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楠
浅析《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艺术特点
张 楠
本曲为回旋曲式,带有单三部曲式特点的二部曲式,12/8拍,行板速度。全曲有34小节,共分为三个大段,A段为8个小节(1—8),B段为16个小节(9—24),C段为10小节(25—34),看似短小的三十四小节,却容纳了很多的内容。以行板的速度表现出旋律的华美,就好像是歌剧咏叹调般优美动听。在主题A中,旋律装饰性很大,具有较强的即兴色彩。但在主题B中前面的即兴色彩有所减弱,通过增加曲速来和前段形成对比。接着采用变奏加花的形式再现开头的A段主题,即兴色彩继续增强,整个乐句的装饰性变化使旋律也发生变化,犹如剪不断的情丝,向人们诉说着内心的喜悦与悲伤。主题C段通过变化重复,情感迸发出来,出现了激情盎然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结束在宁静、幽美的气氛中。演奏时间大约为4分钟。乐曲刚刚开始的4个小节中,肖邦就使用了多种离调和弦来衬托右手简单的旋律,使其简单而不枯燥。下面紧接着的4小节是肖邦一贯应用的发展手法,和声和前面一样,但是旋律相比较前面而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形。B段刚刚开始,肖邦就用了转调的手法,把降E大调转调到降E大调的属调降B大调上。并且在转调之后继续使用离调和弦,同时半音音阶的走向也经过和弦,在B段结束时,又巧妙转回到本曲的主调降E大调上。同样的方法在(17—24小节)重复一次,B段就结束了。结尾的几个小节的旋律运用提炼主题的方法,并在最后两小节写出全曲的高潮。肖邦这首夜曲的结尾很有自己的特点,运用了阻碍进行的终止式,后面两个小节又运用了补充终止。
《降E大调夜曲》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侧面也反应出肖邦内心的细微变化。他把宁静优美的旋律部分和精雕细镂的织体部分紧密结合,使得本首夜曲更能打动人心,加上即兴性很强的经过句、巧妙的装饰音给人一种真切置身于大自然静谧夜晚的感受。本首夜曲节奏也比较宽松,有船歌一般的感觉,使作品张弛有度,又不会显得散乱。总体的节奏速度也是统一的,在演奏时至关重要。在织体结构方面,右手的旋律部分始终保持华丽咏唱的感觉,左手则是像船歌一般的和声性伴奏,这使他的这首乐曲有着极强的旋律性,如同优美动听的歌剧咏叹调。低声部的伴奏织体则主要运用和声风格,高声部凸显出优美抒情的主旋律部分,从而使得《降E大调夜曲》有着丰富的内容,旋律优美动听且充满生机。
在《降E大调夜曲》中,肖邦把钢琴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主旋律中多处采用华丽的变调手法来展现乐思,还在伴奏部分娴熟地运用了散和弦为主的织体,使该曲内容丰富,旋律流畅且极其富有歌唱性。偶尔也采用左手织体与右手主旋律形成音色、力度的鲜明对比,使该曲内容更加饱满,情感更加丰富。
在钢琴技巧上,肖邦也运用了他独创弹性速度和变化多端的装饰音,把此曲从狭小的沙龙空间中一下拉到广袤的大自然夜景中。他的弹奏总是那么端庄幽美,弹奏的作品也具有极强的歌唱性,无论是强还是弱。肖邦的这首夜曲以优美动听的主旋律、巧妙灵活的装饰音、织体的频繁交措、节奏的紧密结合、旋律的错综交织而深得人心。
肖邦从小深受波兰民族音乐的影响,他的夜曲作品总是富有诗般美妙的旋律。在《降E大调夜曲》中,他把旋律作为音乐表达的载体体现出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表现内心的细微变化,把自己内心的感悟通过优美的旋律、交错的织体、极其富有激情的情感表达出来。旋律性是肖邦夜曲的主要特点,也是夜曲作品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乐曲开始时平静而优美,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波兰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安静中透出一种优美和谐,使人们遐想无限。而乐曲中段开始就是整齐的和弦进行,从容而又庄重威严,仿佛看到了“夜祷”的场景。结尾段力度陡然加强,和前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们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感,尤其是结尾段的装饰音,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故土的苦难与疾苦,让人内心一下揪了起来,跟随着琴键敲打出的音乐回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波兰。肖邦用优美的音乐写下大自然美丽的夜色和内心最为真实的独白。几次乐段看似重复,却又巧妙采用加花变奏的手法,一层层递进着自己内心的感触,中间部分稍作停顿一改前面静谧优美,左手改用相对比较规整的和弦,力度也稍稍增加,明显的情感变化自然流露出来。到了结束段力度音响加强,悲愤、忧郁马上显现出来,内心从弱到强,从安静优美的夜色中逐渐走向名族战争。
这首作品是肖邦早期的夜曲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大量采用华彩的变奏形式来展现乐曲主要的情感。肖邦本首夜曲表现出的情感丰富,清澈、明净,对于钢琴演奏有着独到的见解,因而造就出别出心裁的音乐,这种从未出现过的前卫音律,空前绝后。想要演绎这首作品,演奏者必须在心里默唱该曲的主旋律,使自己和琴键融合,才能表述出作者该曲的初衷。
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