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璐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浅论“态”之美
郑 璐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态”。而人类的“态”不止表现于外在,更存在于内心,人世间所反映的“美态”使人沉醉,使人神往。本文以“态”为对象,探讨“态”的美学意义以及“态”的价值。
态;内心;美学;艺术创作
世间万物各有各态,无论是飞鸟走兽,还是日月星辰,更不用说万物之灵的人类,都有各自的“态”。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人从关注自身之态,到关注自然之态,再到形成艺术之态,“态”在人类舞台上始终占有一定的地位。
许慎《说文解字》中:“態,意也。从心从能。”徐锴注:“心能其事,然后有態度也。”态,即意态。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表明了“态”是由内心往之,而向外表现之,是由内及外的显现。
“态”在通常情况下,用来描写人的外在状态,如“形态、体态、姿态”等呈现于表面的,类似于“形”。但与“形”所不同地是,“态”除了直接表现于外在以外,还包含内在,是由内心向外在地反映。“形”常指“形体”或“外形”,是事物可看见、可触摸的实在之物,而“态”虽然可以看见,却是触摸不到的,似是一种可见的表象,却又蕴含一种内在的无形之物,如“情态、媚态、仪态”等。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专门谈论“态”重要性的《态度》一篇。他认为只有样貌颜色美不足以称为“尤物”,样貌颜色加之以“态”,才称得上“尤物”。女子称得上尤物必须要有“媚态”,媚态是一种无形之物,是一种自身独特气质的显现。“尤物足以移人”。李渔评价“态”,“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天地生人之巧,鬼神体物之工”。“态”的存在,不仅能使美丽的人更加美丽,娇艳的人更加娇艳,而且能让年老的人显得年轻,丑陋的人变得不再丑陋,让无情的事物变得有情,使人不自觉地被吸引、被笼络,好似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人们向往、倾心。又举女子媚态与姿色各几分更美为例,强调“态”在体现女性美方面的重要性。
“态”是人先天禀赋的,是自然而然由内及外展现出来的,不是“东施效颦”可以学来的。矫揉造作的或许能模仿动作、神情,但其中的精髓却学不来,只能是“丑态”横生。李渔在《歌舞》篇中提及“习态”,讲戏台上的表演是可以学习的,虽然只是表演,也要讲求自然。“态”贵在自然,不过个人的后天修养对“态”的养成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态”的养成能使人向美,使人向善。
由于“态”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态”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也千姿百态。先秦时期,“态”便具有审美意味。屈原《离骚》中:“宁溘死以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体现出屈原内外一致的心性品格,宁愿立刻死去、魂飞魄散,也不愿与世同流合污。此时,“态”是卑躬屈膝、惺惺作态的丑态。《招魂》中:“容态好比,顺弥代些。”王逸注:“言美女众多,其貌齐同,姿态好美,自相亲比。”“姱容修态,絚洞房些。”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之五:“三越丰少姿,容态倾动君。”北宋苏轼《减字木兰花·庆姬》:“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出拜两姝,容态绝世。”此时,“态”便是与人的容貌、姿态美好相关的美态。
唐杜牧《怀归》:“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北宋晏殊《菩萨蛮》“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南宋杨万里《下横山滩望金华山》:“山思江情不负伊 ,雨姿晴态总成奇。”陆游《秋思三首之二》:“山晴更觉云含态, 风定闲看水弄恣。”诗词中自然山水、四时变化呈现出的各种物态,显示出作者创作时的审美自觉。
前文提到人从关注自身之态,到关注自然之态,再到形成艺术之态,在艺术创作方面,对“态”的表现有了更高的美学要求。明代王世贞在《曲藻》中提到戏曲艺术的美学特点,关键在于“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孟称舜《古今词统序》中“极情尽态”之说。虞世南《笔髓论·契妙》中,“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体现书法要有“态度”,它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反映。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中“‘故作尔’三字,极得情态”、“意态略似”等都强调对“态”的表现,创作中含有“态”,才能更体现艺术家的审美感受。
“态”看似有形实则无形,看似无形实则有形。从无形的角度来看,“态”所表述的是一种对存在整体感知的把握,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抽象性。[3]从人的内在向外部反映,虽然难以描绘、模仿,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从有形的角度来看,在艺术的创作立意方面,赋之予“态”,作品才更加“意象深远”,具体形象在“形神兼具”的基础上才更具吸引力。
人赋之以“态”时,讲求人的内在心性品行的显现。“态”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审美对象,虽然“态”触摸不到,勾勒不了,但是感观上的“美态”“丑态”,我们是可以直接看到并接触到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内在气质、思想境界,必然会在言行中表现出来。“态”虽然天赋于个人,强调自然无为,但是为人后天修养,培养“美态”行为,使人更好地修身,能够启发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选择何种姿态生存和处世。更深层地推进,“态”的养成对于人在社会生存、处世中展现人性美,也具有重要作用。
[1] 李渔.闲情偶寄[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 邓牛顿.态学笔记七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2):38-47.
[3] 罗筠筠.态: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J].哲学研究,2005(6):66-70.
[4] 李桂奎 黄霖.中国古代写人论中的“态”范畴及其现代意义[J].学术月刊,2007,39:94-101.
B832
A
1672-5832(2017)10-0002-01
郑璐(1993—),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