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调调
对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当代解读
姜调调
知行问题向来是古今中外的学者热衷探讨的问题。时至今日,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已基本初具体系。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近代革命浪潮背景下,孙中山集思广益,借鉴前人理论并辩证地否定了传统的“知易行难”说而代以“知难行易”说。本文试图就当代我们在思想领域奉行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方法来分析孙中山“知难行易”思想的渊源与价值。
孙中山 知难行易
中国历史上关于知行问题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年》的“知易行难”说,儒家的代表作《尚书…说命中》也提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主张。从字面上看,后者说明“知之”比“行之”容易,“行之”比“知之”艰难。它蕴含着古代先民对劳动生活的反思与感悟。也为探讨知行问题开了头,经过先秦孔孟、后来的程朱与陆王、王阳明、再到孙中山、毛泽东逐步对知行问题有了更为透彻的把握。
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导师,他的“知难行易”说打破了原有“知易行难”说。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作用。郭湛波认为近代中国的变化“较之春秋战国只有增加,而无逊色。”孙中山指出近代中国之所以屡败屡战是思想上受传统“知易行难”说影响太深。他认为,“知易”的说法会使人们“轻视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导致行动盲从,缺乏对理论的价值认知和信仰。且“行难”也会让人畏惧革命的艰难性,导致革命士气低落。因此,孙中山否定了“知易行难”,确立了适于革命需要的“知难行易”。
正因如此,孙中山不仅扩大了知和行的具体内涵,又从知的来源、社会分工、人类文明进化方面对之进行了解析。他认为“知”难是因为“事物所以然及其所当然之理难”,这涉及理论的阐明,学说的论证,只要知之,行自然就不是难事。就知行的内涵说,孙中山用饮食十事,以“行所指的对象”和“知所指的对象”阐发了他对知行关系的理解。贺麟说:“他列举常识的事例作证,乃是援切问近思的方法……以决定其难以所在的逻辑方法上。”这样,孙中山认为的“知”,不仅包括我们可用肉眼观测的对象,也包括我们用具体的科学实验加以论证得到的“知”。因此他的“知”的范围不仅是感性的,更是理性的认知;同样,他的“行”不仅突破了王阳明等人道德标准下的“行”而且“基本上包括了生产活动、科学实验和民主主义革命活动。”从而扩大了“行”在以往指代的范畴。他认为,“行”是“知”的基础,且“行”也可作为检验“知”的标准。这样,他在探讨了“知”与“行”各自内涵基础上提出了“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孙文学说》)的辩证统一观,并强调在革命时期,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
孙中山强调的知行观不同于王阳明等人建立在道德修养上的“知行合一”,孙中山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更增添了“知”与“行”的双向互动,也就是辩证唯物论所说的认识的循环向上过程。毛泽东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可见孙中山“知”与“行”的关系为毛泽东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经验,分析革命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来源。
应看到,孙中山的“知难行易”是为了革命的需要,方克立认为:“知难行易说的创立也为他后期革命实践的伟大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多数学者认为他的知行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成分共存,有学者认为他的知行观“是唯物主义反映论”,“且包含着比较丰富的辩证法因素。”我们不否认孙中山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倾向,例如他分析现代社会分工提出的“知行分任”论和“分知分行”论割裂了“知行统一”原则,方克立认为他“过分地突出了知难行易这个非本质问题,把‘知难行易’绝对化”。这都导致学者们对他知行观的二元主义的认定。
不可否认,孙中山割裂“知行合一”的做法为后期革命造成了消极影响。但我们也不能过分苛责于之,孙中山将自身奉献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他的“知难行易”说更是想通过自身号召来激发处于信仰迷失的人民大众,希望他们加入革命浪潮,这种革命精神值得肯定。同时,我们更应该吸取由于对知与行关系认识的不彻底,导致在形而上学的道路上越陷越深的问题。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傅云龙.中国知行学说述评[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方克立主编.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哲学小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7]许远和.试论孙中山知行观的性质和特征[J].哲学研究,1980(07).
[8]孙中山.孙文学说[M].北京:新时代教育出版社,1927.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姜调调,女,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