价机制,要提高艺术类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素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加里…鲍里奇认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2]这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行文提供了准则,也是艺术中职类语文教师的一个参考标准。
(一)清晰授课
指的是语言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在我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时能做到语言清晰,但在重点突出方面,我们所讲授的内容还不够精炼,艺术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这方面知识
接受能力差些,应把重点知识再压缩,在学生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段里讲解清楚。如在古文的学习过程中,对文中的人物、事件,让学生了解即可,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以少讲,重点的是对疏通字词,理解字义,读懂古文,掌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翻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检查时,能通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意就是不错的收获了。
(二)多样化教学
指的是教学手段多样化,可以是提问的内容与形式结合,多媒体技术与黑板结合,学生参与等。传统课堂上,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反过来,积极引导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或是由学生表演作课文内容的导入,尽量让学生参与。如在运用课件上课时,往往是讲到某些内容时幻灯片上会出现相应的画面,这画面也可以由学生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师生的距离,有益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
(三)任务导向
指的是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来授课。一般是课堂内容讲解后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可收效不好。在任务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来定。如在讲到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时,可以就同一段话,让学生用自己的方言来读,再用普通话来读,由此进行区别。
(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指的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文课的学习中。很多时候,学生是被动学习的,原因有不懂、不感兴趣。那么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引导的内容则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在讲授作文时,让舞蹈专业的学生写一段话,内容是自己跳过的某段舞蹈,学生熟悉舞蹈内容,对他们而言这是容易去写的,就非常积极投入写作中。
(五)确保学生成功率
指的是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有收获。这时候就看教师是如何评价学生的。我认为,对艺术类中职生而言,语文课堂的收获是多样的,学生作业写得好是对本节课讲授知识的收获,从被动到主动去做作业是收获,从不认真上课到有听课的想法是收获,从问一句答一句到主动提问也是收获,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也是教师进步的体现。
教学是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语文课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努力的结果,也体现了“能力-效果”的评价机制。
渊博的知识积累是语文教师职业知识的具体体现。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语文教师掌握扎实的语文教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掌握其他学科如哲学、政治、历史、物理等的相关知识,对社会地理、自然现象、世界形势、生活潮流乃至传统文化也要有一些基本了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学习,时刻充电,为给学生一滴水,应拥有一片海。
(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有一种魅力,可以使人迷恋,让人沉醉,若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则会吸引学生听课。如拥有标准的普通话,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这显得尤为重要,试想,若语文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课堂会如何,学生作何感想,语文课的魅力又怎会存在?如口头表达能力,语流的疏缓、节奏的快慢、语气的强弱、肢体表情是否到位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深入理解语文课内容
语文教师应立足教学大纲,“吃透”语文课本。在这基础上,语文教师才能把最重要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给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他们理解能力很有限,教师需把课文内容理解透彻,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
(三)驾驭能力
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如打乱了教学的进度,学生的特别表现等,应有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有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我们的文字,有较深的文学功底,善于总结,写教学后记,写教学论文。有驾驭新知识的能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的知识不断出现,这要求语文老师跟上时代的脚步,关注教育的发展及语文教育的动向,阅读教育学书籍,把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所谓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形成的看法和期望。它包括有:观念是人们的感官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特定的认识;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观念专指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社会意识;观念指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根据观念的含义及教育本身的特点,可以把教育观念理解为基于对教育的各种现象和各个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以及系统化、理论化的观念形态。[3]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这其中有教师本身的理解,有教育制度、工作学校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观念的形成影响了教师的行为、决定等。适应教育发展的观念对教学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阻碍教育的发展。作为艺术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应适应社会和学习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立足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内容丰富,且更新速度快,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掌握新知识则掌握了主动权。若脱离社会,不关注新的知识则落伍,被社会淘汰,跟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而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多,最主要一个原因是知识的创新,人们在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有创新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摈弃陈旧过时的东西,从语文学科发展中汲取新知识,新养料,新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教材和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在选择课堂导入的内容中,我们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或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授古文《逍遥游》时,以电影《大渔海棠》中的一段作导入,因这电影刚上映不久,很多学生都知道,里面内容中还有我国民居建筑特色的福建土楼,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同时,把中国特色建筑通过动画的形式在一个神话故事中展现,本就充满了创意,这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启发。只要善于发现与利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把学生带入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立足艺术类中职学校,更新教育观念
艺术类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其专业上,语文课上他们无精打采,得过且过,可是舞台上的他们精神抖擞,充满激情。究其原因是,他们能与专业产生共鸣,却排斥文化课;在专业的世界中,他们如鱼得水,在语文课上却备受煎熬。如此,语文教师需改变原来的教育观念,在导入、提问问题、举例说明、讲解课文时,尽量从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共鸣,找共同语言。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也可以灵活多样,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语文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喜欢做,想做,这样的作业才有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语文课内容,分两大类,即课文和作文,课文有古诗词、小说、散文、人物传记等,诗词讲究意象和意境,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根据诗词画图,音乐专业的学生根据词作曲,舞蹈生用舞蹈诠释;作文,除了技法外,在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安排,让语文课与专业结合起来。有些学生专业水平好,语文成绩差,可以在语文作业中涉及专业知识,这样对这些学生而言,将是鼓舞,让他们感到自信,对学习语文也充满信心。这其中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去接触或学习相关的艺术专业知识,如:关注艺术领域的名家、新秀,观看艺术类综艺节目,如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中国新歌声、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天籁之音、舞出我人生、舞林大会、舞动奇迹等;在画展中赏析画作,写自己的认识再和学生讨论;通过听音乐会、看歌舞演出等途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跟专业老师、学生交谈等获得相关知识,亦可以通过相关书籍进行了解。也许有些语文教师不以为然,认为自己非专业人士不必关注此类知识,但身为艺术类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不能安于现状,需改变原来的旧观念,突破教材、教参的框架,把语文教“活”,这样的语文课堂才充满无穷的魅力。
总之,在“能力-效果”评价机制下,应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情况下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提高艺术类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素质,可从教师的教学行为、职业知识、教育观念三个方面做起,也可从其他方面去做,这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探索。
[1]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论纲[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2]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郑金洲.教育观念的世纪变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3(3).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