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暮色里,执笔绘桃花

2017-11-25 03:52文/绥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6期
关键词:孔尚任桃花扇

文/绥 曳

旧年暮色里,执笔绘桃花

文/绥 曳

一曲《桃花扇》,唱尽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数过点点滴滴的南明旧事。字里行间,是才子佳人的爱恨,是千古兴亡的嗟叹。婉转戏腔演绎着千回百转的故事,顾盼之间春秋流转。写下它的书生名唤孔尚任,以数十年光景,换得一部惊艳世人的传奇。

听闻那场饮恨而终的情事时,孔尚任还是潜心书卷的少年。儒学经典里不曾记载过风花雪月,他所知的深情过往来自舅翁秦光仪的讲述。那时日暮西窗边,有清茶半盏,氤氲雾气里响起游子重返故土的絮语。

历经乱世辗转的秦光仪,目睹了南明弘光小朝廷在清军铁骑下的朝不保夕,体味过山河殊异的惆怅。当他谈及漂泊岁月和弘光遗事,年少的孔尚任并未感受到深切的家国之变。

于彼时的孔尚任而言,更引他牵念的是舅父忆及的一桩轶事—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歌女李香君的爱情。他生于清朝初年,明朝没落与满人入关不曾为他种下遗民旧恨。唯有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传闻,蓦然触动他的柔情,眼前仿佛有桃花千树,灼灼盛开。

漫天花色收于桃花扇中,惊起他心湖的涟漪。当后人拾得一柄颜色渐褪的扇子,是否会知道它所承载的前缘?他涌起一种冲动,想要以纸墨追溯彼时光景,写下那一段爱恨情长。为弥补历史的空缺,也为成全他内心的动容。

但此时的他,尚未完成致仕理想,寒窗夜读已引人倦怠,再无精力将一段往事抽丝剥茧。他将心力付诸诗书,却迟迟未能叩启通往宦海的大门。后来捐得一个监生名号,他便索性隐居石门山,自号云亭山人,过着结庐读书的日子,也重获梳理南明往事的契机。

他想要写的,不是被时光模糊的臆想,亦不止于缠绵情事。这是他对待文字的自持,亦因受到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比起主观构筑的香艳故事,他更希望模仿春秋的笔法,将侯李情感置于史实之中,

孔尚任从文献典籍中追寻过往的蛛丝马迹,也搜集民间口耳相传的轶闻。他深味出世事变迁让人身不由己的无奈,并以此探求名士美人的聚散姻缘。但这些远远不够,有笔力的故事需要长久积淀和酝酿,这场蛰伏比他想象的更为漫长。

三十五岁时,他终于等到一次机缘,恰逢曲阜正在准备一场庄重的祭孔大典。作为孔子后人,孔尚任秉承着儒家传统,自幼通晓礼乐。这场祭典是满清第一场举国瞩目的尊孔仪式,不容任何纰缪。他被请来监理有关事宜,从修撰谱志到准备祭器,处处经心。次年康熙南巡亲临孔庙,他亦于御前侍奉,为帝王讲述儒学经义,引他观瞻先贤圣迹。

孔尚任的渊博学识与从容谦恭得到康熙赞许,故被破格擢升为国子监博士,这是他仕途的伊始。虽然不再年轻,他的欢欣鼓舞却丝毫不逊于春风得意的少年郎。彼时的他满怀激昂,颇有姜子牙垂钓遇文王之感。他觉得应当竭尽才思报效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风尘仆仆,马蹄轻扬,他着一袭青衫赶赴前路,脚下是浩浩坦途。此去京都,他要迎接光明似锦的前程,告别寂寞的寒窗烛火。曾经悉心整理的南明旧事,他从未真正沉湎其中,那些月下感慨,亦不过是闲话千古的渔樵心境。此时的孔尚任,仍是那段历史的旁观者,无法感同身受。

