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追风筝的人

2017-11-25 01:41:56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胡赛尼哈桑阿米尔

郭 琦

论追风筝的人

郭 琦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的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自2003六月首次出版以来,在过去的七年中,它已售出超过一千万册,并被翻译成了四十八种语言。本文主要是通过阿米尔童年生活来探讨家庭与人性主题及其救赎。阿米尔的背叛与救赎来自于在对家庭和人类认识的误解和再次调整。

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移民的阿富汗儿童的童年在美国和他的错误童年的精神救赎他长大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故事的跨度从50年代到第二十一世纪。在本书中,这似乎是一个自传体小说,因为主角的背景和个人经历相似的作家的。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的一个上层社会,过着快乐的生活,随着父亲的事业成功。他们在当地很有声望。由于所有的优越的生活,英雄是如此自私,他想得到所有的爱,他的父亲,他变得越来越嫉妒,当他的父亲是好的,以他们的仆人的孩子。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的个性像水一样脆弱,但是仆人的孩子是如此的忠诚和勇敢。考虑了精神上的平衡,阿米尔设立了仆人的家庭在一个不光彩的方式,带领家人流落异乡时间长。

后来,战争爆发了,阿米尔的家人被迫搬到了美国。他的父亲知道真相从他的合作伙伴和鼓励阿米尔去,回到阿富汗去寻找仆人的孩子在他临死的时候,冷静下来的阿米尔有罪,靠自己的努力。最终,阿米尔事业有成,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回到了家乡。他终于发现他的老朋友处于毁灭和残酷统治塔利班的状态。他完成了一个人的救赎令人感动的成长。除了亲情和血缘,友谊也是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一般来说,友谊是与其他人的密切关系,在一个人应该有完整的真理,信任和诚实的其他人。同时,朋友为对方做的事情没有期望还款。如果一个朋友要做错事,一个人不应该违背自己的道德。一个人应该解释什么是错误的行动,并帮助朋友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在追风筝的人中,友谊的本质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特别是在如何经历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友谊。然而,由于不同的价值观,他们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兄弟情谊。书中哈桑是一个圆脸的哈扎拉男孩,平和宽阔的鼻子,斜窄的眼睛,和一个兔唇。哈桑和阿米尔用同一位奶娘喂养。由于他们年龄相仿,哈桑从小就陪伴着阿米尔,他们几乎形影不离。童年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哈桑人物的优点对阿米尔后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哈桑帮助阿米尔发现他的弱点,他的性格像一面镜子。勇气、忠诚、宽恕和仁慈是阿米尔在启蒙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

忠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如对人忠诚、对他人的约束乃至对人的爱国主义。这意味着,由于人类自私和善变的本性,一种品质被深深珍惜而严重缺乏,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和孤立。在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忠诚是一个突出的主题在哈桑的忠实代表,他坚定的决心,甚至牺牲了他的朋友,所谓的小主人阿米尔的缘故。哈桑的忠实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社会中探寻这种美德的深层含义、原因和宝藏。相反,与哈桑相比,阿米尔所缺乏的是他对哈桑的忠诚,哈桑坚定的对阿米尔的忠诚是他强奸的结果是什么,阿米尔和哈桑的区别强调了忠诚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因为它上面讨论阿米尔和哈桑的关系,哈桑是如此坚定地支持和保护阿米尔,。还有一次,哈桑在阿米尔指责他偷手表时表达了对阿米尔的忠诚。当爸爸问他是否偷了手表,事实上,阿米尔已经放在了在哈桑的枕头下,哈桑惊讶地回答了肯定。尽管阿米尔已经把他的性格和他不配不足作为朋友指责哈桑因盗窃,哈桑依然保持着对阿米尔的忠诚,他承认犯罪,他没有犯罪,阿米尔暴露是个撒谎的人面对自己的父亲。哈桑认为阿米尔是他真正的朋友。

危急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飞的风筝中得到了原谅与补偿。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

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们在风风雨雨中勇于前进,敢于承担,在点点滴滴中细细回味每一份苦与甜,慢慢体会每一份情与怨。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急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为你,千千万万遍,你追到你心中的风筝了么?

(作者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郭琦(1991-),女,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翻译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胡赛尼哈桑阿米尔
为你,千千万万遍……
阅读时代(2024年3期)2024-04-11 01:00:11
浅析《追风筝的人》主要人物形象塑造
感恩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十几岁(2020年13期)2020-11-26 03:07:40
用爱浇筑,追风筝的世界
意林绘阅读(2018年9期)2018-12-28 05:31:04
不一样的风筝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
战争背景下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家园主题
文学教育(2017年11期)2017-10-23 00:39:02
为你,千千万万遍