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和
探索集团母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建设
黄海和
广东粤电集团属下的博贺煤电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提炼“家文化”和“实干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从粤电集团公司“合和共生,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衍生而来,又赋予其博电特色的内涵,并以其独特性和感召力越来越引起博电员工的共鸣。该公司在探索母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建设中,通过理念先行、教育引导、体系执行等手段,实现子文化的培育,并形成企业鲜明的特色,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家文化”的根,在粤电“合和共生,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中,博电公司在企业管理、团队建设、文化培育中,提倡保持原则的同时,讲信修睦、体谅包容、内和外顺、合作共赢,最终在企业形成“员工温暖、团队凝聚、企业和谐”的文化氛围。
母文化 子文化 建设
广东粤电博贺煤电公司(以下简称博电)是广东粤电集团下属企业,目前处于基建期,在广东茂名地区建设沿海的标杆环保电厂和大型的煤炭码头。该公司根据员工构成、管理需求、项目推进等实际情况,加大对企业特色文化的挖掘和提炼。目前,“进了博贺门,就是一家人”的博电“家文化”从粤电集团公司“合和共生,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衍生而来,又赋予其博电特色的内涵,并以其独特性和感召力越来越引起博电员工的共鸣。现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情况,探索下属企业的“子文化”如何从集团公司的“母文化”中培育出来,并形成企业鲜明的特色,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为了做到“进了博贺门,就是一家人”的理念先行,首先该公司让员工接受粤电文化的熏陶,理念上有粤电人的感觉,让员工思想上认同家。如组织“迎接博电新员工大会”、“新员工拓展活动”等让员工牢固树立了粤电人的身份感和归属感。其次,该公司通过职工大会、每周总经理办公会、政工例会等场合,大力宣传博贺梦,深化员工对家文化的认可和赞同,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从而在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在理念先行的实践中,抓住关键一环:让员工从心理上依恋家。通过管理层带头,营造团结、互助、民主、快乐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意识,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做到“喜事共分享,困难齐帮助”,形成一个有情有义的集体。这就要求平时的思想工作中,要注重干群关系,加强沟通和理解。博电的高管层,基本上每个月均定期深入基层,与员工面对面沟通,这很大程度上让大家从心理上,认同博贺一家人,认同粤电大家庭。
宣传教育是“家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宣传教育:
一是构建体系和平台。博电公司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宣传阵地建设。搭建班组、部门、公司三级宣传网络,组建23名通讯员的宣传队伍,制定宣传稿酬管理制度等激励措施。同时,公司创建了《博闻》月刊、“博贺煤电”微信公众号。特别是开通“博贺煤电”微信公众号,针对员工学习培训分散的特点,用公众号这种及时、有效、新颖的宣传新平台,拉近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家的距离,提高企业文化宣传教育的实效。经统计,博电公司微信公众号现有500多篇宣传报道,基本保持每周2期的频率,且74%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内容,每篇文章的平均点击率超过300人次,基本实现宣传教育的目标。
二是道德教育,以学习贯彻《员工守则》为主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员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员工基本道德规范,营造廉洁创业的氛围。要求广大员工要干净干事,清白做人;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要用实际行动为“打造阳光工程、精品工程”的博电事业添砖加瓦。通过教育,让每个员工都应明白,企业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项目推进了,个人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实惠。
三是责任教育。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积极奉献,这些都是创业的博电人需要具备的素质,也是培育“家文化”的重要内容。该公司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弘扬优秀员工的先进事迹:如“博贺创业F4”、“责任重逾41万吨”、“我为博电代言”等,充分体现博电人坚定信念,干事创业的激情。正是优秀的博电人不断积小步为大步,千方百计克服前进路上困难,才让团结创业的“家文化”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此外,该公司加强绩效管理,实行月度工作绩效考评,形成“人人头上有责任,件件工作有落实”的良好氛围,培养职工的责任意识。
四是感恩教育。建设“家文化”是一种奉献与成长的关系。“家文化”建设中要求职工在“建家”、“爱家”、“兴家”的过程中,懂得感恩,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动、汗水和感情,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成长和历练。“家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员工在感恩奉献的同时汲取经验,不断成长,使“家”成为群贤毕至、精英辈出之所。帮助员工成长,赋予员工更强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
丰富的文化培育载体,对于文化落地,提高以文化心的效果很重要。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家属开放日等丰富载体,让“家文化”实实在在落地生根。
一是畅通沟通渠道,理顺职工情绪,及时消除“家”中的不和谐因素。博电公司注重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拓宽干群沟通渠道,开通建议信箱,并指定专人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查收、登记、处理、反馈群众的来信。利用网络平台,搭建一个广大员工反映问题、交流思想、切磋技术、改进工作的网络文化园地。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全面建立职代会制度,不断提高职代会质量,以维护企业稳定和职工合法权益为内容,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二是做好“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生日送关怀、困难送救助”等爱心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群团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如该公司为每位生日的员工送上公司领导签名的生日卡,发动爱心众筹10余万元,救助患白血病的员工子弟;又如在外学习的员工返回茂名,博电公司组织干部员工迎接,并在周转房打出了“欢迎回家”的横幅,这些关怀活动都让广大员工体验到家的温馨和宽容。
三是注重活动之间的“优势互补”和“高低搭配”。为了让广大员工增强沟通和了解,博电公司注重开展团队活动。在活动策划时,注重公司级的活动与部门级别的活动搭配,注重体育比赛类活动与全员参与类活动搭配,注重员工参与和员工家属参与的活动搭配。这样一来,提高了活动的普及率和全员参与率,员工的满意度也不断上升。如该公司开展的“粤电节员工家属开放日”活动,吸引了近100个家庭参与。通过家属开放日活动,组织“见证奇迹”、“温馨一刻”、“博电大讲堂”、“蓝色梦想PARTY”、“甜蜜午餐”等系列活动,一方面向员工家属介绍项目的前景、建设的过程、企业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温馨合影投票、最萌娃娃投票等,将员工和企业贴的更近,员工和家属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自豪感更强。还有诸如“包粽子活动”、“中秋烧烤活动”、“青年联谊活动”等,都受到员工的欢迎,员工的参与率较高。这些活动,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让广大员工将爱“家”的意识转化为建“家”的热情。
健全博电管理制度,必须将“家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体现在制度要求上,贯穿于日常管理中。该公司先后修编《宣传管理制度》、《文体活动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月度计划和绩效管理制度》等12个管理制度,让“进了博贺门,就是一家人”的文化落地有制度的保障,不再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
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制度执行对于文化培育的重要性。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严谨的制度和严格地执行是企业科学发展的保障。只要是这个“家”的成员,都应该遵守“家规”。只有每名员工都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个“家”才能有序健康发展。在制度执行中,博电公司强调了讲学习,重视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如生产准备部开展“党员技术党课”、“学习之星文化墙”等活动,在“两学一做”中将学习党章党规和党员模范带头学习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进了博贺门,就是一家人”的博电“家文化”,并非脱离粤电母文化的闭门造车,也不是独树一帜的不走寻常路。“家文化”的根,在粤电“合和共生,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中。博电公司正是源于企业的创业背景和粤电的文化内涵,提出“进了博贺门,就是一家人”的特色子文化,在企业管理、团队建设,文化培育中,提倡保持原则的同时,讲信修睦、体谅包容、内和外顺、合作共赢,最终在企业形成“员工温暖、团队凝聚、企业和谐”的文化氛围。
广东粤电博贺煤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