一切转变,都在他涉足仕途之后。孔尚任为疏浚一事前往淮扬,在那里看到了清平盛世下隐藏的晦暗,开始懂得书卷里描摹的仁义德政并不容易实现。他逐渐明白,家国天下的鸿愿沟壑纵横,前朝往事能给人无限憾恨和明鉴。

河政治理的紊乱、官吏私下的挥霍、百姓生活的艰辛,皆印刻在孔尚任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而滞留淮扬的迁客之感,与他自许管仲、晏婴的政治理想亦相去甚远。他从初入庙堂的喜悦里回过神来,逐渐清醒,从现世浮沉里觉味出更深刻的道理,诗作由华丽走向平实。

身在淮扬的几载,他未曾忘记关于桃花扇的故事。江南多遗民,岁月湮没的记忆仿佛历历在目。前朝踪迹从明朝遗老的追忆里倾泻而出,只是归附清廷的他,与遗民存在不可忽略的隔阂。帮助他弥补罅隙的是明代覆亡后便隐居不仕的黄云。

孔尚任的儒雅风骨与谈吐间的超拔气度,令黄云为之叹服,他由此得以与众多遗老相聚清宴、阔谈今古。其中便有与侯方域同为“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彼时已年逾古稀的冒辟疆,与孔尚任结为忘年之交,二人秉烛夜话,畅叙弘光前尘。从他的讲述里,孔尚任拾得历史的细枝末节,脉络更为清晰。

当他在摇曳的烛光里,望着冒辟疆面上沧桑的皱纹和眸光里隐忍的怅惘,蓦然忆起幼年场景,那时他到贾家做客,听父亲挚友贾凫西讲授《论语》。那个曾任明廷京官的男子,谈起家国总生幽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们坚守的气节如同粗粝骨骼,百年之后,归黄土而不腐。

除却访谈,他亦走遍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故地,凭吊古迹陈痕。泛舟秦淮河上,昔年艳名远播的美人早已香消玉殒,风流人事也了无踪影,他行经此地,不禁喟叹物是人非。

登临梅花岭,拜祭抗清名将史可法的衣冠冢,他遥想英雄往事,有长歌当哭之感。明朝故宫皇陵的廊道,先人已去,徒留怀古伤今的情绪,他与过往岁月遥遥相望,撷得历史光影。

经年辗转,他终于从一个旁观者变成深陷其中的精神遗孤。在化外一方的白云庵,他曾拜访道士张瑶星。那个看破红尘的槛外人,在国破家亡后选择灵魂的叛离。从此流年更替,他只在世外方寸地,不再看山河易主,不再叹乾坤挪移。

世人只道一部红楼是曹雪芹的满纸辛酸泪,却不知一柄桃花扇也蕴藏着孔尚任一生的起伏心路。在经久沉淀以后,他笔下已不只是当初所构想的才子佳人的情感波折,更是一部朝代兴废的史诗,一段可歌可泣的乱世传奇。多年酝酿,十年落笔,三易其稿,当《桃花扇》搬上戏台,在伶人的演绎下叙尽爱恨兴亡,引无数人潸然泪下。

笙歌繁丽之中,是掩袂独坐的故国遗老;灯烛酒阑之间,是怅然唏嘘的公卿臣民。那场漫天花色惊艳了时世,也为他的仕途落下帘幕。他的宦海岁月不过“弹指十年官尚冷,踏穿门巷是芒鞋”,此后清寂隐居,踏上人生归途。

世有桃花,灼灼其华,他走遍炎凉人世,成全了一场旧梦。

猜你喜欢
孔尚任桃花扇
一片相思书不成,桃花扇底系飘零
——对孔尚任《桃花扇》中道具“桃花扇”运用的解读
孔尚任:我和清朝隔着一曲《桃花扇》
孔尚任作《桃花扇》中的人生空幻感
《桃花扇》中关于南明将士形象的塑造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探析《桃花扇》传播接受中的影响因素
《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
《桃花扇》中扇子的文学内涵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
陈圆圆与李香君形象异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